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ICU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王建芬;何华;王李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心理授权, 影响因素, 工作年限, 护理管理
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并探讨心理授权的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心理授权量表(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Scale,PES)对某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7名综合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心理授权总分为(45.26±5.73)分,工作意义维度得分高,工作影响维度得分低.不同婚姻状况、工作年限、职务的护士心理授权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年限是ICU护士心理授权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综合ICU护士的心理授权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受工作年限等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探索提高ICU护理人员心理授权的有效途径.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与特教机构合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中医护理的实践

    [目的]为满足自闭症儿童的医疗保健需求,在实践中探讨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的新模式,以提升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的效果.[方法]医护人员深入社区与特殊教育机构合作,采用“医教结合”的自闭症儿童治疗护理模式,在自闭症儿童熟悉的环境中,结合惠儿自身特征为自闭症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护理12周.[结果]自闭症患儿自闭症行为量表得分,由干预前(89.13±16.88)分降至干预后(75.73±19.95)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医教结合”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明显,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全面康复.

    作者:程艳然;熊振芳;贺安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的调查

    [目的]调查来华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及适应现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医学留学生200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跨文化效能量表、跨文化适应现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得分为(3.63±0.54)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跨文化察觉能力、沟通能力、处理心理压力能力、建立关系能力、文化同理心能力.医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得分(3.13±0.29)分,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学校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个性适应、生活现状适应.医学留学生中男性在跨文化效能方面得分高于女性(P=0.002);此外,医学留学生中来华前对华越了解者跨文化效能越高(P=0.021);医学留学生的跨文化效能及跨文化适应之间者呈正相关(r=0.447,P=0.000).[结论]医学留学生跨文化察觉能力及沟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学留学生学校适应方面尚待提高;性别及对华了解程度是医学留学生跨文化效能的相关因素;跨文化效能与跨文化适应存在相关性.

    作者:何培仪;张正珊;王颖;肖丹婷;丁春燕;曾凯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不同时机气囊上滞留物冲洗预防气管插管病人VAP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气囊上滞留物冲洗对ICU气管插管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选择81例在我院ICU住院治疗并接受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落实预防VAP的相关措施,干预组在每次口腔护理后给予氯己定液强化气囊上滞留物冲洗操作.比较两组病人VAP发生率、病死率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菌株分布的结果,比较气囊上滞留物引流量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学菌株数量.[结果]干预组VAP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气囊上滞留物每日引流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机械通气后各观察点的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但是机械通气48 h后干预组培养出的细菌菌株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后用氯己定液强化气囊上滞留物冲洗能降低VAP的发生率和下呼吸道细菌菌株数量.

    作者:邓云霞;徐正梅;陈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青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与自尊、心理弹性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青年精神分裂症病人病耻感与自尊、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大庆市第三医院病人200例,进行精神疾病内化病耻感量表(ISMI)、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调查.[结果]20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中无病耻感10.0%,轻度26.5%,中度53.0%,重度10.5%,病耻感评分为74.65分±10.52分,高于国内常模(P<0.05);自尊和心理弹性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均P<0.001),并与病耻感均呈负相关(r=-0.402,r=-0.318).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病程越长病职感越低(β=-0.200),年龄越小(β=-0.227)、复发次数越多(β=0.462),病耻感越强.[结论]青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病耻感,并且病程越长病耻感感知越低,复发次数越多病耻感感知越强.

    作者:董佳;周郁秋;孙玉静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预防肺癌化疗病人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法对肺癌病人化疗后末梢神经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使用便利抽样方法,共选取300例初次进行奥沙利铂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分为常规组100例,穴位组100例,假穴位组100例,常规组对病人实施预防性使用营养神经药物结合常规护理;穴位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经皮穴位电刺激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5个穴位;假穴位组是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在以上5个穴位旁的肌肉上给予经皮电刺激.分别在化疗第1天、第5天、第8天、第14天、第28天,由责任护士在病房为病人实施穴位电刺激后观察病人末梢神经炎发生情况以及病人舒适度以及肝功能情况.[结果]在化疗后的第5天、第8天、第14天、第28天穴位组的周围神经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8天,穴位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8天,穴位组病人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指标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预防铂类药物引起的末梢神经炎的发生,增加病人舒适度,延缓化疗药物对病人肝脏的损害,确保化疗顺利进行.

