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室的防护

关键词:碘[131I]美妥昔单抗, 介入治疗, 术后防护
摘要:[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行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术后病室的防护措施.[方法]使用德国LB-123多功能辐射探测仪分别在设定的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人病室内各个位置进行β射线连续监测4 d.[结果]病室内任何位置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影响.[结论]进入病室的人员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护理措施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

    慢性肝病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笔者对其睡眠状况、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及改善效果已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1-4].在此基础上,使用焦虑量表对慢性肝病病人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是否存在焦虑、睡眠障碍与焦虑的关系及不同干预方法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的改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病人疗效观察

    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可降低颅内压、眼压预防肾衰竭,是临床常用脱水药[1],该药如渗透至血管外则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以往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进行处理,由于甘露醇的高渗作用,效果不理想,容易引起局部组织脱水坏死,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寻求一种有效保护静脉的中药制剂,于2004年10月-2008年9月用自制活血通络膏外敷治疗甘露醇外渗4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与FMA积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肺复张法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

    [目的]评价肺复张法(RM)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对21例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病人行RM治疗2周,观察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变化显著(均P<0.05),CT和胸部X线片证实肺复张.[结论]RM使潮气量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下降,呼吸做功减少,促进肺复张,且血流动力学未受到明显影响,对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以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旨在为制订有效的疲乏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相关性研究设计,方便抽样的方法,用Piper疲乏修正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对100例肺癌病人的癌因性疲乏水平和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结果]87%的肺癌术后化疗病人存在癌因性疲乏,呈中度水平.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癌因性疲乏与其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呈负相关.[结论]肺癌术后化疗病人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关注肺癌病人的疲乏问题,对肺癌病人做好健康宣教,尽可能创造条件减轻病人的疲乏.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脾切除术后暴发感染1例

    脾切除术后暴发感染的发生率为2.1%~6.3%[1];病死率为50%~55%,儿童病死率为50%~75%[2].该病来势凶猛,病死率高,易被忽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治愈此症的关键.现将我科曾治愈1例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护生生涯规划研究进展

    对国内外护生生涯规划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提出我国护生生涯规划研究的薄弱环节,为护生生涯规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听神经鞘瘤位于后颅窝脑桥小脑角,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肿瘤生长特点为沿内听道扩展,出内耳门向脑桥小脑角发展,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较复杂的手术之一.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充分暴露桥小脑角的外、前、上三面及内听道后壁,提高面神经保留率及肿瘤全切率,且损伤相对较小[1].虽然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推广以及高速微型磨钻的普及,手术效果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手术位置较深,手术时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干功能,危险性较大,术后并发症严重,会出现中枢性呼吸、心率、血压的改变及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现将106例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温水足浴配合排气汤口服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排气汤+温水足浴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将420例剖宫产术后病人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术后6 h分别给予:A组温水足浴+排气汤口服,B组温水足浴,C组排气汤口服,D组不施加任何因素,观察各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A 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13.25 h,明显短于B 组(23.34 h)、C组(22.45 h)、D组(32.52)(P<0.001).[结论]剖宫产术后病人应用排气汤+温水足浴能快速、有效地促进术后肛门排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预防与临床干预

    [目的]防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医院内暴发流行.[方法]对我院2007年度收治的16例MRSA感染病人采用积极的干预措施,并根据药物敏感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结果]16例MRSA感染病人中10例临床治愈,6例临床治疗好转,医院内未发生MRSA交叉感染.[结论]加强对MRSA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前瞻性地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积极治疗并合理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及治疗MRSA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1例高龄牙龈癌病人微波辐射治疗的护理

    微波治疗是一种热疗方法,随着热疗技术的发展,热疗可以使被肿瘤侵及颌骨加热而灭活肿瘤细胞,保留颌骨的连续性.近年来热疗在口腔癌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局部软组织的癌瘤的治疗以及与放疗、化疗的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侧卧位双囊充气垫在经皮椎间盘旋切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介入治疗是当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病人经皮旋切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时应采取侧卧位,穿刺时脊柱应保持正常生理曲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中医养生运动对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养生运动--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血压、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南京市某社区30例2型糖尿病病人、在原有降糖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太极拳练习;分别在入组前及入组2个月、入组4个月时测量餐后2 h血糖、血压、体重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长期练习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病人餐后2 h血糖、血压、体重等指标有一定影响.[结论]随着练习天数的增加,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有降低作用.长期坚持练习可有助于维持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延缓和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牵引加熏蒸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牵引加熏蒸治疗的疗效比较,总结出牵引加熏蒸较为适用的证型.[方法]选择血瘀型、寒湿痹型和风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各30例,按证型分为3组进行牵引加熏蒸治疗1个疗程,然后对3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3组证型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证型病人治疗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痹型组效果好.[结论]腰椎牵引配合熏蒸对3种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症状改善显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

    我科于2008年4月24日-2008年7月24日共收治53例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受损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尚不能诊断病毒性心肌炎[1]),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护士上班时间分配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上班护士在直接护理、间接护理、非护理活动和个人活动的时间分配情况.[方法]通过观察员对新桥医院两个科室护士一对一的跟踪调查,实时记录护士在每项活动上花费的时间.[结果]两个科室直接护理时间均小于间接护理时间,静脉输液和更换液体是直接护理中耗时多的两项操作,间接护理项目中耗时多的是护理记录、配液体和查对医嘱.[结论]间接护理时间过多,一些重要的直接护理项目时间过少,医院应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及规范和简化服务流程,建立长效机制,增加直接护理服务时间.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耳穴贴压在阑尾切除术后减轻伤口疼痛及促进肛门排气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治疗术后伤口疼痛、促进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将66例行阑尾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病人术后应用耳穴治疗,对照组33例病人术后不采用耳穴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指数、肛门排气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地减轻阑尾切除术后病人伤口疼痛、促进肛门排气.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常见者[1].近年来,微血管减压术因创伤小,术后疗效好,面部麻木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逐渐推广[2].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对10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术,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30例护理观察

    [目的]报告30例特重度电损伤早期使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成功地避免了截肢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严重电损伤病人入院后立即采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治疗,并严密观察损伤局部的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肤色泽改变等,并用数值化的方法表达定时记录.[结果]本组30例病人的46个严重电损伤肢(指)体通过以上观察及时发现问题31例次,包括肢体感觉疼痛3例次,肿胀加剧8例次,包扎局部气味异常6例次,包扎松紧和敷料严重污染13例次,皮色改变1例;经及时处理,避免了局部伤情的恶化,病情缓解为终修复赢得了时间和条件.[结论]选用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色改变等护理项目观察严重电损伤早期局部透析治疗是简单有效的,能准确和及时地反映治疗的动态变化,发现问题确保治疗成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的鸭嘴式排气法

    临床输液有时会遇到空气下滑至莫菲氏滴管以下,为了杜绝因输液不慎造成空气栓塞等差错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迅速将莫菲氏滴管以下的空气及时排净.现介绍排除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气的一种简单易行方法.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