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全身麻醉下意识和记忆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探讨

陈继军;纪孝良

关键词:静脉全身麻醉, 异丙酚, 隔离前臂法
摘要:浅析静脉全身麻醉下意识和记忆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关系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甲状腺手术麻醉方法探讨

    目的:观察三种麻醉方法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旨在寻找一种可以有效镇痛和调控神经循环功能的方法,以利临床应用.方法:60 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20 例.A 组应用颈丛阻滞麻醉,B 组颈丛阻滞加气管内全身麻醉,C 组气管内全身麻醉.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及术中和B,C 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 的变化.B、C 两组全麻药用量,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三组之间MAP、HR 变化比较:T0、T5 时点三组之间无差异显著性意义,T1、T2、T3 和T4 时点A、B 两组和C 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组内比较A、B 两组T1-4 与T0 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C 组T2 与T0比较有差异显著性意义.B,C 两组拔管即刻的MAP,HR 比较无差异显著性意义,苏醒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显著性意义.结论甲状腺手术麻醉可根据病变程度适当选用颈丛神经阻滞或者气管内全麻,加上合理的药物调控和镇静均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颈丛联合全麻并不能减少麻醉用药和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且易致高血压,心率增快及心血管事件发生,并不可取.

    作者:张先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 探索一条适合我市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模式,建立我市城市社区慢病一级预防和控制的规范管理体系.方法 采用禅城区福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管理.结果 社区居民建档率达100%;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达90%以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患者遵医行为达80%以上;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率达98%;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医疗费用明显下降,达到一定社会效益.结论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管理,能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降低医疗费用,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罗蝶华;罗红莲;梁江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外洗在小儿外感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外洗在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和咳嗽急诊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7 年6 月至2008 年11 月收治的60 例小儿高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法,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显效21 例,有效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简便、有效且廉及患儿家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波澄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2009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99例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术后随访患者表示的满意率达100%;结论 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解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以及各种担心,从而收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新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

    目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和考察.方法:将药物与基质采用乳化法技术制备成软膏,运用离心实验、耐热耐寒试验及室温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建立的测定方法准确、稳定性好.结论:该法使用于硝酸咪康唑软膏含量测定,操作简便.

    作者:宋文霞;钟天文;张瑞辉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两种封管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方法:选择需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00 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和肝素盐水组各50 例,比较两组的留量时间、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及皮疹发生率.结果:肝素盐水组平均留置时间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长.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志军;任红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淡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措施

    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全过程,是一门协助新生命诞生的临床医学学科,产科通常包括产科学基础、生理产科学、病理产科学和早期新生儿学.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已经发展成为包括基础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学科有机结合并密切协作的完整体系.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的妊娠和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有一部分妇女妊娠和分娩过程,逐渐发生病理变化,其中的部分妇女在妊娠、分娩或产褥期中不幸以死亡为结局.所以产科护理质量优劣涉及到母婴两条生命.作为产科护理人员要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

    作者:杨文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0 年2 月至2004 年12 月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8 例;2005 年2 月至2009 年11 月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15 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小时止痛药使用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MC 组相比OC 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止痛药使用次数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而少(P<0.01),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降低和缩短(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安全实用,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较为理想术式,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宗明;冯华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炮制对药性影响的浅识

    目的:通过炮制,改变药性,增强药效,防止不必要的中药毒副作用事故的发生.方法:认真分析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务水平及高度责任心.结果:通过中药炮制对药性几方面的影响,建议医生在临床用药时谨慎、灵活,药师在调配处方时严格审核.结论:医师和药师均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把握好中药炮制的重要性,以提高疗效,保证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

    作者:朱月香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注射用局部覆聚四氟乙烯膜氯化丁基橡胶塞头孢类产品中的应用

    四氟乙烯隔膜胶塞在上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由美国西氏公司首先研制开发成功,并批量投放市场,主要应用于解决活性较强的一些特殊药品(如头孢替胺、头孢曲松、碳酸氢钠注射液等)的澄清度问题和配伍性问题.随着我国药用胶塞丁基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普通丁基胶塞(包括国外进口的普通胶塞)不能满足人们的用药安全.

