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悦;秦阳;陈曦;卜平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4月-2015年5月在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住院的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遵医行为调查表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组病人焦虑、抑郁得分明显降低(P<0.05),生存质量及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延缓病情进展.
作者:朱丽君;陈建杰;成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3月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73.21%),主要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妇女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行设计的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量表对417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经常或总是使用激素占1.2%,经常或总是使用其他保健品、中药、推拿按摩及放松疗法或瑜伽分别占9.1%、4.3%、7.4%,经常或总是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E及钙剂者分别占14.4%、15.8%、24.5%;经常或总是食用豆制品、牛奶分别占45.8%、33.8%;自我监测率较低,均不超过40%.影响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的主要因素为教育水平、户口所在地及活动情况.[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自我管理状况不容乐观,应针对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李华;汪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手术病人术中留置导尿管的佳时机,以减轻术前病人插尿管的痛苦及复苏期不良反应,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120例全身麻醉术前需导尿的成年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3组,A组病人术前在病房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病人在全身麻醉插管后导尿并留置尿管;C组病人在麻醉诱导期进行导尿并留置尿管.比较3组病人导尿前及导尿时的生命体征、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情况及麻醉复苏时间.[结果]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在全身麻醉复苏期躁动少,尿道刺激症状轻.[结论]麻醉诱导期留置导尿管既可减少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又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缩短了麻醉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作者:彭欣茜;张燕芬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全国医务工作者从业状况调查表对山西省肿瘤医院288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躯体症状评估前4位分别为疲劳、头痛或肌肉酸痛、颈椎及腰椎疾病和失眠,分别占74.7%、63.2%、39.6%和38.2%,只有5.20%的护士认为自己无自觉症状;不同护龄护士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进行锻炼的护士焦虑、强迫和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锻炼次数多的护士.[结论]提示护理管理者对工作风险大、强度大的科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人力资源配置,以减轻护士工作负荷;重视低年资护士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等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缓解护士工作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作者:牛巧红;栗晓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介绍了灾害护理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效果评价.提出促进灾害护理学科发展的建议,希望能给同行研究者一些参考,共同努力提升我国灾害护理水平.
作者:甘雪洋;崔艳;高丽;张宏晨;徐莎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介绍了新加坡中央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具体举措:舒适的就医环境、人性化的护理用具、便利的护理设施,便捷高效的门诊、急诊、手术病人就医流程,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全程延续的健康教育,将对我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借鉴,尊重病人的就医需求,提高病人的就医体验.
作者:乔安花;席淑华;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知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量表和简易疾病认知量表对扬州市3个社区共20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7.5%的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较差,尤其在自我监测方面,治疗依从性与疾病认知呈正相关(r=0.852,P=0.007).[结论]社区糖尿病病人治疗依从性总体较差,在血糖自我监测方面有待加强,社区护士应关注这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于糖尿病的认知,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作者:徐慧文;邱爽;陈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压疮治愈出院的老年高危压疮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老年高危压疮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压疮发生率.
作者:胡碧花;李慧;危香莲;黄志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微信在携带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出院肿瘤病人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第1次置入PICC后的肿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微信随访方法,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方法.[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微信用于PICC带管出院肿瘤病人的随访是一种既有效又省时的方法,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祖燕;林金香;吴丹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活动(脑卒中发生后24 h内离床活动)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入院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超早期活动,对照组实施常规活动.[结果]观察组于脑卒中后14d或出院时及脑卒中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水平高于对照组,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活动可以促进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自我效能、降低抑郁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清;沈小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养老照顾意愿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生老年护理择业动机问卷和职业价值观量表对成都地区全日制大学一年级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分析护生职业价值观对从事养老照顾意愿的影响.[结果]大学一年级护生职业价值观总分为(127.72±12.98)分,从事养老照顾意愿总分为(43.81±6.51)分,职业价值观多个维度与从事养老照护意愿呈正相关(P<0.05或P<0.01).影响护生从事养老照护意愿的因素有成就实现、兴趣性格、职业前景.[结论]护生从事养老照护意愿较弱,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提高护生从事养老照顾工作的意愿,建议护理教育者应注重培养护士职业价值观,以提高从事养老照顾意愿.