    作者:潘晓君;顾芬;黄李华;李玉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目的]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各指标权重系数,从而科学、客观地对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方法]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雏形;选取专家33名,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对各指标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终确定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81个;一级指标中,环节质量的权重系数高,为0.539 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较科学合理,可为评价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规范护理行为,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李素萍;牛亚琦;赵娟;张克让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德国职业教育护理专业现状及对驻点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与德国17家学校、机构深入沟通,了解德国卫生健康事业、医疗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的现状及职业教育师资的认证、双轨制护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介绍德国职业教育概况及护理专业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对专业设置、教师资质、专业实习、医院实践、专业考核、专业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思考进一步深化改革驻点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作者:王小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实施护理专案降低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降低围术期病人低体温的发生率.[方法]以麻醉护士为主导,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为主体,制定并实施护理专案.[结果]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由护理专案实施前的2.38%降低到了实施护理专案后的0.41%.[结论]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

    作者:付保丽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中的安全问题和护理对策

    回顾性分析了194例婴幼儿高压氧治疗中存在的意外伤害等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陈玉芬;杨雪;罗娟子;李蔷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新型输液控制器液滴探测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介绍了新型输液控制器液滴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实现方法、优点及应用,为准确识别液滴,提供输液控制精度提供了工具.

    作者:俞菊红;邹燕;翟保华;黄艳辉;程小红;程波;程洪波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在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校2015级高职护理两个专科班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观察组进行基于微课的交互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并比较其成绩,同时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观察组学生对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实施的评价.[结果]期末考核成绩观察组77.75分±9.19分,对照组66.25分士10.9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5,P<0.01);观察组学生对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效果评价较好.[结论]基于微课件的交互式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作者:吴蓓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一种用于伤口处理的医用造瘘装置

    [目的]探索用于伤口处理的医用造瘘装置在伤口处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我科使用该造瘘装置共16例,其中使用负压装置5例,未使用负压11例,根据伤口大小在造瘘袋底盘剪切块上剪切出适合于伤口大小的孔,然后将造瘘袋底盘周边贴住伤口周围,同时使伤口内的引导管和配合管进行对接,然后将吸引管套住配合管的另一端,根据需要连接负压装置,根据伤口情况使用负压调节器调节负压大小,使脓液或者渗漏液吸入负压室中,完成伤口的处理,不需要负压的情况下,吸引管连接引流袋或配合管的外端通过密封盖进行密封,内端不与引导管对接,造瘘袋起到正常的收集渗液功能.[结果]使用该造瘘装置伤口愈合良好,周围皮肤无浸渍,减少了医务人员换药频次,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结论]该造瘘装置通过负压室的负压将伤口内的渗漏液或脓液吸出,减少伤口内的残留,提高伤口处理的效果,密封盖的设计,在无须负压的情况下可以将配合口进行密封,使造瘘袋能够起到正常的收集功能,保护病人伤口周围皮肤,减少渗液对伤口周围皮肤浸渍,减少医务人员换药频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蒋婉;杨媛;耿炜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子宫移植治疗1例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介绍了1例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综合征病人亲体子宫移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术后病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王晓阳;杨丽霞;周瑾;罗茵;何海燕;潘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12月实施PDCA循环后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回顾分析,与2016年1月-12月实施PDCA循环前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环境卫生学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医院感染考核及格率也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显著,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柳伟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治未病理念在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利用治未病理念对亚健康人群健康指导后体重指数、血脂的变化.[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后确定的80例亚健康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指导,研究组行中医治未病理念健康指导,1年后受检者再次复查体检.比较两组受检者的体重指数(BMI)与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的BMI指数与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未病理念在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指导中应用,可改善病人血脂水平与BMI指数.

    作者:李晓彦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决策树在临床护理单元护理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护理绩效决策树分析流程的建立和实践,为护理绩效管理构建科学、便捷、公平、公正的评价方法.[方法]应用决策树分析方法对护理单元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效率、业绩进行分类分析,为医院护理单元护理绩效评价与绩效奖金分配提供科学的分类依据与评价方法.[结果]从护理绩效决策树分析的客观性、适用性、公平性、接受性、效率性、总满意度对其应用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满意率均逐步提高,总满意度由77.42%提升到98.39%.[结论]护理绩效的决策树分析方法能有效提高护士对护理绩效评价的满意率,是护理单元护理绩效管理与绩效奖金分配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评价方法.

