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窦内窥镜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贾永芷;康瑞英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 术后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nasal cavity, 内窥镜手术, 纸样板损伤, 预防并发症, 视神经损伤, 脑脊液鼻漏, 慢性鼻窦炎, 组织损伤, 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生理功能, 颅内感染, 眶内血肿, 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复发率低, 病情变化
摘要:鼻窦内窥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具有组织损伤小、良好保存鼻腔生理功能、复发率低的优点,是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一次飞跃.但仍有一定的风险,甚至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1].如纸样板损伤、脑脊液鼻漏、眶内血肿、视神经损伤、颅内感染等.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责任心,对病人术后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严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真正做好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 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共进行鼻窦内窥镜手术251例.现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诱导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观察

    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周以内因疾病、防止先天性畸形儿出生、遗传病及未婚妊娠等原因而采用人工终止妊娠的手术,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方法[1].为了解除孕妇在手术中的痛苦,临床上用异丙酚静脉药进行无痛人工流产.异丙酚是一种新型超短效静脉催眠药物,在异丙酚麻醉下进行人工流产手术期间,病人处于无意识状态,表现为多梦.但噩梦时病人易躁动不安,影响手术操作及病人的安全.为此,我科自2004年3月-2005年2月对100例无痛人工流产病人静脉注射异丙酚进行心理诱导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夏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从国内文献发表看质性研究在护理中的应用

    根据认识论的观点,科学研究方法可分为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而护理和医学一样,长久以来主要利用量性研究方法来研究护理现象,可以说,量性研究是护理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但仅靠量性研究方法来充分理解整体的人与人的健康护理需求要受到很大限制.日前,护理研究人员已逐渐开始了解质性研究,并开展了相关研究,为此,本文从发表的文献入手,分析我国近几年在护理领域进行的质性研究.

    作者:丁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重症肌无力胸腺摘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监护

    重症肌无力是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严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临床研究表明,约90%的病人胸腺有病理改变,一旦确诊,应尽快做胸腺切除[1].术后易并发肌无力或胆碱能危象.2002年5月-2006年1月我院对38例术后病人进行了严密监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迪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育龄期糖尿病病人对口服避孕药物了解程度的调查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糖尿病人群正趋于低龄化,育龄期糖尿病病人的避孕措施的选择往往影响血糖控制,许多育龄期糖尿病病人因不了解口服避孕药物可引起血糖升高,而只考虑其安全方便的优点,多采用口服避孕药物避孕,造成血糖控制不理想,影响治疗效果.据此对85例育龄期糖尿病病人进行口服避孕药相关知识调查,以分析育龄期糖尿病病人避孕现状,帮助广大育龄期糖尿病病人了解采取有效地避免血糖升高的避孕措施,以提高这一人群的生活质量.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刘笑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体会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日渐增高.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愈合率低,尤其GardenⅢ,Ⅳ型不愈合率40%[1]. 故需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恢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总体生存质量.然而,良好的术后效果,需要高质量的护理.因此,将早期训练指导引入护理工作中,使股骨头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云花;郝玉琴;宁桂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治疗社区模式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社区(therapy community,TC)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戴托普发展起来的一种能有效治疗和帮助药物滥用者戒毒的康复模式[1].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 reat ment,MMT)MMT要求海洛因成瘾人员每天到指定地点,在工作人员监督下口服一定剂量的美沙酮,从而减少非法毒品的使用和相关高危行为的发生.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持续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持续质量改进是管理者的一个永恒的目标,是新时期医院发展的阶梯和动力,是提高护理质量重要手段和保证.督促→检查→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推动护理工作.现就近几年的护理工作实践总结如下.

    作者:黑莲芝;李琛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门诊中心注射室因病施教输液法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已成为现今护理工作的主流,而门诊治疗的病人略显欠缺.没有健康教育的护理不能称其为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临床工作中应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医疗护理相结合,促进病人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促进人体的健康[1].我科2006年1月-2006年6月采用因病施教输液法对连续治疗的106例病人进行输液,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海静;秦晓冬;江瑞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4 536例女性不孕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

    不孕(育)是一种特殊的疾病,是一种生殖无能状态,其定义为夫妻同居两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未能妊娠者[1].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女性不孕症病人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心理压力[2].心理因素和不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不孕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消极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2].所以,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我中心1999年-2006年5月收治的女性不孕病人4 536例,通过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荆秋荣;朱爱玲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康复护理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6%,如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当将遗留脊柱后凸畸形和慢性腰痛.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临床上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也相应增加.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脏器功能出现衰退,并发症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因此,加强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的康复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老年单纯性胸腰椎屈曲型压缩性骨折病人16例,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玉萍;于静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口罩的发展及应用

