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关键词:电子图书, 著录格式, 文后参考文献表, 规则处理, 著录项目, 析出, 电子文献, 电子报刊
摘要: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著录格式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石氏伤科导引八法对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导引八法对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就诊于曙光医院石氏伤科门诊的骨质疏松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中医常规治疗、中医常规护理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学习石氏伤科导引八法,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和骨密度测试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氏伤科导引八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沈晓桦;崔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生活护理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提升健康照顾者的生活护理质量,改善老年人养老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上海市浦东新区5所养老机构115名健康照顾者进行生活护理知识知晓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针对性知识技能培训,比较干预前后健康照顾者生活护理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和满意度的情况。[结果]干预后1年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的生活护理知识、技能、综合能力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针对养老机构健康照顾者护理知识知晓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干预,可以提高健康照顾者生活护理技能和安全意识。

    作者:丁美华;苏齐;童燕青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进行综合干预,包括生活调理、中药调理、生物反馈治疗及手法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定,临床治愈64例(78.05%),好转17例(20.73%),未愈1例(1.22%),总有效率为98.78%。[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防治老年功能性便秘。

    作者:陈虹春;王俊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生型家庭保健员在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医药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相关单位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但目前来说由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的报告还未见。为了解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与行为状况,提高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特组织护生作为家庭保健员进行家庭健康干预,以求探索出提高健康素养的新路径。

    作者:龚媛媛;陈延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延伸护理对出院2型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2型糖尿病(DM)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型 DM出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两组病人在每个月的后1d 回院内门诊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出院3个月、6个月时测定 HbA1c 的控制情况;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伸护理可提高DM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及 HbA1c 的控制。

    作者:刘丽华;赵秀君;毛慧聪;穆攀;张明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著录格式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重返类”指标在留置胃管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应用“重返类”指标评价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胃管非计划重置的影响因素,规范胃管管理,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方法]设计制订胃管非计划脱管及重置登记表,回顾性分析2011年 NICU 留置胃管患儿的记录资料,系统评估胃管重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对2012年留置胃管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管非计划重置率。[结果]2011年胃管非计划重置14例,非计划重置率为10.77%,2012年胃管非计划重置5例,非计划重置率为3.60%,两年度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重返类”指标评价胃管非计划重置问题,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提高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书梅;纪庆红;徐桂芝;徐小莉;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术中温度控制对肺叶切除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中实施温度控制对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调节室温常规盖被等保暖措施,术中输入室温22.0℃~24.0℃液体及库存血;观察组采用常规保暖措施外,还使用温毯仪保暖,术中输入36.7℃~37.2℃液体和库存血补充血容量。比较两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寒战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病人保暖及输注温热液体可缩短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及减少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何国龙;赵体玉;熊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预警管理在肿瘤病人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警管理在肿瘤病人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减少肿瘤病人静脉治疗的风险。[方法]通过成立预警管理小组,分析评估科室静脉治疗中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在病人的静脉治疗中。[结果]2013年与2012年相比,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从0.56%下降到0.35%,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从15.8%下降到7.9%(P<0.05),病人满意度从96.44%提高到97.89%(P<0.05)。[结论]开展预警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提高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作者:祁静;汤士芳;赵俊;伍庆;李惠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喉癌术后病人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后病人分解代谢亢进,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咀嚼功能障碍,病人数周不能经口进食,但胃肠道功能完好不受治疗影响,所以肠内营养是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1]。一般鼻饲的时间是14 d[2],传统鼻饲法单次鼻饲量少,病人常有饥饿感,而且鼻饲次数多,增加了护士及家属的负担,所以喉癌术后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尚在探索中。本研究拟探讨喉癌术后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营养指标、咽瘘的影响。

    作者:王春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应用音乐疗法减轻主动脉夹层病人焦虑的效果观察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由于疼痛及濒死感常使病人处于惊恐、焦虑不安状态。大多数病人会由于害怕、恐惧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引起死亡,或是看见同种病友抢救无效死亡,担心自己的疾病,担心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些病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担心自己的病情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加上 CCU 这种特殊的封闭式环境,不允许家属陪伴,各种仪器的噪声各种相应的治疗护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规定等,均可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加重病情。近年来,我科通过对焦虑程度较重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辅助音乐疗法,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凌;申铁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照顾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干预对COPD慢性病管理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的家庭照顾者10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采用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 COPD照顾者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COPD慢性病管理干预可以减少COPD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云;范杜;陈云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护理模式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头颈部癌症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干预模式,为开展专科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经综合治疗后好转的头颈部癌症病人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应用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 HN(V1.0)]进行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薇;邹晓莹;曹军丽;程旭;宋春光;王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聘用制护士与正式护士自我价值感比较

    聘用制护士是指经医院考核聘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的非在编护士,不是医院正式编制但是与医院签订劳动用工合同[1]。正式护士是指有医院正式编制的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近年来,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比较的研究众多,集中于个性特质的比较、生活质量的比较、心理承诺的比较等[2]。随着聘用制护士队伍的壮大,学者对护士心理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挖掘聘用制护士与在编护士不同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本研究以护士为研究对象,对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自我价值感进行对比,了解护士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电话回访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

    目前对病人依从性较公认的定义是病人的行为(服药、注射、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1],良好的依从性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治疗方法,在短期内能加强椎体的强度、止痛,并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静脉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对于引起骨折的病因--骨质疏松来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2]。因此,调动病人的遵医积极性,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促进病人康复、节约治疗成本、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系统激素治疗皮疹控制后门诊随访治疗的天疱疮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 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较出院1个月差(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与出院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知识和规则使用激素的认知,出院后的长期回访干预,可提高激素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赵玉芳;覃桂玲;李年珍;何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不同腹内压测量在AECOPD行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行机械通气病人中,30°体位胃内压测量能否代替平卧位膀胱内压测量。[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内科 ICU、急诊收治的30例 AE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后6 h、12 h、18 h、24 h取平卧位与30°体位时,同时测量胃内压与膀胱内压。[结果]平卧位时胃内压与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体位时胃内压与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抬高至30°体位时,胃内压比较增加(1.08±1.97)mmHg,膀胱内压增加(3.65±1.93) mmHg。不同时间段测量30°体位胃内压与平卧位膀胱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内压测量比膀胱内压测量较少受体位影响,AECOPD行机械通气病人取30°体位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当病人不能平卧或无法测量膀胱内压时,30°体位胃内压可以代替平卧位膀胱内压。

    作者:蒋云;崔妙玲;赵琳;李丽蓉;杨祺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