    作者:吴疆;肖红著;赵一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芬太尼分娩镇痛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芬太尼分娩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JBI Data 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Embase、PubMed、EBSCO、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分娩中使用芬太尼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类实验性研究(QES),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1月1日,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由3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Man 5.3软件对符合标准的RCT和QES进行Meta分析或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有6篇RCT、2篇QES,共计2 476例病人.结果显示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初始母乳喂养率和6周纯母乳喂养率均没有影响,但高剂量的芬太尼组产后6周停止母乳喂养率增加;对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没有影响;对12个月内的泌乳量没有影响;增加6周母乳喂养困难率,主要表现为婴儿不能含接住乳头等;缩短产后1h内的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产后24 h和48 h血清泌乳素的分泌.[结论]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在缩短产后1h内的泌乳始动时间,促进产后24 h和48 h的泌乳素分泌的同时,并没有影响产后早期纯母乳喂养率、6周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以及母乳量,但是高剂量的芬太尼组可能增加产后6周母乳喂养困难率.故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后母乳喂养而言是安全的,建议临床工作者使用时控制其剂量.

    作者:朱笑笑;夏海鸥;余燕飞;盛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患儿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7d、30 d、60 d、100 d对89例allo-HSCT患儿进行身高、体重、体重指数Z值(z score of body mass index,BMIz)、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腹围(WC)、体脂百分比(percent of body fat,BF%)等营养指标测量,评价allo-HSCT患儿营养状况的改变,并通过记录移植时间、患儿性别、疾病诊断、移植物来源、人类白细胞表面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相合度等,分析影响患儿营养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在移植后100 d内患儿BMIz、TSF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移植后第30天降至低点,然后逐渐上升(P<0.01);腹围及BF%在移植后逐渐上升,并于移植后第60天达到峰值(P<0.01).BMIz值变化受移植前10 d的BMIz值影响(P<0.01);TSF变化受疾病诊断、供体亲缘性、HLA相合度、移植前10 d的BMIz值的影响(P<0.01);腹围变化受性别、疾病诊断、供体亲缘性、HLA相合度、移植前10 d的BMIz值的影响(P<0.01);BF%变化受性别、疾病诊断、HLA相合度、移植前10 d的BMIz值的影响(P<0.05).[结论]allo-HSCT患儿在移植后100 d内营养状况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移植患儿的营养状况变化受性别、疾病诊断、供体亲缘性、HLA相合度、移植前10d的BMIz值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移植前患儿的BMIz值直接影响移植过程中患儿的营养状况;女孩更容易引起中心型肥胖.

    作者:张冰花;何梦雪;沈南平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前列腺癌病人治疗护理决策参与现状及分析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病人治疗护理决策参与的期望与实际参与程度并分析现状,为护理人员开展决策支持辅助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病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深入了解前列腺癌病人在理想和现实情况下如何综合考虑临床治疗护理决策,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前列腺癌病人一般资料、决策参与意愿、实际决策参与程度.[结果]决策参与意愿调查显示,32例(44.44%)属主动型,决策参与程度高;16例(22.22%)属合作型,希望由医患双方共同做出决定;24例(33.33%)属被动型,希望以医生意见为主;实际决策参与调查显示,23例(31.94%)属主动型,10例(13.89%)属合作型,39例(54.17%)属被动型.前列腺癌病人决策参与意愿与实际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在半结构访谈中,部分病人表示一切应该听医生的;部分病人认为参不参与决策,不由他们主观控制,而与他们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客观因素有关;另一部分病人认为自身对疾病知识了解的较多,倾向在选择治疗的过程中占主动地位,反之,倾向于被动地位;很少有病人意识到参与决策的好处,觉得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治疗就行.[结论]参与意愿有时与其实际决策参与的程度不完全一致;前列腺癌病人决策参与程度并不高,部分病人习惯依赖医生;病人的年龄、对疾病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病人的决策参与程度.

    作者:李碧稳;方汉萍;陈小芹;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20期

  • 耐高压PICC导管在减重代谢手术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减重代谢手术病人静脉穿刺方式的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减重代谢手术并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治疗的病人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ower PICC),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CVC),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导管留时间、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5.35%,对照组为74.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2.33%,对照组为18.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留管时间为(17.56±4.51)d,对照组为(10.86±2.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3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减重代谢手术置管穿刺治疗的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为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减重代谢手术病人的治疗中观察组病人的置管穿刺治疗一次性成功率、导管留置治疗时间、对置管穿刺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置管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孙林丽;吴小霞;曹海梅;邓琛;谢建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