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癔症性失声症的治疗及护理

刘冬琴

关键词:失声症, 癌症性, 间接喉镜法, 颈前皮下注射法, 暗示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癌病性失声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5例排除喉部器质性病变的痣病性失声症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通过两种暗示疗法探讨癔病性失声症的有效治疗方法.45例病人均先采用第1种方法(间接喉镜法),无效者采用第二种方法(颈前皮下注射法).[结果]颈前皮下注射组33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4%;间接喉镜组45例,有效12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26.67%.经统计学处理,χ2=34.83,P<0.005.[结论]颈前皮下注射法是治疗痣病性失声症有效的方法.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吕梁市机关干部对高血糖防治知识了解状况的调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病人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疾病也相应增加.为了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保证机关干部身体健康.

    作者:张建平;李香梅;温小玲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logistic回归模型与Fisher判别在围术期并发症高危因素筛选中的应用

    详细说明了logistic回归模型与Fisher判别在分析并发症产生的影响因素、预测并发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中的应用,便于科学地指导术前和术后预见性护理工作.

    作者:王若乔;马修强;付立;李丽;田莉莉;叶志霞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双眼视神经脱髓鞘病人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关节和脏器损害,SLE以年轻女性多见,其中育龄妇女占90%~95%.

    作者:田宇红;霍士英;何继东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医院冰箱细菌污染现状现状调查

    病区内放置的冰箱主要用于存放一定品种和数量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及血液制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善、不符合制度要求的问题,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王玲;杨会;陈艺;付会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电击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电击伤是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人体直接接触高压电或电源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时间有关[1,2].电击伤往往有1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同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呈正比.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不同于热力烧伤,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其电压可达几千万伏特,危害极大.

    作者:魏国彩;张玉华;杜巧红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技巧探讨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目的是保护儿童健康,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基本措施之一.要求新生儿为足月新生儿,阿氏评分大于7分以上,喂奶次数少为6次以上者,且出生后满72 h后开始采血[1].

    作者:贾丽琴;白涛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体位固定改良法在不孕症腹腔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体位固定改良法在不孕症腹腔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56例行腹腔镜检查的不孕症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28例,实验组采用改良法固定体位,即分腿平卧位,对照组采用传统截石位,比较两组体位固定所需时间、体住的稳定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对术者、护士操作的影响.[结果]两组体位固定所需时间、体位稳定性及对操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术后发生下肢疼痛、麻木不适症状例数多于实验组(P<0.001).[结论]在不孕症腹腔镜检查手术中采取体位固定改良法有利于暴露术野,便于操作,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韦敏玲;骆如香;梁建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护理规章制度执行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规章制度是开展一切护理工作的参照和依据,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是护理质量管理的保证和手段.多年来,我院不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分析讨论规章制度执行力差的原因,全面落实应对措施,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元凤;曹建丽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硫酸镁湿敷联合诺氟沙星粉夕卜涂治疗乳腺癌病人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

    乳腺癌胸壁放疗的病人,由于其放射面积大、放射剂量高,易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如毛囊扩张、局部瘙痒、红斑、脱皮、皮肤温度升高或疼痛等,尤其是腋窝前下方常常会发生糜烂,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影响放疗计划的顺利实施.

    作者:孙利华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居家护理对白血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对白血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5例缓解后出院病人按单、双月顺序分为两组,时照组给予一般出院指导,观察组实行居家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居家护理可降低白血病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舒梅芳;王学霞;舒红梅;杨滢;许丽峰;李芳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过程管理在护理记录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过程管理在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护理记录的全部过程进行识别,找出影响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过程以及主要缺陷,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进行全程监控.[结果]分层随机抽查过程管理前后出院病人护理记录各1 213份并进行缺陷统计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过程管理后护理记录缺陷率明显降低.[结论]系统的过程管理是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惠芹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目的]对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适应性进行相关分析,以探讨提高本科护理教学质量的途径.[方法]使用护理专业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122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个年级本科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适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适应状况均处于中等水平,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适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教学中应加强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的培养.

    作者:臧爽;李小寒;张喜琰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护生实习前压力源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护生实习前压力源与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性,为实习前教育和心理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ysenck人格问卷(EPQ)和自缡问卷解对本科、大专306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男护生在精神质维度、女护生在精神质和内外向维度上高于全国常模;男女护生在掩饰性雏度上低于全国常模;本科女护生在神经质维度上低于全国常模(P<0.01).有49.7%的护生在实习前未做好准备,有压力感;主要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差错、技能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不扎实等.护生内外向维度与理论知识不扎实、担心工作中出差错两个压力源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护生在实习前存在较强压力感,性格内向者压力感较大.教师应根据护生的人格特征和压力源,加强实习前教育和心理指导.

    作者:王玉莉;邹继华;杨金伟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介绍了工作价值现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并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工作价值观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芬;姜冬九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5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输注类克药物的观察和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发生与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相关,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多TNF-α会使免疫系统攻击自身健康细胞引起炎症[1-3].

    作者:马东梅;张春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晨会交班时二线点评在中医科的实践

    [目的]开展晨会交班二线点评,提高综合医院中医科晨会交班质量.[方法]制定护士晨会交班规范和评价标准,护士长和科主任在护士晨会交班后进行二线点评.[结果]二线点评前和二线点评3个月后的护理晨会交班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范晨会交班内容,制定晨会交班质量标准,开展二线点评.提高了中医科护理晨会交班质量.

    作者:杨小梅;宋艳玲;杨广清;李晓妍;闫俊辉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1例抗青光眼术后8年滤过泡感染病人的护理

    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滤过泡的感染可发生于术后任何时间(数天到数年)[1].但发生于术后长达8年的病人罕见.分轻、中、重度,轻度滤过泡感染未涉及前房及玻璃体中度滤过泡感染,涉及前房但未涉及玻璃体;重度滤过泡感染,涉及前房及前部玻璃体.

    作者:肖思瑜;林飞浪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在老年食管癌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圈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8例60岁以上的食管癌行开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训练组各44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训练组病人术后4 h、第1天、第2天较常规组心率减慢、呼吸频率减慢、脉搏血氧饱和度增高,并发症减少(均P<0.05).[结论]围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锻炼和增强呼吸肌群的力量和耐力,促进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红梅;杨长刚;葛春燕;韩燕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相关性调查

    [目的]评价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水平、家庭支持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病人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对11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病人总体自我管理行为呈中上水平,但血糖监测管理差.家庭支持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支持情况受性别、年龄、工作状态因素影响.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与自我管理行为在饮食和监测方面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病人家庭支持情况可以影响病人自我管理行为.糖尿病病人需提高家庭支持水平,加强其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宇兰;王群 刊期: 2009年第20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哮喘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哮喘病人及其家庭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哮喘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人施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随访3年后观察其防治效果.[结果]采取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病人及家属的测试成绩、处理哮喘发作的能力及临床疗效均明显增高.[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提高了哮喘病人疗效和生活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家庭成员的压力.

    作者:周琼;孙敏 刊期: 2009年第2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