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张国瑞;戚庆炜;胡惠英;熊巍;楼伟珍;刘俊涛;杨剑秋

关键词:妊娠,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摘要:目的 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位妊娠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妊娠合并AIP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处理. 临床资料 患者30岁,G1P0,2008年诊断AIP,病情平稳4年后自然妊娠,在我院定期产检,严密监测.孕期无AIP急性发作.足月后入院待产,并组织多科会诊评估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结果 多科会诊建议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围手术期注意避免AIP急性发作的诱因,予高糖处理,避免使用诱发AIP急性发作的药物.于孕38-5周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一活男婴,Apgar评分好,体重2 700 g.新生儿转NICU观察数日后情况平稳,产妇术后恢复好,母婴如期出院. 结论 妊娠合并AIP的患者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孕期AIP急性发作率升高.加强妊娠保健,多数AIP患者可安全妊娠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生殖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类受精相关精子功能蛋白质研究进展

    受精是指精子与卵母细胞发生一系列的相互协同作用,终结合成合子的过程.精子功能正常与否会直接影响受精过程并终影响生育结局.精子是通过众多精子功能相关蛋白质分子发挥作用的,了解精子功能相关蛋白质分子将有助于探索男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更准确的评价与判断男性生育力,从而对男性不育进行精准治疗.本文就近年来人类受精相关精子功能蛋白质分子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作者:张蔚;李建远;谷翊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者STAT3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 探讨STAT3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妇女3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的妇女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PCR RFLP法对两组妇女进行STAT3基因多态性检测. 结果 STAT3基因rs2293152多态性位点的C、G等位基因频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70.0%、30.0%和90.0%、10.0%,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C纯合型17例,CG杂合型8例,GG纯合型5例,分别占总数的56.7%、26.7%和16.6%;对照组CC纯合型30例,CG杂合型3例,GG纯合型2例,分别占总数的85.7%、8.6%和5.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的基因型(CG+GG)可能增加了子宫内膜异位合并不孕症的发病风险[OR=4.59,95%CI(1.40,15.09)]. 结论 STAT3基因(rs2293152)多态性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易感性相关.

    作者:黄蓉;陈亦欣;王玲;许世艳;宋丽杰;王沙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选择性双胚胎移植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中,选择性双胚胎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收集在上海市同济医院生殖中心从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行两枚第3天胚胎移植的517个周期,按照移植胚胎的形态学评分分为三组:A组为移植两枚Ⅰ级胚胎(304个周期);B组移植一枚Ⅰ级胚胎和一枚低级别的胚胎(128个周期);C组为移植两枚非Ⅰ级胚胎(85个周期).分别对各组间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不育因素以及临床妊娠率、抱婴率、活产率等临床结局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 3组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抱婴率依次降低,分别为73.7%、62.5%、43.5%和62.1%、51.6%、36.5%,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间的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生化妊娠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A、B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A组的胚胎活产率显著高于B、C两组(P<0.05),B、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 胚胎形态学分级可以作为评判胚胎发育潜能的参数,Ⅰ级胚胎可获得好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活产率;胚胎成功种植后,胚胎形态学分级不影响妊娠结局.

    作者:董胜男;刘炜;王炎秋;周围;石礼红;赵起越;谢晓东;纪亚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拮抗剂方案中应用激动剂诱发排卵的研究进展

    体外受精中常规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但常会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发生,尤其在OHSS高危人群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 ant)应用于控制性超排卵以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取代HCG诱发排卵虽然可以减少OHSS的发病率,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低着床率和低妊娠率.为了改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诱发排卵的妊娠结局,出现了不同黄体支持方案甚至提出双刺激(dual)方案诱发排卵、全胚冷冻方案等,人们对GnRH-a诱发排卵方案不断的探索同时也引起了各种争议,相关疗效仍在观察中.

    作者:项燕;明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助孕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研究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结局,探讨促排卵IU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行IUI治疗的600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355例,促排卵周期24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 结果 ①促排卵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14.69%)显著高于自然周期患者的临床妊娠率(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促排卵周期流产率为27.78%,略高于自然周期的1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促排卵周期活产率为11.02%,略高于自然周期的7.60%,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所有新生儿均未发现任何出生缺陷.④按年龄段分组: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为15.94%,显著高于同年龄段患者自然周期的9.09%(P<0.05);而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周期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89%和5.79%,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促排卵治疗能显著提高无排卵障碍不孕症患者IUI临床妊娠率,但对于年龄>35岁患者,促排卵治疗并不能改善IUI临床妊娠率.

