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梨花;李敏玲;李青芸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作者:朱新青;谢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0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行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两组病人均在出院前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发放生活质量评价问卷,在出院前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出院前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实施系统分段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辉;赵健;朱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深入了解首次行普通肠镜检查的住院病人在围检查期的各种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为病人实施更优质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病人对肠镜检查的依从性.[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对34例首次行普通肠镜检查的住院病人进行了深度访谈,现场录音和笔录,采用Hyper TRANSCRIBE 1.0软件处理音频原始资料,通过ATLAS.ti软件平台,结合Colaizzi分析程序处理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围检查期病人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恐惧、害怕、担心、紧张、焦虑;此期病人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确诊疾病的需要、保障安全的需要、获取信息的需要、角色适应的需要、寻求安抚的需要以及保护隐私的需要;面对肠镜检查时的应激反应有侥幸心理、否认与否定、逃避与回避.[结论]在实施肠镜检查前,应了解病人在肠镜围检查期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完善健康宣教,强化医护技能,适当满足病人需求,纠正负性情绪,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护理,提高病人对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帮助病人顺利完成检查.
作者:周如女;彭幼清;屠庆;施丹;张姬;奚慧敏;徐筠;刘怡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Seminar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在135名本科实习护生中随机抽取90名护生,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名.实验组护生在常规带教方法基础上开展Seminar教学法;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分别在实习1周和6个月时评价其临床实践行为.[结果]在实习6个月时实验组护生在证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应用护理程序、与病人的沟通交流、应用相关学科知识、明确自己的学习需求、明确病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Seminar教学能有效地改善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叶艳胜;崔文香;玄英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寒冷是引起病人不适的一个重要刺激源[1],重症监护室的大多数病人身体状况较差、免疫力低下,生命体征不稳定、自主活动能力受限,甚至运用机械通气维持呼吸,再加上频繁的翻身、治疗等护理操作,使病人的肩背部长期暴露在盖被之外,因此受凉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几率大大增加,进而发生肺部感染及医院感染的几率增加.
作者:吴继萍;田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近年来,种植支抗在正畸临床中正广泛推广应用[1].与传统支抗手段相比,微种植体支抗减少了病人的不适感,可实现对支抗的有效控制,应用安全、隐蔽、疗程短、植入方法简单和价格较低,在我国已迅速普及开展[2,3].
作者:李珩;张安翔;雷逸灵 刊期: 2009年第3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人员不再单纯满足于传统的护理技术,还要具有护理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有效地避免意外的发生.
作者:陈芳;陈进翠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适宜的课程设置.[方法]应用德尔菲(Delphi)法对36名专家进行函询.[结果]专业外语、科技论文写作、医用统计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护理学发展趋势、护理研究、现代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概念分析是护理硕士课程的必修课.[结论]课程设置的研究为中国护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作者:刘蕾;杨晓霞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肠绒毛高度及表面积的影响,为益生菌用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吸收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组(三九全营素+益生菌)、假手术组(正常饮食),于创伤后第3 天、第7 天、第14天取肠黏膜进行检测.通过IMAGE-PRO-PLUS彩色图像分析系统确定肠绒毛的高度和表面积.[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在创伤后14 d内肠绒毛高度显著下降(P<0.01).益生菌组在创伤后3 d、7 d绒毛高度比肠内营养组平均增加了12.6%(P<0.05),创伤后14 d后,肠内营养组与益生菌组肠绒毛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 d,肠内营养组和益生菌组的肠绒毛表面积较假手术组迅速降低(P<0.01);创伤后14 d肠内营养组肠绒毛面积为假手术组的76.2%(P<0.01),而益生菌组表面积达到假手术组的93.0%(P>0.05).益生菌组与肠内营养组比较,肠绒毛表面积在伤后3 d、7 d、14 d分别提高了40.0%、32.0%、21.9%(P<0.05或P<0.01).[结论]益生菌可能通过促进小肠绒毛增生加快肠黏膜的恢复,从而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后小肠吸收功能.
作者:尹华华;于晓燕;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是高危科室,一般收治早产儿、多胎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其他病情危重的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以胃肠道、下呼吸道和皮肤黏膜感染为主[1],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和脑炎.
作者:崔燕;钱敏;刘艳林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改良打开口腔吸痰法在不配合口腔吸痰病人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56例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老年病病人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各28例),改良组使用超声雾化含嘴打开口腔吸痰,传统组使用金属开口器、压舌板打开口腔吸痰.[结果]改良组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低于传统组.[结论]使用超声雾化含嘴打开口腔吸痰法对黏膜损伤较小.
作者:龙何英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安全文化(safety culture)是将文化的所有内涵向以安全为目的的方向推进的一种统一的组织行为及机构内所有人员对待安全的共同态度、信仰和价值趋向[1].病人安全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目标和内容.
作者:胡丹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临床上进行血气分析动脉采血的部位常用的是股动脉、肱动脉和桡动脉.在骨科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由于手术部位在下肢,肱动脉采血与通常的静脉采血相似,老年病人更易选择和接受肱动脉采血.
作者:覃红桂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射频消融技术(RFA)是将一个射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交流电定向导入肿瘤体内进而破坏肿瘤生长的新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使病灶内局部温度升高,使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发生变性、细胞坏死、肿瘤组织灭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徐灿;陈杨;胡桃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为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电子病历质量.[方法]通过建立护理电子病历质量评价标准,全员参与、重点监测和定期质量抽查方式进行检查、督促、反馈、追踪的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管理.[结果]2006年、2007年、2008年全院二级质控的护理电子病历书写缺陷逐年减少(P<0.005),出院抽查合格护理电子病历逐年上升(P<0.005),出院复印的护理电子病历无医患纠纷.[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强化了护理文书质量的环节管理,确保了护理电子病历的书写质量.
作者:梁业梅 刊期: 2009年第34期
临床工作中有许多药物需要微量输液,严格控制滴速.如产前应用缩宫素引产、妊娠合并高血压静脉输注硫酸镁、心力衰竭应用抗心力衰竭药物、小儿输液、危重病人用药等需要将少量液体药物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如何既能定时控制药物用量,又保证药物的佳有效血药浓度,同时方便护士操作,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题.
作者:陈秀俊;陈殿红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护理过程中,金属内套管需每日清洗2次或3次,其清洁一直缺乏便捷、规范的操作方法.临床常用纱布穿过内套管,来回拉动以达到清洁内壁的目的.
作者:姚彩婷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恢复体操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机体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64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在围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恢复体操锻炼,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病人提前(P<0.05);肺部并发症、肩背部疼痛、尿潴留、大便失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恢复体操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丹;柳燕喆;孙跃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体系.[方法]选择国内从事颅脑创伤救护和研究工作10年以上的23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进行3轮专家咨询,确定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的考核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考核指标的权重.[结果]构建了一个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的颅脑火器伤救护虚拟训练软件考核指标体系.[结论]科学设计研究课题、提高专家积极性、保证各步骤按计划实施是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的关键.
作者:舒勤;朱京慈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止痛泵持续定量给药在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行气管切开10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52例)采用麻醉科使用的止痛泵持续气管内滴药,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一次性注射器行气管内滴药间断湿化,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痰痂阻塞气管套管发生率为9.61%,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为5.77%;对照组痰液阻塞气管套管发生率为44.00%,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00%,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为96.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一次性止痛泵定量持续气管内滴药,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的湿化方法.
作者:崔彩萍;卢卫宁;陈小君;谭翱;谭宇敏 刊期: 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