作者:毕翻;李孜孜;周翠翠;林瑶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口唇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比较实施前后病人口唇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时间、压疮程度、ICU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病人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后,病人口唇压疮发生率下降、压疮发生时间明显延后、压疮程度减轻、ICU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能够预防经口气管插管艾滋病病人口唇压疮的发生,延后口唇压疮的发生时间,减轻压疮程度,降低住院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龚贝贝;卢巧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了解抗栓小组对提高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知识的认知和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评估1 96例心房颤动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情况、服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及达标率.成立抗栓小组,运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宣教,建立抗凝随访档案,分别在入组前、入组后1个月、入组后6个月、入组后12个月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病人对华法林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性、INR监测率、达标率均显著改善.[结论]采用抗栓小组对心房颤动华法林抗凝治疗病人进行管理,提高了病人抗凝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INR监测率和达标率.
作者:胡淑芬;曾秋容;裴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清洁间歇性导尿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接诊的神经源性膀胱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清洁间歇性导尿.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变化,记录临床效果、恢复自主排尿率、感染率以及治疗前后尿流动力学指标(大膀脱容积、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大残余尿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4.00%;研究组恢复自主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大膀胱容积、大尿道压力、充盈期逼尿肌压力及大残余尿量均有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清洁间歇性导尿,不仅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自主排尿率,同时可改善尿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李小容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索流产后关爱服务(PAC)降低重复流产率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11月2 677例门诊人工流产病人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流产后给予关爱服务(PAC),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指导.追踪观察人工流产后病人半年内及1年内重复流产情况.[结果]观察组半年内及1年内重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门诊人工流产病人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可降低重复流产率.
作者:邓玉环;刘爽;吴晓琼;柳晓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病人并发症、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68例行血液净化的尿毒症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血液透析方式分为单纯血液透析组(每次4h,每周3次)及杂合型血液透析组(每次4h,每周2次,期间行1次血液透析滤过).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结果]杂合型血液透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单纯血液透析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杂合型血液透析组干预6个月后治疗后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P<0.05).杂合型血液透析组肾病与透析相关生存质量量表(KDTA)总分及肾病影响、肾病负担、工作状况、认知功能、社交质量、社会支持、医护鼓励维度评分均高于单纯血液透析组(P<0.05).[结论]杂合型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尿毒症病人血液净化过程中营养状况,降低病人血液净化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静;曹翠明;张杰;董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某高校护生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善终期望认知水平.[方法]采用善终期望量表对某高校护生374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和医学生均在社会方面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心理方面认知水平尚可,而对生理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对疼痛方面的认知程度均不高.[结论]郑州市某高校护生和医学生善终期望认知水平基本符合善终理念,应加强无病理念的学习及死亡教育.
作者:肖媛媛;徐雅利;梁晓燕;李亚珂;刘冈;林蓓蕾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产褥期产妇心理状态及健康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在出院时加入QQ群或微信群,接受延续护理服务.采用产妇心理困扰及健康技能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产褥期前后心理状态和健康技能进行测评.[结果]产褥期结束时观察组心理困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产后保健及恢复、育婴知识、照顾婴儿能力、乳汁分泌不足、自我护理5方面心理困扰原因的报告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各项健康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护理对缓解产褥期产妇心理困扰、提高产妇健康技能有积极作用.
作者:韩静;王洪侠;王强;樊桂莲;谭迎春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模式在肠易激综合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64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后6个月、9个月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IBS SSS量表中排便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9个月其他维度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病人的负性情绪,帮助其重建生活信心,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贾悦;秦阳;陈曦;卜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