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在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陈小妹;叶辉;林嘉璇;何春悔;陈琼梅

关键词:脊髓损伤, 排尿障碍, 清洁间歇导尿技术
摘要:指导40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或家属掌握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定时观察尿常规、自主排尿能力、残余尿量、并发症和洗手前后细茵培养.36例病人经过3 d~12 d治疗能自行排尿,4例病人出院后仍需清洁间歇导尿;出院时自行排尿病人中34例残余尿量<100 mL,2例残余尿量100 mL~150 mL,治疗期间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提示,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应用清洁间歇导尿技术可促进病人的临床康复.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1例脑室腹腔分流患儿分流管远端自肛门排出的护理

    病例介绍患儿,女,4岁,因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远端自肛门排出2 h,于2007年1月28日由儿科转入我科.患儿3年前因脑积水在我科行右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术后脑积水改善,患儿生长发育正常.

    作者:郭青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消毒供应室环节质量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环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合理进行岗位设置和人员分工,将每个工作流程绘制操作指引图,并定期对照检查、评估、改进.[结果]实施环节质量控制模式前后环节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环节质量控制,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消耗成本.

    作者:宋敏;贾凤琴;胡珊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护理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干后角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以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1].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抑制中枢系统谷氨酸的释放,减少兴奋性递质的毒性作用,延迟病人发生呼吸功能障碍时间和延长存活期.

    作者:曾国香;唐莉;周萍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病人巧用双孔鼻氧管氧疗

    气管切开病人吸氧治疗时,临床上多将一次性使用的无菌鼻氧管的前端鼻塞去掉,将氧气管直接插入气管导管内,用胶布固定,或者在氧气管前端连接一段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软管,将软管插入气管导管内,再用胶布蝶形固定.

    作者:朱娟;刘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改进型双腔气囊肛管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多合并其他疾病,且肛门括约肌相对松弛,因而灌肠液体注入后难以保留,常较快流出,影响灌肠效果.

    作者:张海玲;姜丽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应用人工鼻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鼻在气管切开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将ICU气管切开脱机锻炼病人59例,随机分为两组,32例采用人工鼻方法进行气道护理,27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气道护理,观察两组病人血气分析、气道湿化效果、每日气道护理所需时间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人工鼻组病人日均护理时数、肺部感染率、呼吸、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道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鼻用于气管切开病人人工气道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法.

    作者:杜春艳;栾敏;刘长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医康复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病人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发病率为0.3%~1.0%,致残率为70%~80%.

    作者:杨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层流手术室连台手术的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区域,加强手术室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院内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空气洁净手术室已经得到普遍运用,它不仅可以保证手术过程中空气的动态循环,也大大缩短了连台手术的消毒时间.

    作者:何玲娟;黄玮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1例胸腹联体婴儿的护理

    连体儿为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发生率为1/5万~1/8万[1].我院于2007年4月27日剖宫产一胸腹联体女活婴,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韩彩清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0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多数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结论]手外伤修复病人给予针对性护理后能积极配合麻醉和手术.

    作者:李雪萍;梁小玲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新型多功能坐厕椅的研制

    坐厕工具是家庭及住院病人的常备物品.考虑到特殊人群的实际需要,坐厕工具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目前坐厕工具多为可折叠式的凳子及带便盆的椅子,功能单一,在使用时受到较大的局限.

    作者:周江红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透析针头拔出方法的改进

    血液透析结束后,用常规方法拨出针头,有时会引起针眼处渗血,改进拨针方法可有效预防针眼处渗血.

    作者:杨金荣;席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口服别嘌醇致剥脱性皮炎病人的护理

    别嘌醇是治疗痛风的首选药物,其化学结构与次黄嘌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次黄嘌呤氧化酶,使次黄嘌呤不能氧化成黄嘌呤,故能降低尿酸生成,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酸增高[1].

    作者:胡瑜;周建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推按运经仪预防内镜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推按运经仪预防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病人胆囊结石的复发效果.[方法]将68例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治疗组术后采取推按运经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治疗3年后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结果]治疗组胆囊壁变薄,胆囊收缩功能明显增强,且无结石复发,对照组有2例结石复发.[结论]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后采用推按运经仪治疗,能减轻胆囊壁炎症.增强胆囊的收缩功能,有助于预防胆囊结石的复发.

    作者:王德萍;黄雪芬;侯晓慧;李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近年来采取的新的治疗手段,经皮股动脉穿刺选择子宫动脉栓塞而达到治疗目的,较手术切除子宫肌瘤或肌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病人痛苦小、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李敏;蔡毅燕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碘伏封包治疗足癣疗效观察

    足癣是皮肤癣茵、酵母样茵和非皮肤癣茼性丝状真菌所致[1],发病率高,且病情易反复,严重者可致感染或诱发癣茵疹.威科自2006年7月-2007年5月采用碘伏封包治疗足癣3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守华;何雪琳;朱晓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对10例在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病人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的透析模式,以干预前自身常规血液透析作对照,观察血流量、超滤量、透析中血压和透析后血压.[结果]治疗组透析低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血流量和超滤量明显增加(P<0.001);透析后2 h、3 h、4 h治疗组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须药物干预.[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可调钠可有效预防透析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效率.

    作者:刘金凤;何小舟;姚克勤;缪立英;王惠;许贤林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由于外胚层发育不良而致皮肤及皮肤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毛发等)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出生后出现皮肤角化过度,色素沉着,汗腺、皮脂腺、黏液腺等发育不良,以及毛发结构和分布异常,牙齿发育不良,部分可伴有神经发育异常.

    作者:彭艳;任香娣;刘伟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肝癌病人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的护理

    粒子植入术是将放射性125 I永久植入人体内近距离照射杀伤肿瘤组织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它与传统放疗相比具有靶器官定位精确、持续照射时间长(有效时间180 d~240 d)、疗效高、放射能量完全利用、病人损伤小、无痛苦、生活质量高、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刘益群;董惠娟;李小燕;张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护士长自我效能与领导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长领导行为现状及其与自我效能的相互关系,为正确评价、选拔和培养护士长提供心理学方面的实证.[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医院领导行为评估表时太原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83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长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为29.40分±3.37分,工作绩效(P)、团队关系(M)职能得分分别为35.26分±4.08分和33.87分±6.01分,高工作绩效高团队关系、高工作绩效低团队关系、低工作绩效高团队关系和低工作绩效低团队关系4种领导类型分别占14.5%、21.7%、24.1%和39.8%,护士长的自我效能与领导行为呈正相关.[结论]加强护士长心理学和科学管理知识培训,提高自我效能,有助于护士长采取积极的领导行为.

    作者:宁卓慧;杨辉 刊期: 2008年第1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