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兰
目的:加强炎性肠梗阻病理生理特性的认识,掌握其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1999年3月至2009年5月十年间收治的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分析其临床生理特性和治疗方法.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得以恢复,无一例中转手术.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以其复杂的发生机制,决定其特有的临床特性.应以非手术治疗为原则.
作者:张宗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神经内科的昏迷、休克等重症病人因排尿失去意识或不受意识控制,常常留置导尿管,记录他们的尿量,同时保持病床干燥不被污染,便于护理.但可能导致感染、渗漏等问题.合理的护理,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护理的质量.
作者:高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护理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腹泻患者.跟据治疗办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中医组和两医组三组.观察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西医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中医组50例,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并对三组治疗的综合疗效以及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的综合疗效和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相比单纯的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方法,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伍成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长效酰胺类局麻药,麻醉效果确切,心脏和神经毒性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起效时问较长.芬太尼是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副作用小等优点.本研究拟评价下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作者:徐晶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对外固定支架治疗足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3月来我院门诊治疗的14例足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常规的麻醉和消毒处理,并安装了成人足三维矫形双边外固定支架,在保持针孔附近皮肤清沽的同时每月返院进行拍片复查.结果:全部病例在5个月之内骨组织基本愈合,经放射性检查可见足舟骨密度降低,厚度恢复,骨化中心增大,可见骨小梁影.随访时间为1.5~3年,未见一例复发.结论:外固定支架在对足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保证患者健康、加快疾病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爱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的具体监护措施.方法 通过调整患者心理,为其建立合理的膳食模式,适当增加患者体育活动,为其定期测量血压,斤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给予调整,以预防血压反跳,为患者建立一个完整、系统的血压监护体系.结果 病人的病症得到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了病人病情,增进了病人的健康,提高了老人的健康水平.结论 医疗室对出院高血压病人的血压监护是非常必要,十分有效,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作者:林丽香;朱粉趖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心力衰竭(心衰,CHF)是指由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肌收缩力减弱和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CO)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导致器官和组织灌流小足,同时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表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常规治疗,心衰不见好转,甚至还有进展者,但并非心脏情况已至终末期不可逆转者.顽同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顽固性心衰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因病施治,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满意疗效.本文对本院几年来顽固性心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顽固性心衰的认识和治疗策略.
作者:王慧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了解肿瘤科中药的用药特点和用量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门诊肿瘤科的中药处方426张,对处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共使用了18种功效的中药,使用频率居前3位的分别是补虚药、清热约和利水渗湿药;药物使用频率≥5%的中约有59种,居前3位的依次是黄芪、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处方中药味数多的在10~20味之间,占87.09%.结论:中药治疗肿瘤疾病主要通过扶正固本与清热解毒的联合运用,辨证论治,配伍其他中药,合理用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于军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润肠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试验组46例,对照组51例.试验组采用益气润肠方煎服,对照组采用两沙必利口服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长期疗效.结果:益气润肠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达95.65%,优于对照组;主要症状积分治疗3个疗程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例治疗结束3月后随访,治疗组积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润肠方治疗虚证便秘有治愈率高,长期疗效好,副作用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许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或脑实质的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因为有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血管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高血压、脑动脉痉挛、血液病等,发病前多有情绪激动、咳嗽等诱因.各年龄均可发病,好发于30-60岁.
作者:卢孟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是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1]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幻莫测.该病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多以暗示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作者:史志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临床疗效研究和安全性,方法:将2008年9月~2010年8月,选取我院普外科腹股沟疝气患者8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后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上,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复发率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操作仔细,解剖清晰,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向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总结了7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
作者:高丹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病情及早得到控制,对患者的健康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陈艳;李秀兰;许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含量情况,为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134例健康孕妇和49例健康非孕女性血清标本,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健康孕妇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4例健康孕妇血清七项生化指标的改变属于正常妊娠过程中的生理现象,其指标含量范围的确立对于孕期保健工作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玲玲;薛爱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组织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2%,临床上并不少见,预后较差,,笔者从恶性淋巴瘤病因病机及病势演变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对传统的治疗恶件淋巴瘤早期以祛邪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专主扶正的治疗观念提出异议,探索中医临证治疗此病的新思路.提出早期重视扶正补虚,放化疗手术期多用调和之法,缓解恢复期重视祛痰化瘀的证治观念.
作者:毋子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中单用肾上腺素或联合血管加压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首剂肾上腺素1 mg及血管加压素40U静脉推注.如心电未恢复,2组患者均每隔5min重复给药,直到自主循环恢复.观察自主循环恢复情况、24h及出院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75.00%、(8.6±2_3)min,对照组分别为52.50%、(18.8±4.5)min,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2组患者的24h存活率、出院率比较,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CPR中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率和时间明显优于单用肾上腺素,24 h和出院存活率亦高于单用肾上腺素组,近期效果显著.但由于随访所限,长期复苏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马若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外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2月-2009年2月我院收治的20例严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治疗效果.本组全部病例均为急诊手术.严蓖肝组织毁损行肝叶切除10例,其中非规则性肝叶切除5例,规则性肝叶切除3例.非严重的肝破裂处均以间断缝合修补,对于间断缝合后仍有出血者1例采取右肝动脉结扎,1例采取肝脏周围纱布填塞止血.合并门静脉、胆总管损伤采取修补.结果:本组患者治愈18例,死亡2例,2例均死于严重刨伤伴出血性休克.结论:及时手术,确切止血及正确的手术方式是严重肝脏外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新锋;杨拥;丁俊理;魏建彬;曾志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利用嵌合荧光标记,建市了用于ftsK基因表达水平解析的两步法实时定量PCR.利用该方法对ftsK基因在感染鸡体内的表达水平进行了解析.结果 表明,相对于体外培养,APEC E058株ftsK在鸡体内的表达上调了23.57倍.
作者:徐晓静;赵李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26例来我院普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分析得之,126例外科手术患者中有9例存在切口感染切口,其感染率为7.14%.经对比发现,其手术时间较长、患者年龄过高以及住院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是普外科手术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易引起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各种不良因素,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周杰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