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英隆;高洁;吴日英;黄静芳;左红群
超声检查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超声科是医院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我院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女性,而女性在患病、受孕等情况下心理状况更加敏感和脆弱,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和纠纷。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和美学的交叉结合,是将美学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实践[1]。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合我院实际,对超声科护士应用护理美学的理念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著录格式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适合头颈部癌症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干预模式,为开展专科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经综合治疗后好转的头颈部癌症病人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应用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 HN(V1.0)]进行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薇;邹晓莹;曹军丽;程旭;宋春光;王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了解过敏原皮肤点刺(SPT)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诊疗、预防依据。[方法]选择97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835例非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比较两组阳性率。观察组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和青春期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季度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54.7%,对照组为40.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常见过敏原为粉尘螨与屋尘螨,不同年龄、季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 SPT 检测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粉尘螨与屋尘螨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主要的过敏原,SPT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第2季度 SPT阳性率较高。
作者:颜斐斐;潘继红;赵长安;梁志江;欧阳娜;盘清霞;区惠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干预对COPD慢性病管理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的家庭照顾者10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采用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 COPD照顾者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COPD慢性病管理干预可以减少COPD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云;范杜;陈云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系统激素治疗皮疹控制后门诊随访治疗的天疱疮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 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较出院1个月差(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与出院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知识和规则使用激素的认知,出院后的长期回访干预,可提高激素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赵玉芳;覃桂玲;李年珍;何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外周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多发性骨髓瘤病人58例为干预组,2010年12月前在我院住院多发性骨髓瘤病人5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视全面评估,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训练,重视出院准备及出院后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病变发生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外周神经病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减轻病变发生程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任菊;傅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3078例,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9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32%,89.8%术后病人放置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72 h占18.4%,因感染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0 d,病原菌检出率为22.2%。[结论]加强手术相关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颅内引流管的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志芳;付菊芳;张永琴;戴丽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无明显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NDR)及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普查的2型糖尿病病人128例(256只眼),依据检查结果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分为 NDR组42例(79只眼)、轻度 NPDR组46例(89只眼)、中度 NPDR 组45例(88只眼)。选择正常人38例(76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瞳孔散大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扫描。[结果]DM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较薄,NDR 组上方象限,轻度 NPDR 组上、下象限和中度NPDR组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 DM病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盘周围 RNFL厚度逐渐降低。DM早期 OCT定量检测 RNFL厚度变化,为严格控制血糖情况下疾病的转归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依据。DM早期加强护理指导,对于预防延缓DR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振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机械通气病人中,30°体位胃内压测量能否代替平卧位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内科 ICU、急诊收治的30例 AE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后6 h、12 h、18 h、24 h取平卧位与30°体位时,同时测量胃内压与膀胱内压。[结果]平卧位时胃内压与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体位时胃内压与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抬高至30°体位时,胃内压比较增加(1.08±1.97)mmHg,膀胱内压增加(3.65±1.93) mmHg。不同时间段测量30°体位胃内压与平卧位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内压测量比膀胱内压测量较少受体位影响,AECOPD行机械通气病人取30°体位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当病人不能平卧或无法测量膀胱内压时,30°体位胃内压可以代替平卧位膀胱内压。
作者:蒋云;崔妙玲;赵琳;李丽蓉;杨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骨科外固定架术、骨牵引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由此产生的针道渗液和感染、针道疼痛、针体松动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重视。治疗期间始终存在着针道感染的危险性。据报道,针道感染的发生率为0.5%~30.0%[1]。本研究针对传统的乙醇、碘伏和新的百克瑞喷剂的不同消毒效果进行研究。
作者:石晓华;张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应用“重返类”指标评价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胃管非计划重置的影响因素,规范胃管管理,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方法]设计制订胃管非计划脱管及重置登记表,回顾性分析2011年 NICU 留置胃管患儿的记录资料,系统评估胃管重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对2012年留置胃管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管非计划重置率。[结果]2011年胃管非计划重置14例,非计划重置率为10.77%,2012年胃管非计划重置5例,非计划重置率为3.60%,两年度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重返类”指标评价胃管非计划重置问题,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提高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书梅;纪庆红;徐桂芝;徐小莉;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医药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相关单位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但目前来说由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的报告还未见。为了解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与行为状况,提高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特组织护生作为家庭保健员进行家庭健康干预,以求探索出提高健康素养的新路径。
作者:龚媛媛;陈延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ICU病人根据病人肾功能分为正常组66例和异常组5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膀胱测压法进行腹内压和腹腔灌注压的监测并给予适当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病人的肾功能、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变化。[结果]护理前异常组腹内压高于正常组,而腹腔灌注压低于正常组(P<0.05),且正常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尿肌酐低于正常组(P<0.05)。护理后异常组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均有改善,腹内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腹腔灌注压和尿肌酐则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肾功能异常病人可出现腹内压升高和腹腔灌注压下降,适当护理可改善危重病人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
作者:王清凤;谷欣;龙宏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衰竭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HQ 9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衰竭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立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中实施温度控制对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调节室温常规盖被等保暖措施,术中输入室温22.0℃~24.0℃液体及库存血;观察组采用常规保暖措施外,还使用温毯仪保暖,术中输入36.7℃~37.2℃液体和库存血补充血容量。比较两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寒战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病人保暖及输注温热液体可缩短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及减少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何国龙;赵体玉;熊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五常法”起源于日本,指在生产现场对材料、设备、人员等生产要素开展常组织、常整顿、常清理、常规范、常自律5个方面的活动,是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1]。“五常法”应用于医疗机构要求环境整洁、护士仪表规范、药品、设备标签明确、位置准确,无过期药品和物品,仪器处于良好的使用或备用状态,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护理质量[2]。我院自2012年7月起首先在内科病房进行试点,在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管理中实施“五常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桂杨;吴勇;唐创业;李良玉;谭惠仪;李美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美国行为科学家 Kobasa 认为,坚强属于个体抵抗能力的资源,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损害的人格特征,包括承担、控制和挑战3个维度[1]。有研究表明,坚强可以缓解应激对于身体的效应,可以影响个体对于应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2]。口腔癌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广,可致病人面部畸形和术后功能障碍[3],病人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随之增加,不良心理状况损害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术后的康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择期口腔癌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并综合应用坚强概念的内容,激发病人的坚强特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琦;蒋维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根据踝肱比值(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下肢血管病变率达19.47%~23.80%[1]。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年龄越小,病变进展越快。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2年5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玉;程友桂;冯艳;王永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标引项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