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

张维东

关键词:脊柱复位固定系统, 中药外敷, 腰椎滑脱
摘要:目的:观察脊柱复位固定系统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我科收治的108 例腰椎滑脱患者,用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内固定,术后第3 天外敷中药,观察疗效.结果:108 例患者,优37 例(34.26%),良56 例(51.85%),可13 例(12.04%),差2 例(1.85%).优良率86.11%.术后追访3 个月,患者满意度90.74%.结论:GSS-Ⅱ脊柱内固定系统联合中药外敷对腰椎滑脱疗效较满意.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

    文章从降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抑郁作用、镇静作用、保肝作用、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等几个方面对罗布麻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张格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00 年2 月至2004 年12 月经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108 例;2005 年2 月至2009 年11 月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115 例.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 小时止痛药使用次数,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MC 组相比OC 组,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24小时止痛药使用次数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而少(P<0.01),其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也明显降低和缩短(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安全实用,是治疗胆囊疾病的一种较为理想术式,尤其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宗明;冯华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伤科活血酊预防压疮的效果观察

    压疮的形成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为了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寻找预防压疮更有效的途径.我们应用伤科活血酊涂擦皮肤受压部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霞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两种封管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效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生理盐水和肝素钠封管液对小儿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方法:选择需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100 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组和肝素盐水组各50 例,比较两组的留量时间、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及皮疹发生率.结果:肝素盐水组平均留置时间明显比生理盐水组长.结论: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用肝素钠稀释液封管的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封管,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路志军;任红奎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骨科小儿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地塞米松用于骨科小儿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旨在为小儿术后静脉镇痛提供一定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全麻下实施骨科手术的患儿45 例,ASA 分级Ⅰ-Ⅱ级,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5 例:Ⅰ组舒芬太尼2.0 μg/kg,Ⅱ组舒芬太尼1.5 μg/kg+ 地塞米松150 μg/kg,Ⅲ组舒芬太尼2.0 μg/kg+ 地塞米松150 μg/kg.术后1,4,24,36 h 观察患儿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进行镇痛和镇静评分、记录按压次数、计算舒芬太尼用量、检测术后1,24 h 空腹血糖.结果 Ⅱ、III 组患儿在4,24 h 的镇痛评分和按压次数低于I 组,有显著差异,Ⅱ、Ⅲ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之间在1,36 h 时无显著差异;Ⅰ组患儿舒芬太尼用量多于Ⅱ、Ⅲ组,有显著性差异,Ⅱ、Ⅲ组患儿之间无显著差异;3 组患儿在各时间点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恶心:Ⅰ、Ⅱ组各2 例(13.3%),Ⅲ组1 例(6.7%);嗜睡:Ⅰ、Ⅲ组各1 例、Ⅱ组2 例;3 组患儿术后血糖均高于术前,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舒芬太尼1.5 -2 μg/kg+ 地塞米松150 μg/kg应用于小儿镇痛是安全有效的,地塞米松减少了舒芬太尼用量,效果优于单纯的应用舒芬太尼.

    作者:胡伟;郭钱望;雷琴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注重人本管理,提高护理水平

    通过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管理者在工作中提升了护理工作的内涵质量,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扩大了医院的社会声誉.注重人本管理,营造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氛围,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改变了管理模式,创建了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有效的提高.

    作者:张小玲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磁共振影像特点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脑梗死后磁共振影像特点,探讨吞咽障碍与脑梗死损害部位关系.方法 总结205 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磁共振T1 加权、T2 加权成像特点,分析吞咽障碍与梗死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205 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双侧多发性脑梗死29.8%(61/205)、脑干梗死23.9%(49/205)、脑叶运动皮层20.0%(41/205)、皮层下白质15.6%(32/205)、内囊1.9%(4/205)、丘脑2.4%(5/205)、基底节6.3%(13/205),其中一侧大脑半球95 例,单纯左侧半球50 例,单纯右侧半球45 例.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与梗死病灶部位有关,双侧多发性脑梗死、脑干梗死及脑叶运动皮层、皮层下白质易出现吞咽障碍,与哪侧半球梗死无关系.

