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音乐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病人焦虑和血压的影响

侯彩芳

关键词:高血压, 音乐干预, 焦虑, 血压, 状态焦虑量表
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病人焦虑程度和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干预.干预前后应用状态焦虑量表评分和血压变化评价音乐干预对焦虑程度及血压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病人进行音乐干预后状态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音乐干预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状态焦虑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收缩压下降53 mmHg,舒张压下降25 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干预可以降低高血压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程度,使其血压降低.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切除术后2次心搏骤停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又称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疾病,以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1].胆管囊性扩张症是一种癌前病变,彻底地进行囊肿切除是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2].而小儿特别是婴幼儿由于自身调节能力差等原因使其对手术的耐受力差,术后极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因此,做好术后患儿的监护与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者:董芳芳;赵书敏;冯爱芳;杨勤玲;张毓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PubMed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截至2012年7月,并按Jadad质量评分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之后提取相关数据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467例.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较好[OR=1.69,95%CI(1.02,2.80),P=0.04];体重指数也有显著效果[MD=-0.56,95%cI为(-0.93,-0.20),P=0.002];体脂百分比、腰围的改变也有较好效果[MD(95%CI)分别为0.98(0.33,1.63),P=0.003;3.41(2.84,3.98),P<0.000 01].[结论]现有证据证明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一定疗效且相对安全,但入选的绝大部分试验质量不高,降低了该结论的可靠性.

    作者:常保霞;孟繁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院前急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通过对院前急危重症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院前急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由活动前61%提升至活动后的80%;圈员在品管圈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护理品质管理意识、责任荣誉感、护理科研能力方面得到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院前急救中危重症病人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成功率,还提高了圈员的护理质量管理能力和护理科研水平.

    作者:何莉莉;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探讨

    [目的]探讨儿科系统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人力资源整合的有效性.[方法]在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儿科系统5个病房(普儿科、PICU、NICU、儿科急诊、儿保科)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并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将整合前后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力数量、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士负荷自评情况、病人家属满意度、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医院各护理质量检查排名及各护理单元护理成本进行比较.[结果]实行分层级护士配置前后,除PICU、NICU病人满意度和儿保科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儿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整合前后,除NICU护理人力成本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护理单元护士负荷自评得分、各护理单元成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系统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及护理资源整合具有协同作用,可提升护士职业生命质量,降低护士负荷自评分数,提高病人家属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及护理成本,从而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汪大容;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可替换式吸氧管的研制和应用

    氧疗作为数十年来常用的可直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治疗或辅助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及家庭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吸氧管足进行氧疗必不可少的医疗用品之一.于香兰等[1]研制了口鼻吸氧管,解决了鼻部疾患、张口呼吸病人的吸氧问题.

    作者:万群芳;吴小玲;王雅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膀胱出口梗阻后膀胱顺应性与逼尿肌胶原纤维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研究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胶原纤维含量的变化,探讨膀胱顺应性与逼尿肌胶原纤维含量之间可能的相互关系.[方法]取普通级SD雌性大鼠9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70只,对照组20只.建立大鼠膀胱出口梗阻模型,建模6周后,通过膀胱测验判断膀胱的顺应性.然后取大鼠膀胱组织,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进行Masson染色,分析对比染色后图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膀胱顺应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与对照组相比,逼尿肌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多.[结论]膀胱出口梗阻后逼尿肌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膀胱顺应性增强.

    作者:张海燕;李薇;张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自制腹部伤口加压袋的应用

    腹部手术病人,特别是妇产科手术或剖宫产术后伤口需要加压止血,防止腹压骤降,周围血液涌向心脏引起休克.传统方法是应用盐袋或细砂袋加压伤口,重量1 kg~2 kg,造成重量的不准确及外观不理想,病人会认为食用盐或细砂袋未经消毒,易引起伤口感染及滑脱,不易固定,对病人活动造成影响.为了提高病人术后舒适度,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疼痛,我科于2012年特别制作腹部伤口加压袋,现已应用于临床78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程黎;管秋蓉;黄亚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悬吊皮牵引体位固定板的研制和应用

    双下肢悬吊皮牵引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和婴幼4儿下肢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其中有效的牵引对患儿的恢复和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对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患儿来言,正规的牵引能解决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使股骨头下降,有利于术中复位,减少股骨头机械压力,降低股骨头坏死率[2].

    作者:卞荆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SD大鼠Ⅳ期压疮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SD大鼠Ⅳ期压疮模型用于压疮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选取SD大鼠20只,对照组10只不施加任何干预.实验组10只,将铁片植入臀肌下,磁铁置于铁片处的皮肤上施压2h,移除磁铁0.5h,此为一个循环,6个循环后再次放置磁铁施压直至第2天,每天反复如此.[结果]实验组9只大鼠均制备出Ⅳ期压疮.[结论]臀肌下植入铁片外置磁铁的方法可以制备出Ⅳ期压疮,模型稳定,可大量复制,应用于压疮防治领域的研究.

    作者:梁滇超;高玉芳;魏丽丽;杨学荣;姜乃睿;苑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症医学进阶临床护理专家的可行性探讨

    在分析国外高级护理实践及重症医学开业护士职责及执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ICU高级实践护士的现状,提出采用进阶临床护理专家,对其资格认证、人员选拔、培训进行了探讨.