    作者:尹敏娜;刘春林;刘俊;梁佩玲;周恒曦;孙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影响与探究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发展,越来越多携带有HBV的不孕夫妇选择ART进行助孕治疗.HBV的携带可能对男性精子功能、女性卵母细胞功能造成损伤,从而影响妊娠结局.同时,在胚胎实验室中也会由于HBV的存在造成样本样本,样本-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因此,在ART助孕过程中探究HBV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加强实验室的管理,有效预防该疾病,从而获得良好ART结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榴;文妍琪;赵萌;杨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高危妊娠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高危妊娠住院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及自编个人资料和影响因素问卷,对90例高危妊娠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 结果 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90例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53~117分,平均(89.20±12.30)分,其中79例(87.8%)患者得分为77~117分,属于中度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条目平均得分:不明确性(2.90±0.55)分、信息缺乏(2.67±0.58)分、复杂性(2.35±0.43)分、不可测性(3.27±0.54)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周[OR1.404,95%CI (6.169,15.039)]、学历[OR 1.435,95%CI (4.410,11.720)]、合并内科疾病[OR 1.307,95%CI (8.757,35.774)]、治疗方法[OR 1.267,95%CI (1.814,9.852)是疾病不确定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 结论 高危妊娠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孕周、学历、合并内科疾病及治疗方法等影响.对于小孕周、低学历、合并内科疾病、采用相关药物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提供信息支持,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作者:杨长捷;赵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小鼠卵母细胞中14-3-3蛋白亚型的表达

    目的 对小鼠卵母细胞生发泡期(GV)、生发泡破裂期(GVBD)的14-3-3蛋白亚型表达进行鉴定. 方法 RT-PCR法检测GV、GVBD期卵母细胞中14-3-3蛋白7个亚型的mRNA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检测了7个14-3-3亚型(β,γ,ε,σ,ζ,τ和η)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GV期只有14-3-3β和14-3-3ε两个亚型表达,并且14 3 3ε mRNA水平显著高于14-3-3β(P<0.01).在蛋白水平上,在小鼠卵母细胞GV期和GVBD期均检测到14-3-3ε亚型蛋白表达,未检测到14-3-3β3蛋白表达. 结论 14-3-3蛋白ε亚型在小鼠卵母细胞GV、GVBD期均稳定表达.

    作者:孟峻;侯艳军;张永梅;呼格吉乐;刘洋;宿瑞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与卵裂期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卵裂胚移植后剩余的姐妹(sibling)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及胚胎移植策略的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生殖中心实施IVF/ICSI-ET的454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有188个周期为受精后第3天(D3)行卵裂胚移植,设为A组,有266个周期行全囊胚培养并移植优质囊胚,设为B组.A组再分为优质囊胚形成组(A1组,127个周期),无优质囊胚形成组(A2组,61个周期).比较各组的基本资料和临床结局,直线回归分析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的相关性. 结果 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平均获卵数、成熟卵数、正常受精率、卵裂率、D3优质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周期取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临床妊娠率(69.7%,)和种植率(40.1%)均显著高于A2组(52.5%、28.2%)(P<0.05),A1组与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总囊胚形成率及优质囊胚形成率与临床妊娠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844和r=0.867,P<0.05). 结论 卵裂胚移植后姐妹胚胎囊胚形成率对IVF-ET的临床结局有预测价值,优质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剩余姐妹胚胎培养形成优质囊胚可获得与移植优质囊胚相似的临床结局.

    作者:朱杰;姜宏;何瑞冰;汪存利;殷慧群;李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的检测价值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谱、抗心磷脂抗体(aCL)和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是否可作为不明原因不孕(UI)患者行体外IVF ET前病因筛查的检测指标.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4月在本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 ET标准方案的UI患者(UI组,108例)和正常已孕妇女(对照组,24例)为研究对象,收集血清,采用多重微珠免疫法检测ANA谱,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CL和aβ2-GPI抗体. 结果 UI组ANA总阳性率为14.8%(16/108),而对照组无一例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CL总阳性率为38.0%(41/108),显著高于对照组[8.3%(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I组aβ2-GPI总阳性率为9.3%(10/108),高于对照组[8.3%(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NA和aCL阳性可能是引起不明原因不孕的重要因素,检测两者水平将有助于分析其病因并给予恰当的治疗.