    作者:何锦照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腔隙性脑梗死61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 例和对照组30 例,两组均给予基础疗法,治疗组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4d 后,治疗组治疗后NIHSS 评分由(9.5±2.3)分降至(2.6±2.0)分,临床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NIHSS 评分由(9.4±2.1)分降至(5.4±2.4)分,临床有效率为53.33%(16/30),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明显的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王雪梅;刘佳乐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66例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66 例急性心肌予以急救治疗和护理处置.结果 现场救护,抢救成功56 例,抢救无效死亡10 例.结论 院前急救可提高AMI 的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作者:廖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肾创伤性出血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

    目的:讨论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肾创伤性出血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 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至肾动脉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对出血动脉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肾动脉造影能明确出血部位、病变性质及血管解剖情况,对出血支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达到迅速止血,且能大限度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结论:介入诊断与栓塞治疗是肾创伤性出血可靠的诊断及止血方法,其创伤小、疗程短、并发症少、成功率高、临床效果显著,并对保留伤肾泌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先云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中药外洗在小儿外感急诊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中药外洗在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和咳嗽急诊中的疗效.方法 对我科2007 年6 月至2008 年11 月收治的60 例小儿高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 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法,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显效21 例,有效7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 中药外洗治疗简便、有效且廉及患儿家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波澄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药物人流引起子宫流血时间过长的观察分析

    息隐是一种新型的抗早孕药物,它具有显著的抗孕酮作用,将息隐与米索前列酮合同用终止早孕已获成功,这给予广大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带来福音,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点,如药物反应,过敏反应,药流后流血时间过长等.本文对2 年来所进行的265 例药流作一回顾,并对药流引起的子宫出血的原因防范措施给予观察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雷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服用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2008 年1 月开展人工流产术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研究,收到良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互动式带教方法在临床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是培养护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是临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阐述互动式带教方法的含义,探讨互动式带教方法在临床实习医生中的应用.它极大地激发了实习生的学识热情,增强了临床带教工作的实效,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作者:宋志波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和临床护理

    目的 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提出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86 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营养学评估,根据营养评估将患者分为三组;本研究护理干预主要指饮食指导.结果:根据SGAN 分级,86 例患者44 例为营养良好,27 例为轻至中度营养不良,15 例为重度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8.84%;透析患者三组之间Alb、Pre-Alb、TRF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充分重视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针对各相关因素全面落实护理措施.

    作者:罗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本文介绍了全胃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以及本院今年的相关病例,并以实际的案例作为基础,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医疗效果,希望对实际的医疗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作者:林雅萱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在乳腺细针定位中的主导地位

    乳腺肿瘤现在在我国的发病率已居恶性疾病中的第一位.近年来乳腺肿瘤趋于微小化及隐匿性,临床触诊并不能准确触到,据文献报道有20%的乳腺病人,临床触诊为阴性.在超声引导下细针定位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触诊阴性病人的检出.

    作者:张娜;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

    目的 总结分析手术病人术前的心理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 对2009 年6 月至2010 年6 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99例患者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通过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术后随访患者表示的满意率达100%;结论 根据病人的心理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解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以及各种担心,从而收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作者:张新荣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 例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患儿,男,3 岁6 个月.(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呈疏密不均的排列.(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多切片、免疫组化、特染可以鉴别.结论:(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胚胎间叶组织.(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多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可帮助诊断.(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宜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作者:周小芬 刊期: 2011年第01期

  • 人工流产所致未婚少女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导致未婚少女抑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抑郁量表(HRDS)评估心理状态,通过交谈,对78 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未婚少女进行心理分析,评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前患者HRDS 得分,平均16.5±4.08,实施有效的护理后,患者的HRDS 得分降到,平均8.12±3.24.患者的心理抑郁状况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结论:未婚少女人工流产术前后存在明显的抑郁,紧张,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指导,以促进其心理状态的调整及身心的康复.

    作者:黄玉娟 刊期: 2011年第0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