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

关键词:手足口病, 心肌损害, 患儿, 护理, myocardial damage, hand, 病毒性心肌炎, 现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 心肌受损, 治疗
摘要:我科于2008年4月24日-2008年7月24日共收治53例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受损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尚不能诊断病毒性心肌炎[1]),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体温单的应用优势与不足及其改进方法

    体温单是医疗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医疗掌握病人病情、指导合理用药、防范医疗纠纷起到决定性作用[1].我院自2005年10月起,启动医院微机联网信息管理系统(中联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了微机化的电子医嘱,在医疗信息的传递、输液卡打印、病人记费、各种数据统计等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很多方便,同时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经过3年探索,在医院网管员及软件公司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1月开始应用电子病历书写和电子体温单、电子处方等.现对我院电子体温单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供同仁参考.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室的防护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行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术后病室的防护措施.[方法]使用德国LB-123多功能辐射探测仪分别在设定的碘[131I]美妥昔单抗介入治疗肝癌术后病人病室内各个位置进行β射线连续监测4 d.[结果]病室内任何位置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辐射影响.[结论]进入病室的人员有必要采取防护措施,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牵引加熏蒸治疗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牵引加熏蒸治疗的疗效比较,总结出牵引加熏蒸较为适用的证型.[方法]选择血瘀型、寒湿痹型和风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各30例,按证型分为3组进行牵引加熏蒸治疗1个疗程,然后对3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结果]3组证型病人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证型病人治疗后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痹型组效果好.[结论]腰椎牵引配合熏蒸对3种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寒湿痹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症状改善显著.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护理

    我科于2008年4月24日-2008年7月24日共收治53例手足口病(HFMD)合并心肌受损患儿(根据诊断标准,尚不能诊断病毒性心肌炎[1]),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1例高龄牙龈癌病人微波辐射治疗的护理

    微波治疗是一种热疗方法,随着热疗技术的发展,热疗可以使被肿瘤侵及颌骨加热而灭活肿瘤细胞,保留颌骨的连续性.近年来热疗在口腔癌的应用主要集中于局部软组织的癌瘤的治疗以及与放疗、化疗的联合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血管重建游离皮瓣移植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医用卡扣式止血器的设计和应用

    止血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临床静脉输液、抽血时常用的止血带为直径0.6 cm乳胶管止血带.此种止血带存在以下不足:止血带为圆柱状,易滑脱,不易扎紧;在止血带交叉打结时,易使皮肤扭曲,使病人感到疼痛;在阻断表浅静脉同时动脉亦被阻断,肢体远端动脉血流减少,导致静脉充盈不良,皮肤发绀;操作繁琐,一次不易扎紧,影响工作效率.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护理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的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又称痛性抽搐,为神经性疼痛疾患中常见者[1].近年来,微血管减压术因创伤小,术后疗效好,面部麻木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逐渐推广[2].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科对108例三叉神经痛病人实施了微血管减压术,现将术前术后的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知识及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系统健康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认知及行为的影响.[方法]将接受调查的乙型肝炎病人116例按奇偶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一系列健康干预,对照组则不进行干预,1年后对两组病人的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病人对疾病认知、遵医行为、疾病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健康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认知水平,促进健康行为,控制病情复发.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1例白血病病人肛周坏死的护理

    中药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使间质纤维化,并直接对痔血管栓塞,使痔萎缩消失.现报告1例白血病合并内痔,错误地将消痔灵原液当成局部麻醉药注射于肛周,导致坏死,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加强坏死部位处理和全身支持治疗,重视心理护理和教育,病人住院36 d痊愈.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多维健康功能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的综合健康状态和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卫生服务的决策过程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的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6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维健康状况评价显示:调查的老年人群精神健康很好、好者比例高,达88.7%,其他依次为社会健康(83.3%)、经济状况(66.5%)、躯体健康(50.9%),日常生活能力优良者比例低,为45.0%.老年人群综合健康状况优良者占36.7%,一般者占45.4%,较差者占 17.9%.[结论]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状况不容乐观,影响老年人综合健康功能的因素为患慢性疾病病种数与疾病主观影响程度,及年龄与文化程度、婚姻和体育锻炼等因素.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肺复张法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