    作者:曾勇;梁佩燕;刁梁辉;赵明;黄春宇;陈伟洪;金燕;陈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精子DNA完整性及Chk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吸烟对男性精液质量、精子DNA完整性Chk1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1 128例研究对象分为不吸烟组及吸烟组,且依据每日吸烟支数将吸烟组划分为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依据吸烟年限将吸烟组划分为:短烟龄组、中烟龄组、长烟龄组.对各组患者行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形态、精子DNA完整性及精子Chk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检测.同时就精子DNA完整性及精子Chk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精液常规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1)吸烟组与不吸烟组总体比较:吸烟组前向运动精子率及DNA双链精子百分率较不吸烟组显著下降(P<0.05).(2)不同烟量的影响:轻度、中度及重度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相比,前向运动精子均显著下降(P<0.05),且重度吸烟组头部精子缺陷率较不吸烟组显著增高(P<0.05).(3)不同烟龄的影响:长烟龄组精液量、浓度、总数及前向运动精子率较不吸烟组均下降显著(P<0.05),中烟龄组较不吸烟组,仅前向运动精子率显著下降(P<0.05).长烟龄组头部精子缺陷率较不吸烟组显著增高(P<0.05).(4)相关性分析:精子DNA损伤程度与男性精液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率间存在相关性(P<0.05).吸烟组患者较不吸烟组患者Chk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且精子Chk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男性精液浓度及前向运动精子率间存在相关性(P<0.05). 结论 吸烟可引起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且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及日吸烟量的增加,精液质量下降更为显著.而且,吸烟引发的精液质量下降不仅与精子DNA完整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与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hk1下调相关.

    作者:李强;崔向荣;井宣;王振强;义建伟;武学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普贝生与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安全性

    目的 分析普贝生、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足月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以宫颈扩张球囊,对照组予以普贝生促宫颈成熟进行引产.对比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产时间、分娩情况和引产后母婴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6 h、12 h和24 h后的宫颈Bishop评分逐渐上升(P<0.01);观察组治疗6h、12h和24 h后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用药到临产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放置总时间、阴道分娩总产程和催产素总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妇产褥感染、宫颈裂伤、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发生率和Apgar 1 min、5 mi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宫颈扩张球囊可有效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临产时间,同时无明显副作用,优于普贝生药物治疗.

    作者:王琴娟;徐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位妊娠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妊娠合并AIP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处理. 临床资料 患者30岁,G1P0,2008年诊断AIP,病情平稳4年后自然妊娠,在我院定期产检,严密监测.孕期无AIP急性发作.足月后入院待产,并组织多科会诊评估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 结果 多科会诊建议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围手术期注意避免AIP急性发作的诱因,予高糖处理,避免使用诱发AIP急性发作的药物.于孕38-5周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一活男婴,Apgar评分好,体重2 700 g.新生儿转NICU观察数日后情况平稳,产妇术后恢复好,母婴如期出院. 结论 妊娠合并AIP的患者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孕期AIP急性发作率升高.加强妊娠保健,多数AIP患者可安全妊娠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张国瑞;戚庆炜;胡惠英;熊巍;楼伟珍;刘俊涛;杨剑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西部农村60~75岁老年女性对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就诊意愿分析

