学术投稿

白血病病人化疗并发肛周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黄广英

关键词:白血病, 病人, 化疗药物, 肛周感染, 护理措施, 粒细胞缺乏, 造血系统, 心理负担, 体内成熟, 人体, 免疫功能, 临床应用, 感染部位, 恶性疾病, 抵抗力, 治疗, 影响, 抑制, 效果, 清洁
摘要: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由于白血病病人体内成熟粒细胞缺乏,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进一步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肛周不易保持清洁,易发生肛周感染,增加病人痛苦和心理负担影响治疗.由于肛周感染部位的特殊性,我们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全科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病人营养教育调查分析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病人基本的治疗措施.合理地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1].糖尿病病人不但要通过饮食治疗来有效的控制血糖,还要维持适当的体重,并进行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营养教育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临床工作中,它的实施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住院糖尿病病人营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芦石榴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期,临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为特征[1],主要表现为突然起病、高热(大多在39℃以上)、头痛、恶心、呕吐,病情重者体温可迅速升至40℃以上,颈项强直、昏迷不醒.对乙脑病人的治疗宜越早越好,而且护理更为重要,及时得当的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或减轻后遗症.我院今年收治了9例乙脑病人,其中儿童2例,成人7例.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李迎春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持续胃肠减压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疗效观察

    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病死率高,病人人院后经迅速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剂、维持水电平衡、促进毒物排泄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后,疗效欠理想.2005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洗胃后保留胃管持续胃肠负压引流的联合方法救治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疗效较前有所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莉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维持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干预.[方法]将8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干预组进行认知干预、音乐放松干预和集体心理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等测试,并观察血尿素氮、平均动脉压等项目.[结果]心理干预后两组病人SCL-90总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且SCL-90总分与病人的肾功能、血肌酐有相关性.[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心身健康状况.

    作者:宋丽萍;杨辉;芦莉;姜峰;郭瑜琳;高靖芹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家属心理调适研究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3年1月-2004年9月我院两个病区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38例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年龄15岁~44岁(28.51岁±10.32岁);病程7个月至20年(13.05年±8.47年);住院时间2个月至3年(1.38年±0.96年);疗程1个月至5年,且精神症状消失,达到痊愈或显著进步水平,病人家属年龄38岁~50岁,病人及其家属文化程度都在小学以上.

    作者:仇爱玫;刘方莹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奥瑞姆自护理论在置入永久起搏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心脏起搏技术的不断完善,起搏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置入起搏器只是起搏治疗的开始,帮助病人掌握起搏器使用知识和保健方法,直接关系到起搏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所以,对置人永久起搏器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通过应用奥瑞姆(Orem)自护理论对置入永久起搏器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为今后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提供借鉴.

    作者:敖新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30例服毒自杀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近年来服毒自杀现象日益上升,尽管原因不同,但都与病人当时的心理特点有关.因此,在抢救成功之后,既要着重于身体的康复,更应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再次发生这一不良行为.故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现将30例服毒自杀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于靖梅;张兔梅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在球后注射中的作用

    球后注射是眼底疾患中常见的可行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注射部位位于眼球与眼眶之间的间隙内,病人常因概念不清出现恐惧心理,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由此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针对此情况,我科对需做球后注射治疗的病人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连凤;王怀云;白凤枝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乳腺癌病人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严重影响着病人的身心健康,给病人家庭、生活、经济状况带来了许多危害.随着医学的高速发展,治疗乳腺癌的疗效不断提高,而良好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改善病人异常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免疫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的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重症之一,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恢复缓慢.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老年AMI常因各种原因丧失生命.AMI静脉溶栓疗法使冠脉再通,能很大程度地挽救濒死的心肌,保护心脏功能,降低病死率.准确、及时、恰当的护理在溶栓治疗中至关重要.现对60例老年AMI溶栓病人和54例中青年AMI溶栓病人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AMI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护理干预的重点.

    作者:任翠仙;武文翠;赵新娜;王丽君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护理行为缺失与防范

    随着人们对法律意识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的增强,社会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院的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一部分,护理行为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住院诊疗的全过程,而护理行为存在于护理活动过程中,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各个环节和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成员,表现在护患之间、医护之间及护理文书的各项记录中,护理行为的缺失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医疗机构在诉讼中需要举证的,证明医疗机构没有医疗过错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德莲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1].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对剖宫产产妇在围术期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秀芳;石秀玲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宫腔镜下取宫内节育器的体会

    2002年6月-2005年3月,我院采用宫腔镜技术对40例由于节育器嵌顿或断裂后残留于宫腔的病人进行取环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艳萍;王利英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护理安全管理探析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其范围向整个住院过程病人的生理、心理方面拓展,它包括护理安全理念、护理人力资源、护理安全教育和检查、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流程和护理教学等方面,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保证,也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作者:黄琼华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整体护理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疾病急危重症之一,由于病人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 000mL以上,循环血容量骤减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急病人生命,如不及时抢救治疗则死亡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静脉高压导致胃黏膜弥漫性出血和胃癌[1].我院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护理,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病人以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康复,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治疗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素琴;程宇甫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骨创伤治疗仪治疗骨折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骨折病人,男18例,女17例;年龄13岁~70岁(平均52岁);股骨颈骨折5例,胫骨骨折8例,尺桡骨骨折4例,股骨干骨折3例,踝骨骨折8例,锁骨骨折1例,其他6例.

    作者:李雪松;陈文霞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及防范

    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病人对医疗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强化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护理服务,现对本院65例护理差错进行综合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以降低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从而达到护理安全质量的目的.

    作者:田亚兰;高潮;孙文颜;单英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心肺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多,现将487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冯旭琴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沟通技巧

    任何一位病人进入手术室,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而手术室护士作为第一时间在手术室内与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任何一种信息的传递都会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病人处于清醒状态下手术时,手术过程中的气氛、医务人员的言行、态度以及环境的轻微变化都会引起病人较强的情绪变化.因此,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李艾群 刊期: 2006年第36期

  • 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娩出后1 min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围产期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可造成脑损伤、智力低下、脑瘫、惊厥等并发症及后遗症,因此,迅速、正确的抢救与护理是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及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崔红 刊期: 2006年第36期

全科护理杂志

全科护理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