    [目的]评价肺复张法(RM)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方法]对21例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病人行RM治疗2周,观察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指标的变化.[结果]RM前后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动脉血气、呼吸力学各参数变化显著(均P<0.05),CT和胸部X线片证实肺复张.[结论]RM使潮气量增加,肺顺应性改善,脉搏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气道峰压、平台压、气道阻力下降,呼吸做功减少,促进肺复张,且血流动力学未受到明显影响,对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抗生素橡皮塞用于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接口防尘

    中心供氧及中心负压吸引在闲置备用时必须用防尘帽遮罩住氧气输出接口,各医院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我科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抗生素橡皮塞作为中心氧气及负压吸引输出接口防尘帽,方便易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颈椎多节段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orient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47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指导、术前训练、术后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通过477例病人的护理,病人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运用术前和术后科学的护理方法,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功能恢复中至关重要.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侧卧位双囊充气垫在经皮椎间盘旋切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介入治疗是当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病人经皮旋切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时应采取侧卧位,穿刺时脊柱应保持正常生理曲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不同护理措施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状况的改善作用

    慢性肝病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笔者对其睡眠状况、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及改善效果已进行了深入调查和研究[1-4].在此基础上,使用焦虑量表对慢性肝病病人的焦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是否存在焦虑、睡眠障碍与焦虑的关系及不同干预方法对慢性肝病病人焦虑的改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早产儿互动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早产儿互动知识掌握状况.[方法]采用早产儿互动知识量表及方便取样方法,调查上海市4所三级医院新生儿监护室的60名医生和68名护士对早产儿互动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医护人员早产儿互动知识得分为14.21分±2.03分,正确率为71.1%.医生组早产儿意识状态知识得分(3.53分±0.93分)显著高于护士组(2.99分±0.82分)(P<0.05).[结论]新生儿监护室医护人员对早产儿互动知识的掌握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更加重视与早产儿互动,促进早产儿发育支持性照护和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照护.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微量透析治疗严重电损伤30例护理观察

    [目的]报告30例特重度电损伤早期使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成功地避免了截肢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严重电损伤病人入院后立即采用局部微量透析技术治疗,并严密观察损伤局部的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肤色泽改变等,并用数值化的方法表达定时记录.[结果]本组30例病人的46个严重电损伤肢(指)体通过以上观察及时发现问题31例次,包括肢体感觉疼痛3例次,肿胀加剧8例次,包扎局部气味异常6例次,包扎松紧和敷料严重污染13例次,皮色改变1例;经及时处理,避免了局部伤情的恶化,病情缓解为终修复赢得了时间和条件.[结论]选用肢体感觉、肿胀程度、气味,包扎敷料松弛和污染程度以及远心端肢体皮色改变等护理项目观察严重电损伤早期局部透析治疗是简单有效的,能准确和及时地反映治疗的动态变化,发现问题确保治疗成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护理理论与方法对腹膜透析病人的影响,并建立腹膜透析规范化的中医护理干预方案.[方法]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干预+中医情志护理方案+辨证施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腹膜透析专科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情志护理、中医食疗干预方案是可行的.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方法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科常规护理及脑卒中临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即按照运动再学习方案进行康复功能训练,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由同一康复医师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Barthel指数与FMA积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听神经鞘瘤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听神经鞘瘤位于后颅窝脑桥小脑角,发病率约占颅内肿瘤的8%~10%.肿瘤生长特点为沿内听道扩展,出内耳门向脑桥小脑角发展,周围解剖关系复杂,是神经外科较复杂的手术之一.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充分暴露桥小脑角的外、前、上三面及内听道后壁,提高面神经保留率及肿瘤全切率,且损伤相对较小[1].虽然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推广以及高速微型磨钻的普及,手术效果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手术位置较深,手术时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脑干功能,危险性较大,术后并发症严重,会出现中枢性呼吸、心率、血压的改变及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现将106例手术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