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话回访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

陈琳

关键词:电话回访, 经皮椎体成形术, 依从性
摘要:目前对病人依从性较公认的定义是病人的行为(服药、注射、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1],良好的依从性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治疗方法,在短期内能加强椎体的强度、止痛,并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静脉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对于引起骨折的病因--骨质疏松来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2]。因此,调动病人的遵医积极性,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促进病人康复、节约治疗成本、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3078例,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9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32%,89.8%术后病人放置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72 h占18.4%,因感染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0 d,病原菌检出率为22.2%。[结论]加强手术相关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颅内引流管的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志芳;付菊芳;张永琴;戴丽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的综合干预

    [目的]探讨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老年功能性便秘病人进行综合干预,包括生活调理、中药调理、生物反馈治疗及手法治疗。[结果]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定,临床治愈64例(78.05%),好转17例(20.73%),未愈1例(1.22%),总有效率为98.78%。[结论]综合干预可有效防治老年功能性便秘。

    作者:陈虹春;王俊英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动机访谈对改善社区脑瘫患儿照顾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1],为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瘫患儿已成为数量众多、亟需关注的特殊群体[3]。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为长期过程,家庭为其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直接决定着患儿的自理能力和预后。有研究表明,脑瘫患儿照顾者因承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因此,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干预需引起足够重视。动机访谈为行为改变的重要理论和技术,用来帮助个体探测和解决矛盾心理和动机[5]。本研究尝试采用动机访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干预,为改变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于萍;崔雪;付宪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尿病病人血糖稳定性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血糖稳定性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护理。[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病人200例,持续进行72 h血糖监测,按血糖稳定性分为稳定组(空腹血糖标准差≤1.4 mmol/L)90例和波动组(空腹血糖标准差>1.4 mmol/L)110例,对两组病人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波动组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5例,波动组病人试验前24 h停止使用降糖药物,根据医嘱给予病人佩戴胰岛素泵(美敦力Paradigm),设定胰岛素用量并调整胰岛素用量,A组在 B组基础上进行护理。比较病人护理前心率变异性(HRV)及护理前后血糖值。[结果]波动组病人各项 HRV指标均较稳定组降低(P<0.05)。A组病人护理后血糖值较B组低,A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变化较B组大(P<0.05)。[结论]波动性高血糖可诱发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病变,治疗中予以适当的护理可有效辅助控制病人的血糖。

    作者:代红;杨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根据踝肱比值(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下肢血管病变率达19.47%~23.80%[1]。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年龄越小,病变进展越快。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2年5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玉;程友桂;冯艳;王永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口腔卫生技术健康教育在非洲小学生中的实践与探讨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医院船,该医院船医疗设施达到一所中心医院标准[1]。2010年9月我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医疗队对非洲5个国家8所学校实施口腔卫生技术健康教育,形式包括现场讲解(PPT、VCR)、示教演示及互动活动。在非洲小学实施健康宣教的准备工作、模式、内容、方法与医院及国内小学明显不同。本研究通过探讨非洲小学开展健康宣教的实践,以改进今后对非洲小学生口腔卫生技术健康教育的模式及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支晨;王文珍;蔡伟萍;吴育云;吴妮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应用1)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还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较多见,如症状持续2周以上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DS),PDS 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情趣减退、睡眠障碍为特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继发性抑郁[1]。近年来,对 PDS 研究较多,其发病率各学者报道不一,高达97%[2,3]。为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我科对PDS病人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京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实习护生死亡观与临终照护态度调查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死亡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对临终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护士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实习护生作为即将进入临床的新生力量,其死亡观以及临终照护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质量[1]。

