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机访谈对改善社区脑瘫患儿照顾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于萍;崔雪;付宪秋

关键词:脑瘫, 动机访谈, 照顾者, 不良情绪
摘要:脑瘫即脑性瘫痪,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1],为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瘫患儿已成为数量众多、亟需关注的特殊群体[3]。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为长期过程,家庭为其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直接决定着患儿的自理能力和预后。有研究表明,脑瘫患儿照顾者因承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因此,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干预需引起足够重视。动机访谈为行为改变的重要理论和技术,用来帮助个体探测和解决矛盾心理和动机[5]。本研究尝试采用动机访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干预,为改变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改良体表外测量法在早产儿PICC置管长度中的应用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目前早产儿特别是低体重或极低体重儿常用的一项静脉置管技术,可有效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穿刺带给患儿的疼痛刺激,防止高渗药物和强酸强碱性药物对外周血管壁的损伤,减轻护理工作量。目前,对于早产儿 PICC 置管长度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 PICC 置管一次性到位的准确性。我科自2012年1月对于符合 PICC 置管指证并经家长同意签订 PICC 知情同意书实施 PICC穿刺,PICC导管置入长度是与早产儿置管时的体重因素相结合,预估PICC导管置入的佳长度,取得较好效果,推导出早产儿 PICC 置管的佳留置长度预算公式,提高一次性PICC置管的到位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兵;杨丽娟;戴明红;王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理美学在超声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超声检查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创、诊断准确率高等特点,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超声科是医院的窗口,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和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因我院服务对象大多数为女性,而女性在患病、受孕等情况下心理状况更加敏感和脆弱,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矛盾和纠纷。护理美学是护理学和美学的交叉结合,是将美学的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实践[1]。为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合我院实际,对超声科护士应用护理美学的理念进行相关工作培训,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聘用制护士与正式护士自我价值感比较

    聘用制护士是指经医院考核聘用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资格的非在编护士,不是医院正式编制但是与医院签订劳动用工合同[1]。正式护士是指有医院正式编制的具有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近年来,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比较的研究众多,集中于个性特质的比较、生活质量的比较、心理承诺的比较等[2]。随着聘用制护士队伍的壮大,学者对护士心理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挖掘聘用制护士与在编护士不同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本研究以护士为研究对象,对聘用制护士和在编护士的自我价值感进行对比,了解护士自我价值感的特点。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预警管理在肿瘤病人静脉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警管理在肿瘤病人静脉治疗中的应用,减少肿瘤病人静脉治疗的风险。[方法]通过成立预警管理小组,分析评估科室静脉治疗中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在病人的静脉治疗中。[结果]2013年与2012年相比,病人静脉炎发生率从0.56%下降到0.35%,导管相关性并发症从15.8%下降到7.9%(P<0.05),病人满意度从96.44%提高到97.89%(P<0.05)。[结论]开展预警管理可以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减少对病人的伤害,提高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作者:祁静;汤士芳;赵俊;伍庆;李惠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动机访谈对改善社区脑瘫患儿照顾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1],为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2]。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脑瘫患儿已成为数量众多、亟需关注的特殊群体[3]。由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为长期过程,家庭为其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直接决定着患儿的自理能力和预后。有研究表明,脑瘫患儿照顾者因承受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4]。因此,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的干预需引起足够重视。动机访谈为行为改变的重要理论和技术,用来帮助个体探测和解决矛盾心理和动机[5]。本研究尝试采用动机访谈对脑瘫患儿照顾者进行干预,为改变其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作者:于萍;崔雪;付宪秋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护理模式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适合头颈部癌症病人治疗和康复的心理干预模式,为开展专科护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肿瘤科住院经综合治疗后好转的头颈部癌症病人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心理、行为干预。两组干预前后应用头颈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P HN(V1.0)]进行功能测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对头颈部癌症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命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姚薇;邹晓莹;曹军丽;程旭;宋春光;王欣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参考文献著录细则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或艺术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主要责任者包括著者、专利申请者或专利所有者以及汇编本的编者等。(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在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欧美著者的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姓,同姓不同名的欧美著者,中译名不仅要著录其姓,还需著录其名,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作者:《护理研究》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3种方法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某些药物具有高渗性、强刺激性(如甘露醇、化疗药物)或长时间输液及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使得静脉输液常并发静脉炎,导致局部血管出现红、肿、热、痛等反应,主要表现为穿刺部位周围红肿,沿静脉走向发红,血管变硬,成条索状或串珠状改变,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治疗静脉炎效果并不理想,而对于取材简单、使用方便的方案,如海带外敷、海藻外敷、马铃薯片外敷、芦荟外敷等,受到越来越多护理人员及病人的青睐。本研究采用海藻、马铃薯、芦荟外敷3种方法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与50%硫酸镁湿敷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丛树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系统激素治疗皮疹控制后门诊随访治疗的天疱疮病人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电话回访指导。采用 Morisky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1个月、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均好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较出院1个月差(P<0.05),干预组出院6个月激素服药依从性与出院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病人出院后激素服药依从性不容乐观,强化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疾病知识和规则使用激素的认知,出院后的长期回访干预,可提高激素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赵玉芳;覃桂玲;李年珍;何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应用音乐疗法减轻主动脉夹层病人焦虑的效果观察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内科的急危重症疾病之一。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由于疼痛及濒死感常使病人处于惊恐、焦虑不安状态。大多数病人会由于害怕、恐惧导致动脉瘤破裂而引起死亡,或是看见同种病友抢救无效死亡,担心自己的疾病,担心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有些病人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担心自己的病情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加上 CCU 这种特殊的封闭式环境,不允许家属陪伴,各种仪器的噪声各种相应的治疗护理以及各种各样的规定等,均可引起病人不同程度的焦虑,从而加重病情。近年来,我科通过对焦虑程度较重的主动脉夹层病人进行辅助音乐疗法,缓解了病人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凌;申铁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现状及相关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病人3078例,其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9例,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该院神经外科在院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32%,89.8%术后病人放置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72 h占18.4%,因感染延长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0 d,病原菌检出率为22.2%。[结论]加强手术相关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加强颅内引流管的护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降低医院神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