    目的 分析我国西部农村老年女性对生殖健康相关疾病的就诊意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云南、青海和四川部分农村地区60~75岁老年女性,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其对生殖健康相关疾病就诊意愿及其他相关的信息;采用SPSS13.0软件,在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所回收的1 557份问卷中1 474份相关信息填写完整,完整率94.7%.受调查对象在“下身出现不适”时愿立即就诊的比例为57.5%.经多因素校正后,与四川的受调查老年女性相比,云南和青海的受调查对象在下身出现不适后立即就诊意愿低[分别为OR 0.445,95 %CI(0.331,0.599),P<0.001和OR 0.247,95% CI(0.183,0.332),P<0.001];与初中及以上者相比,文盲/半文盲者就诊意愿低[OR0.415,95% CI(0.247,0.698),P<0.001];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者(步行>10 min或距离>3 km)立即就诊意愿低[OR 0.774,95% CI(0.610,0.983),P<0.05];个人可支配收入≥5 000元者立即就诊意愿高[OR 1.617,95% CI(1.199,2.180),P<0.01];与子女同住者就诊意愿高[OR 1.517,95% CI(1.172,1.964),P<0.01]. 结论 改善西部农村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意识应制定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综合性健康促进策略和措施,以低收入老年女性为重点,注重家庭尤其是子女的参与,同时应进一步改善西部农村地区生殖健康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作者:茅群霞;吴尚纯;叶汉风;崔念;荣增红;袁彦玲;刘晓章;马占海;丛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种新的活动精子浓度计数方法

    目的 改进精子浓度计算方法,提高精子计数的准确性. 方法 基于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通过视频采集回放功能,进行人工识别精子并计数来计算精子浓度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定格法”,并与活动精子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计数、活动精子快速人工计数和制动精子人工计数3种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 定格法与制动人工计数精子方法计数结果高度相关(r=0.810,P<0.001),比较定格法、CASA计数法和人工快速计数法,3种计数方法体现了良好的一致性,3种方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定格法,一种新的活动精子浓度计数法,使用精液原液直接检测,减少了稀释和多次加样带来的误差,同时也避免了CASA对精子和非精子细胞识别能力差的弱点,提高临床检测精子浓度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作者:李福平;刘博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一氧化氮抑制剂对金黄地鼠体外囊胚培养中囊胚孵出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金黄地鼠的囊胚孵出的影响. 方法 将金黄地鼠受精卵分为两组,对照组将受精卵置入M199培养液中,实验组在M199培养液中添加L-NAME,培养96 h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囊胚的孵化率及囊胚总细胞数、NO产生量、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L和cathepsin P mRNA的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囊胚孵化率[(23.5±4.7%) vs.(78.2±2.6%)]、NO的产生量[(4.5±0.5)μmol/L vs.(7.2±0.7) μmol/L]以及囊胚的总细胞数[(31.0±4.1) vs.(47±3.5)]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中cathepsin L[(0.25±0.07) vs.(0.70±0.08)]和cathepsin P mRNA[(0.35±0.05) vs.(0.86±0.1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L-NAME抑制NO的产生,降低cathepsin L和cathepsin P mRNA的表达水平,终导致囊胚孵化率的降低.

    作者:杨爱军;王雪楠;潘晓燕;于春娜;郝翠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长方案周期佳获卵数的探讨

    目的 对IVF ET长方案周期佳获卵数进行探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长方案助孕的4 889例取卵周期,以平滑曲线拟合探索获卵数与临床妊娠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的临界值,并以此根据获卵数不同分为3组:A组(≤6)(819例),B组(7~≤12)(1 795例),C组(≥13)(2 275例),对各组间的一般情况,促排卵结局和胚胎移植结局进行比较. 结果 平滑曲线拟合显示,获卵数≥7个时,临床妊娠率趋向稳定;获卵数≥13个时,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率(64.09%,1 458/2 275)显著升高.3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双侧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HCG日雌激素(E2)、HCG日孕酮(P)、可移植胚胎数、OHSS高危倾向全胚冷冻率、移植囊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随获卵数增加而显著升高(P<0.01),促性腺激素(Gn)用量及无可利用胚胎周期取消率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受精率及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 对于IVF长方案周期,获卵数7~≤12个时,可在新鲜周期行移植并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妊娠结局.

    作者:陈圆辉;张翠莲;徐晓航;王倩;张晴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育门诊就诊男性精液质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湖北省鄂州地区男性精液的质量及影响男性精液质量的危险因素,指导男性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男性的生育能力. 方法对993例男性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取其精液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结合传统手工方法对精液液化时间、精子浓度、精子存活率、精子活动力和精子形态等参数进行分析检测. 结果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熬夜)和某些特殊职业(暴露计算机辐射、高温和挥发性化学物质)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对精液质量下降影响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良生活习惯和某些特殊职业及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感染等因素是影响鄂州地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张剑波;尹国良;徐新蓉;谌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生殖医学杂志

生殖医学杂志

主管:生殖医学

主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