    无论对于医护人员还是病人抑或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口罩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用物.它体积不大,没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也没有复杂的操作程序,但在对抗类似暴发于2003年的急性严重呼吸综合征这种灾难性疾病过程中,却阻挡了企图征服人类的肆虐病毒的前进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挽救了人类的生命,也维护了人类的尊严.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辅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突发性耳聋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降至低点,伴有耳鸣及眩晕,发病机制不明确,但大多数病人有过劳累、精神抑郁、焦虑状态、情绪激动等表现[1].发病后,因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对病人的心理产生更严重的影响.近年来,我院对突发性耳聋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了心理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晓庆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香港特色护理介绍及启示

    香港的护理从医院到社区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延续医疗护理体系,笔者于2003年受香港护士基金会姚瑞棠主席的邀请,赴香港参观学习,感受很深.现将香港护理的一些特色介绍如下.

    作者:杨辉;康风英;邱玉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423例武警部队官兵意外伤害分布特点及防护对策

    军事训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是和平时期部队担负的主要任务[1],意外伤害是军事训练中常见的伤害,训练中意外伤害的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官兵健康和完成训练任务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部队战斗力,指导官兵正确地进行自我防护,我们对武警部队部分官兵2005年意外伤害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雅平;李艳菊;周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眼科特殊检查方法.该项技术是通过静脉注射荧光素在眼内血液循环时所发出的荧光,利用装有特殊滤光片组合的眼底照相机,真实地记录眼底情况的动态变化,并可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直接观察到眼底脉络膜血管病变的部位或荧光渗漏的时间,并可与视网膜血管荧光显影所在组织中的不正常分布,互相对照分析,找出眼底病变的部位、程度、性质,所以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发达国家已将FFA检查列为眼底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作为眼底病检查一种重要手段,能为医生及时准确的做出诊断提供帮助,并指导医生的治疗,在检查过程中,偶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我科也开展了这项新技术,对150例病人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中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现将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护理及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周祖密;曾登芬;邓文蓉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药液头皮外渗患儿的临床护理分析

    静脉输液见效快,是临床上常见的给药途径.但由于各种原因的药液外渗,引起病人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为研究2%酚妥拉明外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效果,对60例静脉输液外渗分组观察对比,分析2%酚妥拉明湿敷与常规热敷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小影;陈小青;杨素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胃肠道大手术后病人饮食安全管理记录表的设计与应用

    合理的饮食指导是保证病人术后营养供给,减少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并发症[1],促进切口愈合的有效措施.临床上常由责任护士进行口头饮食宣教,但不遵饮食医嘱进食,饮食不合理而致病人术后营养不良、腹胀等现象,影响病人康复.针对这一问题,自行设计普外科胃肠道大手术后饮食安全管理记录表,对大手术后病人不仅进行细致的饮食指导,并密切观察记录,经51例应用,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舒亚花;吴鸿珠;叶红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分析

    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一次性输液器推广使用带来的方便,静脉输液已成为治疗、检查、诊断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输液发热反应是临床输液中常见的一种反应[1],不仅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也会影响医疗质量,引发医患纠纷.我院曾10 d内发生不典型输液热源反应37例,这在我院历史上也属罕见.为尽快查找原因,我们运用检验、排除、统计、分析,临床试验性停药等方法,查出了本次输液热源反应的原因,现将追踪调查分析过程报道如下.

    作者:季东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护理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未知病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多克隆B细胞活化和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为主要发病机制.其病变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狼疮性肾炎(LN)是SLE的主要并发症,已成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类型之一,预后与病理类型及有无间质受累等因素有关.LN病人若能争取及早肾活检,了解病理类型,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保护肾功能,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1-3].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科对12例LN病人进行环磷酰胺(CTX)冲击加中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王新婷;叶新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 328例发热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小儿发热是儿科常见的症状,也是小儿就诊的重要原因,不论发热程度,均需带患儿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儿家属紧张不安、焦虑、恐惧,而护士往往是只执行医嘱,观察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退热等治疗和实施各种护理,却忽视了对家属的心理护理,在此,我院对328例发热患儿的家属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富英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