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热疗法缓解静脉输液疼痛的效果观察

李玉娟

关键词:应用, 热疗法, 静脉输液疼痛, 药物浓度, 输注速度, 输液部位疼痛, 护理技术操作, 病人, 复方氨基酸, 治疗效果, 输液操作, 临床工作, 静脉输注, 液温度, 氧化钾, 抗肿瘤, 抗生素, 舒适, 报告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输注某些药物(如10%氧化钾、复方氨基酸、某些抗生素及抗肿瘤等药物),或输注液温度低,或输注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时,会使病人感到输液部位疼痛,并产生不良情绍,甚至对输液操作产生恐惧,情况严重时病人不能顺利完成输液,影响治疗效果.为了缓解静脉输液疼痛,使病人感到舒适,我科采用了热疗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非概率抽样法抽取长春市两个社区,采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对社区内48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人生活质量4个领域得分中等;生活质量自评得分较高;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和疾病等均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春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整体生活质量中等;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章旭玲;高玉霞;邢沈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造口治疗师的发展

    造口治疗师(enterostmal therapist ET)是指负责腹部造口的护理、预防及治疗肠造口并发症,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与肠造口有关的咨询服务和心理护理,以使病人完全康复为终目的的专业护理人员[1].18世纪下半叶以前,由于严重的并发症--感染,肠梗阻手术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因而很少有人愿意冒险为病人施行这一疗法.1776年,法国外科医生Pilore在为一个肠梗阻的病人试行了多种治疗手段如导泻法、扩张术以及汞治疗法失败后,为保全病人的生命改行结肠造口术.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妊娠晚期孕妇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研究孕妇妊娠末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96例妊娠末期孕妇及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睡眠质量、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调查对比分析;将存在睡眠障碍的孕妇分成心理护理干预组和一般护理干预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睡眠质量的改变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孕妇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孕妇有睡眠障碍者在HAMA总分、躯体性焦虑分及HAMD-17总分、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因子分均较无睡眠障碍者高(P<0.05);孕妇有睡眠障碍者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其PSQl中睡眠质量、睡眠紊乱、日间功能评分和总分均有所下降(P<0.05),且心理护理干预组与一般护理干预组比较,第一产程和潜伏期缩短,产后出血少,新生儿阿氏评分高(P<0.05).[结论]孕妇在妊娠晚期存在明显的睡眠障碍和情绪问题,睡眠障碍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相应的心理护理可以改善其睡眠障碍并有利于分娩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张炜霞;陈洁;汪立梅;张磊晶;郭晶;庄严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病知信行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南山牧区哈萨克族人群高血压病护理防治对策.[方法]采用自身和两组对照的、综合干预的类实验设计,随机整群抽取乌鲁木齐南山牧区甘沟乡4个村的18岁以上常住哈萨克牧民1 832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干预牧区实施连续8个月的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的高血压病综合干预.[结果]干预牧区人群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由11.9%提高到60.0%、信念形成率由13.8%提高到57.3%、行为形成率由14.0%提高到34.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改变.[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干预牧区人群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

    作者:张庆华;代亚丽;夏慧玲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兔耳静脉化疗性静脉损伤防护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免耳静脉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建立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免耳静脉模型,分为几丁糖组、硫酸镁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后48 h、7 d取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评价静脉及周围组织的病理损伤及愈合情况.[结果]几丁糖组可降低化疗性静脉损伤程度,加快愈合过程,其防护效果优于硫酸镁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医用几丁糖对化疗性静脉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作者:宋向阳;李武平;王宇;王映梅;张敏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产科责任主管护师夜间值二线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责任主管护师夜间值二线班的临床效果,不断提高产科夜间护理质量.[方法]责任主管护师3名,轮流负责产科夜间二线值班,给予值班护士业务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结果]责任主管护师夜间值二线班,能降低夜间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尿潴留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及低血糖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结论]责任主管护师夜间值二线班能缓解年轻护士值夜班的工作压力,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产科夜间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关晓辉;王自兴;王翔燕;李江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应用热疗法缓解静脉输液疼痛的效果观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静脉输注某些药物(如10%氧化钾、复方氨基酸、某些抗生素及抗肿瘤等药物),或输注液温度低,或输注速度过快,药物浓度过高时,会使病人感到输液部位疼痛,并产生不良情绍,甚至对输液操作产生恐惧,情况严重时病人不能顺利完成输液,影响治疗效果.为了缓解静脉输液疼痛,使病人感到舒适,我科采用了热疗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娟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日本医院护理工作见闻及体会

    2007年11月7日-11月15日,我们非常荣幸地被医院派往日本进行短期的研修访问,虽然在日本学习交流的时间只有短短1周,但却受益匪浅.我们按照事先预定的研修计划先后访问了北海道社会保险病院、札幌医科大学附属病院、东京圣路加国际病院3所医院,得到了日本同行们的热情接待和欢迎.

    作者:肖岷;杨玉欣;张秀云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本科护理学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为适应本科护理学教材发展需求,构建本科护理学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选择有本科护理学教材编写或管理经验,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57名,采用德尔斐法(Delphi tech-nique)进行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指标;根据专家对各指标的赋值情况,运用专家排序法原理设置指标的权重.[结果]构成框架为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本科护理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专家赋值均满足均数>3.50分,满分比>0.20,变异系数<0.25,专家意见达成一致.4个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0.27、0.31、0.22、0.20.[结论]构建了科学可信的本科护理学专业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本科护理学教材质量提供了决策依据.

