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安美叶;张庆兵;马变青;栗军;苏丽芳

关键词:舒适护理, 肠易激综合, 治疗, 功能性肠道疾病, 精神心理障碍, 病人, 早日康复, 排便习惯, 护理模式, 发病率, 个体化, 感染后, 创造性, 状态, 特征, 缩短, 生理, 欧美, 灵魂, 腹痛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欧美为10%~20%,北京为7.3%[1],还有报道为5%~25%[2],有研究表明,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3].对IBS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使病人知、行发生改变,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并减少复发.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肽致局部反应1例报道

    胸腺是机体免疫中枢器官,为T淋巴细胞提供生长环境,具有内分泌机能,其分泌的多肽活性物质.没有种属特异性,主要用于T淋巴细胞分泌,发育及成熟的各个阶段,从而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增加机体防病和抗病能力.

    作者:张晓霞;乔少谊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综合性医院传染病报告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医院疫情管理是国家疫情管理工作的基础,其管理质量直接影响这个地区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成效.为防止医院传染病漏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疫情报告的条款[1],我院采取了新的传染病管理制度,加强医院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监控管理,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从而减少了医院传染病漏报和迟报的发生.

    作者:许志红;张玲;周侃;鹿金凤;李俊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肾移植术后应用激素的护理对策

    肾移植术后,为避免排斥,需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较有效的药物之一,鉴于激素会干予机体代谢、扰乱内环境,有较多副反应,临床上应合理、恰当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减少并发症.我院1992年10月-2006年9月共行肾移植682例,术后均使用激素,现将护理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张爱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程序在脑血管病院前急救的应用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早期预防是关键,一旦发病是否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存活率和致残率.我院120急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5月共接诊脑血管病病人152例,院前急救中应用护理程序后,与未应用护理程序急救同等数量脑血管病病人相对比,院前死亡率由8.6%降至2.6%,现将该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焕清;张桂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中药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及防范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受国人的喜爱.随着医药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中药现代化研究与开发应用广泛开展,目前用于静脉注射的中药品种、规格越来越多.

    作者:张红;陈利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5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率达50%[2].术后尿潴留对病人的恢复极为不利,甚至会引起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的费用.

    作者:曹月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分析与对策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的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提供静脉通道[1].

    作者:贾玉双;占松莲;谢微微;时亚平;王雅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胆囊切除术后肺栓塞的评估及其护理干预

    肺栓塞是外科围手术期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无论是外科、骨科、妇产科等手术,均可发生,尤其是伴有慢性病的病人、老年病人及肥胖者发生率较高[1],胆囊切除术后肺栓塞者尤为多见.

    作者:睢淑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应用TR Band桡动脉压迫器的效果观察

    近年来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发展很快.经桡动脉为人路(与股动脉相比)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周围血管并发症少及不影响抗凝药物连续使用等优点,且术后不受强迫体位的限制,病人可以活动,大大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越来越被冠脉介入界广泛采用.随着手术量增加,由于传统弹力绷带法非选择压迫桡动脉,

    作者:逯芳;刘奇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门诊电视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官腔镜检查常采用的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它充盈扩张子宫腔后,通过光透镜和光纤维将冷光源导人宫腔,在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腔内膜及两侧输卵管开口,准确发现以上部位的病变组织并直观取材送病理检查;同时可在直视下进行官腔内手术及治疗.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电视宫腔镜,可经

    作者:唐玲;蔡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两种口腔护理在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比较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及机械通气提供保障[1].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1],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复杂[3].

    作者:蒋玉兰;胡朝霞;梁建华;周牡丹;粟佰顺;曹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介绍一种一览卡

    一览卡是卫生部门在病人入院后填写的一项重要的的内容之一,它放在护士站醒目的地方,是家属及护士寻找病人的一种途径,它的填写必须准确和真实.近年来,医院医生的增多,病人的杂乱,病房分配的不规律化,病人收入院后很难找到自己医生负责的病房,护士也很难找到自己分组医生的病人.

    作者:郭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创伤性湿肺病人雾化吸入沐舒坦的疗效观察

    通常,肺和支气管的直接损伤、胸部外伤引起的疼痛和反常运动限制了胸壁运动的幅度,以至不能做有效的咳嗽排痰,或者胸部外伤的神经反射作用,引起小支气管痉挛,黏膜分泌物增加且不宜咳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形成创伤性湿肺[1].我科采取常规性治疗的同时,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代替原来的常规雾化用药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清;李连录;陈训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开放式管理中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1].许多病人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接受不了封闭式管理,经常就诊于综合性医院,不仅延误了治疗时机,也会因疗效不佳而使病人丧失了治疗的信心.

    作者:景秋兰;赵星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56例住院糖尿病足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调查分析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重要并发症之一.WHO将DF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DF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DF病人足部发生感染、溃疡,多由于缺乏足部保护知识和足部自护行为不良所致.重视日常足部护理,提高足部护理能力,可有效免受外伤及发生感染、溃疡.自护能力是个体能掌握正确的疾病知识并且具有实践的愿望及严格执行计划的程度[1].本研究旨在通过住院DF病人自护能力的调查,了解DF病人自护能力,寻找DM教育的薄弱环节,提高DF的护理干预和护理教育的有效性.

    作者:赵翠娥;李国先;刘荷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双相波除颤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电除颤是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救治手段.在过去的40多年中,以单相波进行体外除颤疗效较好,但副反应大.1996年美国学者首次使用了双相波除颤器,该除颤器在低能量的条件下,能自动分析病人胸阻抗,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及延长电流的作用时间,提高了除颤成功后的心肺复苏率,并尽大限度地减小心肌损伤,达到良好的除颤效果.

    作者:衡君清;马霞;李燕;卢彩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团体体检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单位及个人已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荆淑敏;卢桂花;杨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340份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人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还是护患双方的举证依据[1].

    作者:徐胜军;曹玉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病病人免疫功能影响及护理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危重病病人早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2例危重病病人早期进行CB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免疫球蛋白(IgG、IgM、lgA)、补体(C3、C4),血白介素2(IL-2)的水平,并对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前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免疫球蛋白、补体、IL-2水平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CBP治疗后病人血 IgG、IgM、IgA、C3、IL-2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上升(P<0.01).病人在CBP治疗后症状迅速改善,APACHEⅡ评分下降明显(P<0.01).[结论]危重病病人丰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CBP治疗可改善病人的免疫抑制,改善临床症状和病情.

    作者:任卫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硬膜外麻醉病人围手术期告知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病人对保护自己就医权利的意识增强,对医疗要求、服务质量、医疗安全的要求以及法律观念、自我权益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确保病人在安全、舒适的状态下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手术成功,我科护理人员对硬膜外麻醉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指导.目的是让病人知道围手术期应该怎样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术前、术中、术后阶段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作者:高瑞珍;王建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