    作者:邹月春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麻醉措施.方法:对120 例老年患者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行LC 手术,在麻醉过程中,患者出现循环、呼吸的不稳定,本组120 例患者经过恰当处置后,各项生命指标平稳,均安全度过了麻醉期.结论:老年患者行LC 手术,在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不稳定,尤其在气腹前后,麻醉师正确而及时的处置是保证患者顺利通过手术的保证.

    作者: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在血管外科中应用

    目的 评价腔内心造血管内支撑术在治疗血管外科疾病中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9 例病人接受腔内人造血管内的支撑术治疗.其中腹主动脉瘤6 例,在锁骨下动脉瘤1 例,左髂股动脉瘘1 例,左髋股动脉重度硬化性狭窄1 例.术前均行Duplex 彩超、四肢节段性测压和X 线DSA 造影,6 例动脉瘤病人术前行三维重建螺旋CT.结果 术后即刻X 线DSA 造影显示,7 例动脉瘤消失,近远端人造血管与宿主动脉结合处均未见渗漏;1 例左髂动静脉瘘及瘤体消失;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人造血管通畅;1 例腹主动脉瘤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手术后第3 天死亡.临床成功率88.88%,术后1 年螺旋CT 或Duplex 彩超随访显示;5 例腹主动脉瘤和1 例髂总动静脉瘘腔内人造血管无移位,无渗漏,动脉瘤腔无增大;1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术后间歇性跛行消失;1 例锁骨下动脉瘤术后存在少量渗漏,2 个月后自闭合.结论 近期随访表明,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及新进展,但近期疗效还有待进行继续观察随访.

    作者:王德仁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手指钝性离断伤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方法:80 例钝性离断伤断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再植,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 例断指成活72 指;坏死8 指,二次手术行截指短缩缝合.结论:在符合断指再植适应证的基础上,彻底的清创,精确而通畅的血管吻合,认真细致地修复各种组织,预见性的处理血管危象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关键.

    作者:张成杰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对几种脊柱病变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临床观察

    本文对强直性脊椎炎脊柱严重畸形,脊椎压缩性骨折,脊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四种脊柱病变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研究探讨其可行性.结果:脊柱严重畸形,强直性脊椎炎,脊椎压缩性骨折,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脊椎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取出,硬膜外麻醉效果不全.

    作者:迟宝福;杨旭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温针治疗腰腿痛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腰腿疼痛的患者人数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北方寒冷的冬季,更是为腰腿疼痛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本文通过对温针治疗腰腿痛的方法和临床研究进展,总结出温针对于腰腿痛病症的治疗效果较好,今后应加强研究深度,更好的发挥温针治疗腰腿痛的优势与潜能.

    作者:李静;郭爱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HPLC 法测定益母草药材中盐酸水苏碱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批次益母草药材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采用磺酸基团键合硅胶的阳离子交换剂为填充剂;以0.05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磷酸- 三乙胺(1000:1.5:0.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192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5℃.益母草药材经适当提取纯化.结果:盐酸水苏碱在进样量为2.0996~18.8964μg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盐酸水苏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8.62﹪,RSD 为1.41﹪(n=5).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益母草中盐酸水苏碱的定量测定方法.

    作者:杨琼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成药佐治小儿手足口病63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现阶段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 年5 月至8 月本科住院的63 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符合2008 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30 例伴发热,1 例重症,没有复发病例,所有患儿经积极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易天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浅谈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的防护

    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风险防护和实验室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知识培训.是确保生物安全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分娩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了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分娩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把240 例在我院分娩的孕足月待产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后步入待产室,给予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5-50ug 后平仰或侧卧30 分钟后回病房,严密监测胎心、宫颈及宫口开大情况,24 小时无宫缩为引产失败,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结果 观察组120 例中,73 例总产程为6-12 小时,25 例为12-16 小时,22 例引产失败,以上产后出血平均为120ml 左右.对照组120 例中,25 例总产程为6-12 小时,48 例为12-14 小时,47 例为14-22 小时,产后出血平均为250ml 左右.结论 米索前列醇具有软化和扩张宫颈、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作者:程荣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救治的脑梗死患者80 例临床资料,根据脑梗死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每组40 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组的不良生活习惯、常见疾病与未复发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男性脑梗死的复发率高于女性,50 岁以后是脑梗死复发的高发年龄.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冠心病均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立强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