    作者:范树腾;张宇飞;张晓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对脊髓损伤截瘫病人膀胱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加艾箱灸对恢复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病情基本相同的脊髓损伤截瘫病人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予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观察组予间歇导尿联合艾箱灸气海、关元穴,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排尿恢复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病人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间歇导尿加艾箱灸气海、关元穴对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病人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燕群;谢小兰;韦贞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辅助治疗肿瘤化疗病人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首次入院接受含铂类化疗药物治疗的肿瘤病人按住院号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止吐治疗,试验组行常规西药十中医药膳十耳穴埋豆联合治疗,对用药期间的恶心呕吐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化疗恶心呕吐治疗的总有效率(82.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膳配合耳穴埋豆对防治肿瘤病人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止吐治疗法.

    作者:黄玉蓉;胡碧芳;胡攀;丁卓玲;李英;胡君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科手术病人服(裙)的制作与应用

    妇科疾病经检查、诊断、治疗后需手术治疗者较多,为了便于医务人员手术操作,减轻由于手术而“合理”暴露病人隐私部位及术后治疗、护理时病人的穿脱不便;加之经常因诊疗需要而必须将病人的隐私部位暴露在外,给其生理及心理上带来伤害,还易造成床单污染、交叉感染.为此,笔者结合妇科手术病人特点,于2012年1月设计了一款实用新型易穿脱病人服(裙),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英;刘佳丽;罗蕊丽;王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霉变甘露醇经历结晶及溶解后外观无异常案例报告

    甘露醇为临床常用的脱水利尿药,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起到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防止脑疝形成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作用机制为:甘露醇为大分子的单糖,静脉输入后可以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脑组织内的水分回流入血液,使脑组织脱水,从而降低颅内压,甘露醇在体内不发生分解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很少被重吸收,以原形从尿中排出,带走大量的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作者:赵桂平;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通过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有效预防并发症,大化地恢复膝关节正常功能.[方法]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42例病人按照病人自我选择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镇痛及康复训练未做固定安排,试验组应用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在病人入院时与同组医师共同制定镇痛及阶梯康复训练方法,于围术期每日分3个时间段实施并记录反馈,分别于病人术后第1天、第7天、3个月评价其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术后第2天、6个月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同时评价其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6个月AKS、AROM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疼痛、3个月关节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置换病人采用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方法,可使病人在院内无痛状态中,提高早期院内膝关节活动度,早期(出院时)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中期(出院后3个月、6个月)关节康复及社会功能(日常功能评分)恢复较好.

    作者:褚友艾;宋瑰琦;洪晔;化娜娜;毕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万珂配制使用流程的制定及应用

    万珂(主要成分为硼替佐米)是新型的蛋白酶体抑制剂,能特异性抑制哺乳动物26s蛋白酶体的糜蛋白酶样活性,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抑制肿瘤生长,是首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上使用的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目前被批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线治疗和套区细胞淋巴瘤的二线治疗[1].

    作者:张良满;沈莉;边旭娜;张小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科器械清洗装载架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妇科常用器械清洗装载架,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传统装载方法的作为对照组,应用妇科器械清洗装载架的作为实验组,对妇科器械中的窥阴器和妇科吸管的装载时间、清洗效果、干燥效果和器械损坏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清洗效果(P<0.005)、干燥效果(P<0.005)、器械完好率(P<0.005)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器械所用装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器械清洗装载架的应用可提高妇科器械的清洗质量、减少器械损坏、提高工作效率,与应用传统清洗框清洗相比,有一定优势.

    作者:高爱华;周颂华;袁玉明;李婉兴;张淑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生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医学生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Beck焦虑量表、Beck抑郁量表对某校医学生1 632人进行心理测评,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除独立性因素外,15种人格因素均与焦虑相关,忧虑性、紧张性、聪慧性、怀疑性和实验性5种人格因素对焦虑做出了预测,解释变异量为21.5%;16种人格因素均与抑郁相关,忧虑性、稳定性、敢为性、自律性、怀疑性、兴奋性、世故性和聪慧性8种人格特质对抑郁做出了预测,解释变异量为38.3%.[结论]医学生人格因素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是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

    作者:李杨;曹建琴;王鑫龙;杨军;杨金伟;贾祥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脑炎病人的护理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 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抗体脑炎是抗NMDA受体抗体相关性边缘叶脑炎,表现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可将病程分为5期:前驱期、精神症状期、无反应期、运动过多期、恢复期[1].该病发病率低,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成熟型卵巢畸胎瘤.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抗NMDAR抗体脑炎病人,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于2013年6月13日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懿;陈孝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FCAD病人行多学科团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在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FCAD)病人中开展多学科团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FCAD病人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基本治疗方案不变,研究组则增加集体知识讲座、个体化交谈、分组交流、服药指导等多学科团队健康教育干预手段;比较两组病人入院2个月后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床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病人的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床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FCAD病人实施多学科团队健康教育,能帮助病人堂握疾病及用药的相关知识,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罗芳;陈少秀;许大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