    作者:王会燕;孙霞;夏梦玥;孙曼曼;王明月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石氏伤科导引八法对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导引八法对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就诊于曙光医院石氏伤科门诊的骨质疏松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中医常规治疗、中医常规护理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学习石氏伤科导引八法,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和骨密度测试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氏伤科导引八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沈晓桦;崔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术前访视中应用综合坚强概念对口腔癌手术病人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美国行为科学家 Kobasa 认为,坚强属于个体抵抗能力的资源,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损害的人格特征,包括承担、控制和挑战3个维度[1]。有研究表明,坚强可以缓解应激对于身体的效应,可以影响个体对于应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2]。口腔癌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广,可致病人面部畸形和术后功能障碍[3],病人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随之增加,不良心理状况损害病人的机体免疫功能,术后的康复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对择期口腔癌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并综合应用坚强概念的内容,激发病人的坚强特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琦;蒋维连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腹内压和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ICU病人根据病人肾功能分为正常组66例和异常组5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膀胱测压法进行腹内压和腹腔灌注压的监测并给予适当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病人的肾功能、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变化。[结果]护理前异常组腹内压高于正常组,而腹腔灌注压低于正常组(P<0.05),且正常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尿肌酐低于正常组(P<0.05)。护理后异常组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均有改善,腹内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腹腔灌注压和尿肌酐则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肾功能异常病人可出现腹内压升高和腹腔灌注压下降,适当护理可改善危重病人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

    作者:王清凤;谷欣;龙宏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百克瑞喷剂在骨科针道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外固定架术、骨牵引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由此产生的针道渗液和感染、针道疼痛、针体松动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重视。治疗期间始终存在着针道感染的危险性。据报道,针道感染的发生率为0.5%~30.0%[1]。本研究针对传统的乙醇、碘伏和新的百克瑞喷剂的不同消毒效果进行研究。

    作者:石晓华;张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电话回访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1)

    目前对病人依从性较公认的定义是病人的行为(服药、注射、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1],良好的依从性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作为一种新兴的脊柱微创治疗方法,在短期内能加强椎体的强度、止痛,并能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静脉栓塞、肺部及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对于引起骨折的病因--骨质疏松来说,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今后仍存在再骨折的危险[2]。因此,调动病人的遵医积极性,提高病人治疗的依从性,减轻病人的痛苦,对促进病人康复、节约治疗成本、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应用音乐疗法减轻主动脉夹层病人焦虑的效果观察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由于疼痛及濒死感常使病人处于惊恐、焦虑不安状态。大多数病人会由于害怕、恐惧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引起死亡,或是看见同种病友抢救无效死亡,担心自己的疾病,担心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些病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担心自己的病情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加上 CCU 这种特殊的封闭式环境,不允许家属陪伴,各种仪器的噪声各种相应的治疗护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规定等,均可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加重病情。近年来,我科通过对焦虑程度较重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辅助音乐疗法,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凌;申铁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系统激素治疗皮疹控制后门诊随访治疗的天疱疮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 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较出院1个月差(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与出院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知识和规则使用激素的认知,出院后的长期回访干预,可提高激素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赵玉芳;覃桂玲;李年珍;何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院前检查手术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为缓解“住院难、开刀迟”的问题,加快床位周转率,降低病人医疗费用,我院于2010年12月开始实施院前检查手术治疗模式,该模式既借助了日间手术的优势,同时又很好地规避了日间手术病人出院早、术后并发症可能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风险,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实施的。日间手术起源于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美国部分医院进行了尝试,对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相继开展。目前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60%以上[1]。我国北京、天津、武汉、上海、成都等地开展了日间手术[2,3]。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收治疑难病人较多,开展日间手术尚有困难,结合实际情况提倡院前检查手术,受到病人与医生的肯定,同时反映出一些问题,也会积极整改,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为了解医生及病人对院前检查手术的感知情况,对开展院前检查手术的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蕾;王宇;杜白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照顾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干预对COPD慢性病管理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的家庭照顾者10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采用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 COPD照顾者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COPD慢性病管理干预可以减少COPD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云;范杜;陈云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生型家庭保健员在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医药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相关单位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但目前来说由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的报告还未见。为了解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与行为状况,提高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特组织护生作为家庭保健员进行家庭健康干预,以求探索出提高健康素养的新路径。

    作者:龚媛媛;陈延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