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李玲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护理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其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现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主要优点在于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了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特别是长期留置的病人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十分重要.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虚证肠道菌群变化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虚证肠道菌群变化.方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虚证患者(简称RRTIs脾虚证,25例)粪便中常见肠道细菌(肠杆菌、双岐杆菌)的分布变化进行观察,并与健康人(25名)作对照.结果:与健康人比较,RRTIs脾虚证患者肠杆菌明显增多(P<0.01),双岐杆菌明显减少(P<0.01).结论:RRTIs脾虚证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

    作者:杨丽霞;杨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X射线粉末衍射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是根据对供试品作粉末研究所得出的一系列晶间距d及相对衍射强度与标准数据(或由标准数据得到的相应数据)比较进行物相鉴别的方法.该技术以其特异、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药物分析领域,科研工作者们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本文就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在药物分析及体内药物分析中应用进行讨论.

    作者:吕永丰;练晓珊;陈清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心内科带教护生的方法

    护理带教在护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做好带教工作,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护理人才,临床结合心内科护理专科性强、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风险相对高等特点,如何在短期内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给他们搭建理论联系实践的平台,将他们早日锻炼成为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于钦萍;冯晓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关系的调查

    目的:探讨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肥胖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学生400名进行问卷调查、膳食调查及体格测量,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结果:在校大学生肥胖率为8%.其中男大学生的肥胖率(20%)显著高于女大学生(1.18%).结论:被调查的在校大学生饮食结构不合理,热量、脂肪摄入量高.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因素.

    作者:王艳萍;吐尔逊江·买买提明;于立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封闭疗法用于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封闭疗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用0.5%碘伏消毒,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1%利多卡因溶液在导管两侧做局部点状封闭治疗.结果:对照组感染治疗有效率72%,实验组为91.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疗法是治疗颈内静脉置管局部感染早期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蒋波;梁滨沈;孙秀丽;丛艳;孙妮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普立地诺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普立地诺是一种具有骨骼肌松弛作用的中枢性抗胆碱药,现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制剂研究等作一综述.

    作者:田朋鑫;罗永煌;刘艳玲;聂延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任脉穴位主治浅谈

    1 任脉的作用及与其它经脉的关系任脉是奇经八脉之一,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睾,沿腹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达下唇内,环绕口唇,上至龈交,分行两目下,其与十二经脉的足厥阴肝经,足太阴睥经,足少阴肾经分别交会于曲骨,中极、关元三穴.

    作者:刘耀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哈罗氏架颈椎固定的护理

    哈罗氏架是一种先进的用于颈椎不稳定的固定支架.哈罗氏架颈椎外固定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非手术治疗办法,它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自由度高、康复快等优点.我院从2008~2010年共实施哈罗氏架颈椎固定术22例,其中颈椎骨折8例,脱位6例,效果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宏;刘新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葡萄胎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葡萄胎的价值探讨.方法:用飞利浦的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仔细筛选可疑病例并随访.结果:葡萄胎患者38例,并经刮宫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恶性6例葡萄胎.结论:彩超对葡萄胎的检查是直接、快捷的检查方法.

    作者:冯国青;张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流术150例体会

    目的:观察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使患者在无痛下终止妊娠.方法:对门诊150例早期终止孕娠患者采用静脉缓推芬太尼1.5-2μg/k9、丙泊酚1.5-2mg/kg,病人入睡,患者在不知晓中完成人工流产手术.术中用多功能监测仪连续监测HR、RR、BP、SPo2:、ECG,观察术中术后循环、呼吸系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体会: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妇科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患者苏醒快而安全.

    作者:王丽萍;王吉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闭孔疝9例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闭孔疝的临床特征、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9例闭孔疝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确诊3例.误诊6例,误诊率66.7%.结论:闭孔疝是临床少见疾病,多有肠梗阻和闭孔神经受压征,CT检查发现耻骨肌和闭孔外肌之间、闭孔外肌的上下束之间及闭孔内外肌之间疝影明确诊断.如系年老体弱且有多胎生育史者应高度警惕闭孔疝.早期手术是治疗闭孔疝唯一有效的方法.

    作者:匡大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

    目的:探讨小儿鞘膜积液的成因和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0年10月采用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共173例,年龄小的1岁5个月,大的10岁,平均5.2岁,其中睾丸鞘膜积液22例,精索鞘膜积液46例,睾丸精索鞘膜积液35例,有明显交通性鞘膜积液70例,左侧78例,右侧95例,均为单侧.结果 手术在15~30分钟内完成,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住院时间3~5天,平均3.5天.122例术后随访10个月~3年,无1例复发.结论:采用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各型鞘膜积液操作简单、损伤小、住院时间短、疗效确切.

    作者:廖新运;钟招兰;廖平有;廖声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中专卫校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人体解剖学是典型的形态学科,知识点及名词繁多,需要大量的记忆.为此,改进解剖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势在必行.本文从教学设计的创新入手,结合PBL教学法在我校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提出了对其应用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作者:沈军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钢丝捆扎致锁骨骨折不愈合一例

    通过对一例因钢丝捆扎锁骨游离骨块致骨折不愈合的分析,对锁骨骨折复位的治疗进行讨论.

    作者:武军;张东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模式新探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模式.方法:成立中医-中医护士参诊模式机构,以中医护士为主导,负责对全院病人进行中医护理.结论:中医-中士护理参诊模式明确了中医护士的工作定位,解决了中医护士短缺的问题,突出了中医护理特色,有利于质量控制,促进和发挥了中医院中医的特长.

    作者:陈广敏;王丽红;董来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了解小肠不完全性梗阻患者的诊治情况,提高对小肠不完全性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30例经手术证实因小肠病变所致不完全性梗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相关文献.结果 30例小肠梗阻患者中,恶性病变21例,良性病变9例.结论 对小肠病变所致不完全性梗阻,钡餐及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手术切除是直接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育新;戚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ION)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本病以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视盘水肿为特征,常发病突然,如不及时治疗,视功能损害极为严重.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作者:王存波;柳旭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经鼻置肠内营养管在胃癌中的应用及护理

    营养支持对维持术后机体正常代谢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以其符合生理状态、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费用低廉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是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0例胃癌患者,术前经鼻留置肠内营养管,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取得很好的促进康复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头部分区域推拿治疗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指胎儿在出生前羊水含氧量不够,出生后窒息、早产、低体重,核黄疸等原因,造成胎儿脑部缺血缺氧使脑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形成了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该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胎儿脑部缺血缺氧造成脑细胞损伤,因脑细胞损伤的部位各不相同,损伤的面积各不相同,损伤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目前,临床把小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强直型,迟软型,供给失调型等符种不同类型.

    作者:王宜欣;李彦梅;王悦;徐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抑郁症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精神痛,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经超过2600万人,其中10%~15%的人终可能死于自杀.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根据抑郁症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存在的心理特点,对48例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分析和护理干预,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支持,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调整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解决患者的心理难题,使之处于佳心理状态.早日康复,重返家庭和社会.

    作者:郭晶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