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王宇;杜白茹
[目的]探讨无明显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NDR)及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普查的2型糖尿病病人128例(256只眼),依据检查结果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分为 NDR组42例(79只眼)、轻度 NPDR组46例(89只眼)、中度 NPDR 组45例(88只眼)。选择正常人38例(76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瞳孔散大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扫描。[结果]DM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较薄,NDR 组上方象限,轻度 NPDR 组上、下象限和中度NPDR组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 DM病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盘周围 RNFL厚度逐渐降低。DM早期 OCT定量检测 RNFL厚度变化,为严格控制血糖情况下疾病的转归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依据。DM早期加强护理指导,对于预防延缓DR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振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聘用制护士是指经医院考核聘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的非在编护士,不是医院正式编制但是与医院签订劳动用工合同[1]。正式护士是指有医院正式编制的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近年来,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比较的研究众多,集中于个性特质的比较、生活质量的比较、心理承诺的比较等[2]。随着聘用制护士队伍的壮大,学者对护士心理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挖掘聘用制护士与在编护士不同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本研究以护士为研究对象,对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自我价值感进行对比,了解护士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著录格式如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生活方式,构建合适的社区护理模式。[方法]采用老年健康状况和相关因素调查量表对500例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0例老年人中333例老人患病,其中吸烟51例,饮酒51例,从不吃大蒜20例,食盐口味重97例,独居44例,不常看电视84例,不常下棋310例,不常锻炼127例。患病率较高的6种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高胆固醇血症、慢性支气管炎和糖尿病。[结论]根据本研究得出的老年人患病情况和生活方式,提出构建老年慢性病社区分层护理模式。
作者:陈蕾;杨凤翔;冯晓敏;李亚玲;叶宝霞;陈新;刘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死亡作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事实,对临终护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护士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实习护生作为即将进入临床的新生力量,其死亡观以及临终照护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对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护理质量[1]。
作者:王会燕;孙霞;夏梦玥;孙曼曼;王明月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中实施温度控制对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调节室温常规盖被等保暖措施,术中输入室温22.0℃~24.0℃液体及库存血;观察组采用常规保暖措施外,还使用温毯仪保暖,术中输入36.7℃~37.2℃液体和库存血补充血容量。比较两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寒战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为病人保暖及输注温热液体可缩短手术结束至完全清醒时间及减少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
作者:何国龙;赵体玉;熊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骨科外固定架术、骨牵引术治疗创伤性骨折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但由此产生的针道渗液和感染、针道疼痛、针体松动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引起重视。治疗期间始终存在着针道感染的危险性。据报道,针道感染的发生率为0.5%~30.0%[1]。本研究针对传统的乙醇、碘伏和新的百克瑞喷剂的不同消毒效果进行研究。
作者:石晓华;张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并发外周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多发性骨髓瘤病人58例为干预组,2010年12月前在我院住院多发性骨髓瘤病人5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重视全面评估,及时给予心理护理,指导康复训练,重视出院准备及出院后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病变发生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病人外周神经病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减轻病变发生程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徐任菊;傅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管理干预对COPD慢性病管理中照顾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的家庭照顾者103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3人和对照组50人,观察组采用 Guide Care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模式。分别进行为期6个月的慢性病管理干预,评价两组干预前后 COPD照顾者负担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ZBI评分低于对照组,SF 36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以 Guide Care护理模式为基础的COPD慢性病管理干预可以减少COPD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谢云;范杜;陈云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石氏伤科导引八法对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就诊于曙光医院石氏伤科门诊的骨质疏松病人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中医常规治疗、中医常规护理和常规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指导病人学习石氏伤科导引八法,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和骨密度测试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骨质疏松 Qualeffo 41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氏伤科导引八法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沈晓桦;崔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标引项顺序号]发布单位,文号。法令条例名称[文献类型标志]。发布日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为缓解“住院难、开刀迟”的问题,加快床位周转率,降低病人医疗费用,我院于2010年12月开始实施院前检查手术治疗模式,该模式既借助了日间手术的优势,同时又很好地规避了日间手术病人出院早、术后并发症可能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风险,是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实施的。日间手术起源于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美国部分医院进行了尝试,对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相继开展。目前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60%以上[1]。我国北京、天津、武汉、上海、成都等地开展了日间手术[2,3]。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收治疑难病人较多,开展日间手术尚有困难,结合实际情况提倡院前检查手术,受到病人与医生的肯定,同时反映出一些问题,也会积极整改,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本研究为了解医生及病人对院前检查手术的感知情况,对开展院前检查手术的相关科室医生及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王蕾;王宇;杜白茹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超声检查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超声科是医院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我院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女性,而女性在患病、受孕等情况下心理状况更加敏感和脆弱,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和纠纷。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和美学的交叉结合,是将美学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实践[1]。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合我院实际,对超声科护士应用护理美学的理念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了解过敏原皮肤点刺(SPT)在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其过敏原,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诊疗、预防依据。[方法]选择970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观察组,835例非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进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比较两组阳性率。观察组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和青春期组,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年份、季度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54.7%,对照组为40.5%,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常见过敏原为粉尘螨与屋尘螨,不同年龄、季度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 SPT 检测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粉尘螨与屋尘螨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患儿主要的过敏原,SPT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第2季度 SPT阳性率较高。
作者:颜斐斐;潘继红;赵长安;梁志江;欧阳娜;盘清霞;区惠红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2型糖尿病(DM)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2型 DM出院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两组病人在每个月的后1d 回院内门诊测定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出院3个月、6个月时测定 HbA1c 的控制情况;第6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遵医情况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遵医行为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伸护理可提高DM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利于血糖及 HbA1c 的控制。
作者:刘丽华;赵秀君;毛慧聪;穆攀;张明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美国癌症中心专家研究认为,有近40%癌症病人根本死因为营养不良,而非癌症本身或后续治疗[1]。胃癌病人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的应激状态会使代谢加快,术后短期内正常摄入受限可使胃癌术后病人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加大[2]。因此,在胃癌术后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应尤其重视饮食干预,以纠正病人能量营养消耗与摄入之间的不良状态,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3]。为了防止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出现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我科对胃癌根治术病人作了饮食干预的研究,探讨饮食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体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隆;高洁;吴日英;黄静芳;左红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者,中译名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需著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索支持性照顾改善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支持性照顾需求问卷对正在接受化疗的151例恶性肿瘤病人进行调查,根据每例病人的调查结果制订个性化照顾方案并进行干预,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病人未满足的需求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信息、照顾与支持、生理与日常生活、心理需求、性需求。在接受支持性照顾后,病人整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提供个性化支持性照顾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黄珊;郑莉茗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标引项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除有各种躯体症状,还伴有情感障碍,其中以抑郁较多见,如症状持续2周以上称为脑卒中后抑郁症(PDS),PDS 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在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卒中发病后出现的以情绪低落、情趣减退、睡眠障碍为特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继发性抑郁[1]。近年来,对 PDS 研究较多,其发病率各学者报道不一,高达97%[2,3]。为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脑卒中后抑郁病人康复中的作用,我科对PDS病人进行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京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