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人重睑术的护理配合

周春梅

关键词:老年人, 重睑术, 护理配合, 生活水平, 老年病人, 年轻人, 心理, 手术, 生理, 年龄, 技术, 安全
摘要:随着重睑术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通过重睑术达到使眼部更年轻、传神的人越来越多[1],因其安全有效,也日益受到许多老年人的青睐.自2003年来,我科对165例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进行了重睑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相对年轻人重睑而言,老年人因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其重睑术具有特殊性.其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泵针头固定处局部皮肤的护理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先进手段,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1].我国糖尿病病人近年来也逐渐接受这种治疗方法.我院内分泌科1998年-2004年先后为32例病人进行了胰岛素强化治疗,其中长期带泵治疗者有8例,这8例在带泵治疗期间有3例发生过局部皮肤化脓、感染、硬结等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科从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10例长期带泵者从技术指导到家庭随访等全方位的皮肤护理,效果良好.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卫艳玲;王菊子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师范院校大学生艾滋病教育的现状调查

    艾滋病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的艾滋病感染和发病率呈抛物线上升趋势,形势非常严峻,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师范院校学生是青年学生中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未来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在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当前师范类院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高校艾滋病教育现状,探讨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在高校中开展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对某师范院校在校大学生展开了调查研究,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陆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从国内文献发表看质性研究在护理中的应用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而护理和医学一样,长久以来主要利用量性研究方法来研究护理现象,可以说,量性研究是护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但仅靠量性研究方法来充分理解整体的人与人的健康护理需求要受到很大限制.日前,护理研究人员已逐渐开始了解质性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研究,为此,本文从发表的文献入手,分析我国近几年在护理领域进行的质性研究.

    作者:丁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配合

    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幼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早进行干预,减少听力损伤对婴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我院自2005年开始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现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李春岩;袁彩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28例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也是小儿就诊的重要原因,不论发热程度,均需带患儿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儿家属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而护士往往是只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退热等治疗和实施各种护理,却忽视了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此,我院对328例发热患儿的家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富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4 536例女性不孕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

    不孕(育)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一种生殖无能状态,其定义为夫妻同居两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能妊娠者[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女性不孕症病人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心理压力[2].心理因素和不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不孕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消极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2].所以,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我中心1999年-2006年5月收治的女性不孕病人4 536例,通过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荆秋荣;朱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监护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严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临床研究表明,约90%的病人胸腺有病理改变,一旦确诊,应尽快做胸腺切除[1].术后易并发肌无力或胆碱能危象.2002年5月-2006年1月我院对38例术后病人进行了严密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加强供应室的全程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各类无菌器械、敷料及物品的供应.其管理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医院和护理质量,甚至病人的生命安危,确保各类无菌物品的质量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核心.因此,我院从2003年上等级医院开始,严格按照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认真加强对供应室工作中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两年来在实践、探索中对供应室质控管理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满足临床各科室需要上起到了保障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月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显微激光治疗喉部疾病并发症的护理

    通过分析和总结21例在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显微激光治疗喉部疾病麻醉恢复期发生的出血,呼吸、循环不稳定,躁动等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措施,认为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是使病人安全渡过全身麻醉恢复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莹;陈燕茹;温济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人重睑术的护理配合

    随着重睑术技术的日臻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通过重睑术达到使眼部更年轻、传神的人越来越多[1],因其安全有效,也日益受到许多老年人的青睐.自2003年来,我科对165例年龄在5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进行了重睑术,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相对年轻人重睑而言,老年人因心理及生理的特点其重睑术具有特殊性.其中良好的护理配合对保证手术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将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周春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未知病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多克隆B细胞活化和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狼疮性肾炎(LN)是SLE的主要并发症,已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类型之一,预后与病理类型及有无间质受累等因素有关.LN病人若能争取及早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保护肾功能,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1-3].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对12例LN病人进行环磷酰胺(CTX)冲击加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王新婷;叶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持续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是管理者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是新时期医院发展的阶梯和动力,是提高护理质量重要手段和保证.督促→检查→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推动护理工作.现就近几年的护理工作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黑莲芝;李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介绍一种气管切开术后简易护理装置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为渡过危险期,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防止脑缺氧,往往需用行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气道因失去上呼吸道对空气的过滤、清洁、加湿作用[1],进入下气道的气体温度、湿度降低,造成气道干燥,气道内分泌物干结在纤毛上,使纤毛运动能力丧失,分泌物不易排出而阻塞管腔,影响通气功能,导致气管抗感染能力下降,细菌侵袭力上升[2],易出现肺部感染,给护理造成一定困难.在实践中经反复探索与改进,使用自制简易护理装置,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伊宝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门诊中心注射室因病施教输液法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已成为现今护理工作的主流,而门诊治疗的病人略显欠缺.没有健康教育的护理不能称其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工作中应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相结合,促进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促进人体的健康[1].我科2006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因病施教输液法对连续治疗的106例病人进行输液,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海静;秦晓冬;江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低,尤其GardenⅢ,Ⅳ型不愈合率40%[1]. 故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恢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总体生存质量.然而,良好的术后效果,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因此,将早期训练指导引入护理工作中,使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云花;郝玉琴;宁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中药物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目前治疗措施主要是联合化学疗法.治疗剂量既要个体化,又要足够强烈,以达到骨髓抑制,才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但大多数药物都有毒副反应,有的还有心脏毒性.所以在治疗白血病过程中,药物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特别重要.现就其介绍如下.

    作者:苟香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饮酒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影响的临床观察

    破伤风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可以预防的[1].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 TAT)是破伤风类毒素免疫马的血浆经胃酶消化后用盐析法制得的液体或冻干抗毒素球蛋白制剂,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然而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因此在临床使用前应做TAT皮试,准确判断TAT皮试结果至关重要.若皮试阳性需采用脱敏注射,注射后引起的过敏反应给护理人员及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与烦恼,严重时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对324例外伤伴饮酒的病人做TAT皮试临床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用成人教育理论指导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健康教育的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达到佳健康状态,它不仅是连接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用于临床[1].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病人终身面对,目前在高血压病人的教育上,仍以单向的卫生宣传为主,知识传播没有结合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高血压病人康复到应有的健康水平,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探讨一种适合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现代成人教育理论认为指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应该是一个合作关系,应建立有效的学习环境,强调学习必须结合个人的意愿与需要[2].现就依据成人学习特点,运用成人教育理论指导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通过1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和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陈娴洁;王秋韵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的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个性特征,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 L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qtyle questionnaire, S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对46例广泛性焦虑症病人(观察组)和46名健康自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事件数、总LCU值、负性事件数及负性事件LCU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评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EPQ的N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其他因子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广泛性焦虑症病人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面对压力情景时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且多具有神经质个性特征,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作者:朱凤玲;曾昭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药液头皮外渗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静脉输液见效快,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药液外渗,引起病人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为研究2%酚妥拉明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对60例静脉输液外渗分组观察对比,分析2%酚妥拉明湿敷与常规热敷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影;陈小青;杨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