    作者:刘晓红;段志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描述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病人的社会参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对110例直肠癌Miles术后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社会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定,探讨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结果]结肠造口病人在社会参与的工作情况、夫妻关系、自理状况、家庭外的社会活动、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及对将来的计划性方面达到正常的比例低于半数,影响社会参与的因素为年龄、经济状况、术后时间、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疾病应对方式.对方式.[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社会参与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以改善结肠造口病人社会参与状况.

    作者:周金娜;刘焕巧;刘丽君;牛俊;张崇菊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血糖检测中采血针深度与疼痛的研究

    血糖监测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是在疾病的治疗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例糖尿病病人都需要依靠血糖监测来了解自身病情的控制与发展情况.可是密集的血糖监测给每例糖尿病病人都带来了很多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对针刺时疼痛的恐惧使很多病人拒绝正规的血糖监测.作为内分泌护七在安慰和鼓励病人配合治疗的同时寻找能减轻病人痛苦的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通过调节采血针的深度使血糖监测时病人的疼痛感减轻,缓解心理压力,使病人更愿意接受血糖监测,病情得到理想的观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毛志红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介绍一种简易鼻饲管夹闭方法

    临床肠内营养病人长期经胃管鼻饲饮食,在鼻饲过程中如需再次抽取饮食,为防止胃管内食物反流外溢,传统方法是护士一手反折胃管另一手抽吸,或者用止血钳夹闲鼻饲管近端进行.该方法不仅操作困难,而且反复钳夹可损坏鼻饲管管壁,导致重置胃管,增加了病人痛苦.通过在鼻饲管上安装使用输液调节器,简化了操作,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从2003年-2006年五种护理期刊引文分析护理人员文献利用进展情况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人员利用文献的情况.[方法]对2003年-2006年<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护理学杂志>所载论文引用文献数量、类型、语种等进行统计,计算普莱斯指数和半衰期.[结果]五种护理期刊有引文的论文教数量、平均引文量、引文语种以中文为主,占79.77%(其中护理类论文占52.48%,医学类论文占45.63%,其他占1.89%);外文引文占20.23%.期刊引文高峰时间为3年~4年,图书为4年~6年;普莱斯指数分别为58.40%、57.71%、59.96%、60.14%,平均为59.40%.[结论]我国护理人员引用文献的能力较以往有明显提高,五种护理期刊作者对近期文献引用率高,可仍需要提高获取国外文献的能力.

    作者: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王益锵;吕佩;李娜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在癌性腹水引流中的应用

    癌性腹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难以控制,是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方法是多次腹腔穿刺.反复穿刺既造成腹水渗漏和感染,又费时费力,增加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2007年9月以来我科利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腹腔进行癌性腹水引流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国华;杨玉欣;龚钰清;刘莉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加支架术的护理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加支架术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加支架术,可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恢复其血液灌流,抢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成功率达90%以上.我院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病人行PTCA加支架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于志平;金丽华;张宝玲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视网膜初次及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对85例视网膜脱离病人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分别两两比较初次视网膜脱离病人家属、曾在我院手术的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和曾在其他医院手术的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焦虑、抑郁和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焦虑、抑郁状况均较视网膜初次脱离病人家属严重.[结论]视网膜再次脱离病人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加强正确引导.

    作者:吕兰存;王红霞;侯红艳;王运仓;赵淑玲;靳丽华;刘影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鲜梨汁预防下肢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饮用鲜梨汁对下肢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79例创伤后24 h内入院、伤前无肠道器质性病变、无排便异常、下肢骨折卧床时间≥10 d的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40例,对照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入院第2天给予鲜梨汁150 mL饮用,每天2次,连续10 d,记录病人每天排便情况,根据罗马标准判断有无便秘.[结果]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60.0%(24/40),实验组便秘发生率为20.5%(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用鲜梨汁对预防下肢骨折卧床病人便秘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胜琼;全小冬;邓若清;龙巧仙;梁玉初;朱华燕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风险管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老年病人康复过程的效果评价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康复护理过程可能引发的意外事件,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照组60例老年AMI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老年AMI病人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病人意外事件的发生和对康复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活动后心绞痛发作、无痛性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康复知识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老年AMI病人康复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和风险管理能提高病人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程云清;陈凌;戴红霞;吴桂兰;朱晓凤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化疗药配制的安全防护管理

    护士在配制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将直接接触大量的化疗药物,一些药物成分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经口或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低剂量化疗药物,可导致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1].

    作者:黄敏;江庆华;周俐 刊期: 2008年第28期

  • 现代物流理念在手术室骨科植入物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解决手术室在骨科植入物和外来进口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现代物流管理中精益管理方法,将骨科内植入物假体在手术室备货储存及进口骨科器械进行存放备用的方法,通过设定科学的初始化库存量,良好的目视管理化,有效的计算机条码跟踪管理,加之及时把握拉动和响应时机等一系列措施,通过不断的循环改进,使手术室内植入物流通优化,保持了低库存量、小占地空间,减少不必要的搬运,降低物品过度储备,减少了医院有限的资金和人力的浪费.

    作者:王晓宁;施莺莺;庞源芳 刊期: 2008年第2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