    作者:杨志芳;付菊芳;张永琴;戴丽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喉癌术后病人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的研究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手段。术后病人分解代谢亢进,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咀嚼功能障碍,病人数周不能经口进食,但胃肠道功能完好不受治疗影响,所以肠内营养是术后营养支持的首选[1]。一般鼻饲的时间是14 d[2],传统鼻饲法单次鼻饲量少,病人常有饥饿感,而且鼻饲次数多,增加了护士及家属的负担,所以喉癌术后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尚在探索中。本研究拟探讨喉癌术后单次鼻饲量及间隔时间对营养指标、咽瘘的影响。

    作者:王春辉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腹内压和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病人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危重病人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 ICU病人根据病人肾功能分为正常组66例和异常组5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膀胱测压法进行腹内压和腹腔灌注压的监测并给予适当护理。比较护理前后病人的肾功能、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变化。[结果]护理前异常组腹内压高于正常组,而腹腔灌注压低于正常组(P<0.05),且正常组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尿肌酐低于正常组(P<0.05)。护理后异常组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均有改善,腹内压、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高于正常组,腹腔灌注压和尿肌酐则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肾功能异常病人可出现腹内压升高和腹腔灌注压下降,适当护理可改善危重病人腹内压、腹腔灌注压和肾功能。

    作者:王清凤;谷欣;龙宏杰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糖尿病病人早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无明显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NDR)及轻、中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普查的2型糖尿病病人128例(256只眼),依据检查结果按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国际分期标准分为 NDR组42例(79只眼)、轻度 NPDR组46例(89只眼)、中度 NPDR 组45例(88只眼)。选择正常人38例(76只眼)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瞳孔散大后均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扫描。[结果]DM病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均较薄,NDR 组上方象限,轻度 NPDR 组上、下象限和中度NPDR组各象限及全周平均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 DM病人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增加,视盘周围 RNFL厚度逐渐降低。DM早期 OCT定量检测 RNFL厚度变化,为严格控制血糖情况下疾病的转归提供了可靠的有力依据。DM早期加强护理指导,对于预防延缓DR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振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观察1)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根据踝肱比值(ABI)检查,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病人中,下肢血管病变率达19.47%~23.80%[1]。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年龄越小,病变进展越快。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下肢静息疼痛、麻木、发凉等症状。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12年5月采用中药熏蒸疗法辅助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书玉;程友桂;冯艳;王永标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护生型家庭保健员在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中的作用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响应“健康中国2020”目标,早在2008年我国卫生部就颁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要求中国公民积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因此,医护工作者包括医护学生向公民普及医药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中国公民的自我保健意识、自我保健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及相关单位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但目前来说由医学院校的护生进行家庭健康教育促进家庭成员健康素养与行为的报告还未见。为了解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与行为状况,提高护生家庭成员的健康素养,特组织护生作为家庭保健员进行家庭健康干预,以求探索出提高健康素养的新路径。

    作者:龚媛媛;陈延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饮食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体重的影响1)

    美国癌症中心专家研究认为,有近40%癌症病人根本死因为营养不良,而非癌症本身或后续治疗[1]。胃癌病人术前多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的应激状态会使代谢加快,术后短期内正常摄入受限可使胃癌术后病人营养不良进一步加重,出现负氮平衡,体重减轻,甚至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加大[2]。因此,在胃癌术后病人的护理工作中应尤其重视饮食干预,以纠正病人能量营养消耗与摄入之间的不良状态,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3]。为了防止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出现体重减轻或营养不良,减少胃癌病人术后并发症,我科对胃癌根治术病人作了饮食干预的研究,探讨饮食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病人体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英隆;高洁;吴日英;黄静芳;左红群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重返类”指标在留置胃管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应用“重返类”指标评价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胃管非计划重置的影响因素,规范胃管管理,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方法]设计制订胃管非计划脱管及重置登记表,回顾性分析2011年 NICU 留置胃管患儿的记录资料,系统评估胃管重置原因,提出护理对策,对2012年留置胃管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胃管非计划重置率。[结果]2011年胃管非计划重置14例,非计划重置率为10.77%,2012年胃管非计划重置5例,非计划重置率为3.60%,两年度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重返类”指标评价胃管非计划重置问题,并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胃管非计划重置率,提高留置胃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书梅;纪庆红;徐桂芝;徐小莉;刘娜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呼吸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对老年呼吸衰竭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老年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 9)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HQ 9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呼吸衰竭病人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立美 刊期: 2014年第27期

  • 医护协作对分级护理决策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士与医生共同行分级护理决策模式在老年高干病房临床实践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老年高干病房10个病区随机分为对照组(5个病区,52例病人)和观察组(5个病区,54例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生制订分级护理模式;观察组护士对病人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实行病人风险及实际生活能力对应细则,通过举办病人风险评估、ADL量表测评系统理论学习、安全质量控制等培训,实行护士与医生共同行分级护理决策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和病人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护士与医生共同行分级护理决策模式更贴合临床护理,能提高护士的临床实践与安全管理水平,增强护士临床工作信心,提高病人满意度。

    作者:马丽;王容;黄彩莲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