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怡蓉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一旦发生则死亡率极高,约占50% [1].我科1989年-2008年共行食管癌根治术112例,胸内吻合术960例,发生吻合口瘘12例,占1.3%,死亡5例.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认为,分析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护理的相关因素,针对性观察病情,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加强营养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预防感染,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现将预防和护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过程中的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胡新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30年来,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广泛用于生理参数的监测、输注药物和血液,特别是用于肠外营养(PN)支持.但是由此而引发的静脉置管相关感染(VCRI)也屡见不鲜.现分析我院2001年4月-2007年3月,16例VCRI.
作者:兰俊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和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科室.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好坏直接危及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1].为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我院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作者:崔超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白质的多部位炎症、髓鞘脱失和胶质瘢痕[1].其病因尚不清楚,在具有遗传易感的个体中,病毒感染、内分泌以及环境因素激发的自身免疫机制可能导致发病.
作者:马巧英;朱丽娜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先天性梅毒也称胎传梅毒,是由被梅毒螺旋体感染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传给胎儿所致,胎儿可死亡或流产.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肝脾肿大、贫血、血小板下降等,病死率25%~30%[1].
作者:侯春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胸腺瘤是胸外科常见的纵隔肿瘤,约35%病人合并重症肌无力.目前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胸腺切除仍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和首选方法[1],其手术难度较大,术前术后管理复杂.围术期护理对保证手术成功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利春英;梁改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个体承受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加大,尤其女性.如果因某种原因引起角色心理行为冲突时,有些女性会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者:贾大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胃管置入是外科护理常用的技术之一,在对清醒病人行胃管置入时, 操作者的动作与病人的吞咽动作常不一致,易致插入的胃管迂曲、打折,引起病人呛咳、哽噎等不适, 增加病人的痛苦.临床工作中我们采用口令式胃管置入法,提高了胃管置入的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静脉穿刺是一种侵袭性的护理操作.随着护理模式和服务理念的转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人们对儿科护理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精.而头皮静脉穿刺往往是病儿家长衡量儿科护士技术水平的关键,也是引发护患纠纷的导火索[1].
作者:吴瑞荣;李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老年尿失禁多是由于排尿肌或神经功能失常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引起的,膀胱丧失了贮尿功能,使尿液不自主流出,常涉及疾病、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发生率较高[1].尿失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给老年病人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
作者:顾怡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康复操对胆道术后老年病人胃肠功能影响.[方法]将91例行择期开腹胆道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45例采用康复操锻炼.[结果]实验组病人在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操对老年胆道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王雅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随着医学科学飞速发展,临床医学分科愈加细化,各专科诊疗技术日渐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并对在相应专科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辅助工作,临床迫切需要能对病情发展变化做出迅速准确观察、判断和处理的专科护士;
作者:邱芙蓉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是指居民凭着自己对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诸方面的理解,权衡自己的经济条件,结合自己对卫生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对所接受的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的综合评价.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居民的满意度测量是社会公认的能客观反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1].
作者:罗芬芳;郭师宇;钟花;唐研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年来临床上多采用传统的前后鼻孔填塞止血,效果并不理想,对鼻腔小动脉出血及鼻腔后部出血不易窥清者采用鼻腔填塞治疗,病人不仅痛苦,而且还会造成鼻腔感染.
作者:刘冬琴;贾梅梅;刘锦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近年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全球每年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起床活动预防并发症是近年来的新趋势.
作者:刘秀红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机械通气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并发ARDS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结果]本组病人经鼻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精心的护理,1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诊断并尽早呼吸机治疗及精心护理可降低本病的病死率.
作者:徐颖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动脉导管未闭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其发病率15%~21%.既往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随着介入封堵器的成熟及封堵材料的逐步完善,经导管介入治疗以逐渐取代手术治疗,成为动脉导管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与其他血管通道穿刺比较,PICC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对生活基本无影响,对放化疗综合治疗的病人不易受放疗部位的限制,避免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张仕碧;江庆华;张海霖;曾万琴;陈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收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病人为主的科室.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病人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病人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拔管[1].
作者:孙桂霞;于兰贞;魏明;荆伟丽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年来,病人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服务和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
作者:唐薇;胡丹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