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神经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

姜燕;王亚力;王丽萍;侯晓乐

关键词:健康教育, 神经症, 病人, 焦虑, 抑郁情绪,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和社会, 素质因素, 精神障碍, 护理人员, 负性情绪, 同作用, 器质性, 住院, 疾病, 基础, 功能
摘要:神经症是一类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精神障碍.它是由素质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疾病[1].病人常出现的是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其心理和社会功能.对此,我院护理人员2005年5月-2006年4月对住院的60例神经症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影响.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多元文化护理渊源及发展

    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对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民族进行探讨并分析,重点研究其不同的传统照料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人民的信念和价值观,并运用这些知识为不同民族的人民进行共性和各异的护理[1],其内涵是根据病人认识和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实践中,从而满足患者身心及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2].

    作者:赵晓云;王斌全;刘美丽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创伤性血气胸的文献研究

    [目的]探讨创伤性血气胸的致伤原因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通过检索清华同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0年-2006年创伤性血气胸护理方面的文献25篇,建立纳入和排除标准,对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统计分析其报道的病例数、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临床资料.[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共10篇,病人共914例:男706例,女208例;年龄5岁~70岁;造成原因中交通事故伤占63.9%,锐器伤占21.1%,坠落伤占8.1%,钝器伤占3.5%,机器伤占1.1%,其他占2.3%;死亡占1.8%,伤后休克的有238例,占26.O%.就诊时间为10 min至14 h,平均1.5 h;住院天数12.5 d-31 d.[结论]减少交通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院前急救,及时有效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是提高创伤性血气胸病人救治成功率有效的途径.

    作者:汉瑞娟;王志红;桂莉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护理程序在脑血管病院前急救的应用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早期预防是关键,一旦发病是否采取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存活率和致残率.我院120急救中心2004年1月-2006年5月共接诊脑血管病病人152例,院前急救中应用护理程序后,与未应用护理程序急救同等数量脑血管病病人相对比,院前死亡率由8.6%降至2.6%,现将该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焕清;张桂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团体体检中的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健康体检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早期疾病,以便及时干预、终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单位及个人已认识到这一点.

    作者:荆淑敏;卢桂花;杨东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对脑卒中病人留置胃管的处理技巧

    脑卒中病人由于昏迷或神经障碍所致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是脑卒中营养障碍的主要原因,留置胃管是解决病人营养障碍的基本措施.现结合20多年内外科临床护理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对影响胃管成功插入的因素和常见插管意外及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赵红萍;武玲娥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创伤性湿肺病人雾化吸入沐舒坦的疗效观察

    通常,肺和支气管的直接损伤、胸部外伤引起的疼痛和反常运动限制了胸壁运动的幅度,以至不能做有效的咳嗽排痰,或者胸部外伤的神经反射作用,引起小支气管痉挛,黏膜分泌物增加且不宜咳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形成创伤性湿肺[1].我科采取常规性治疗的同时,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代替原来的常规雾化用药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清;李连录;陈训婷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340份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人病情对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是临床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又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之一,还是护患双方的举证依据[1].

    作者:徐胜军;曹玉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促进有效分诊的建议

    门诊是接待病人完成医疗、护理工作和急救处理的第一线,病情观察、思考、分诊、处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及主要症状和体征,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进行初步诊断.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来源于社会各个层次,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背景不同,对疾病的看法和耐受能力有很大差异[1].

    作者:姚淑云;邢晓钢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研究

    急诊科是医院中危重病人集中,病情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危重病人进入急诊科后,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未知的高风险服务[1],面对急、危、重症病人,能否及时无误地作出判断和实施正确救护,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2].急诊科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

    作者:魏薇萍;许燕玲;金霞;李清;张力;管佳慧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介绍一种一览卡

    一览卡是卫生部门在病人入院后填写的一项重要的的内容之一,它放在护士站醒目的地方,是家属及护士寻找病人的一种途径,它的填写必须准确和真实.近年来,医院医生的增多,病人的杂乱,病房分配的不规律化,病人收入院后很难找到自己医生负责的病房,护士也很难找到自己分组医生的病人.

    作者:郭莹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例主动脉夹层瘤带膜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夹层瘤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50%的病人在发病48 h内死亡,90%的病人3个月内死亡[1].近年来开展的经股动脉带膜支架术,具有创伤小、免开胸、手术时间短、痛苦小、疗效明确、术后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我科于2006年6月对1例主动脉夹层瘤病人成功进行了带膜支架植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建星;呼和平;武艳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56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病人的护理

    宫颈癌是我国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其发病率居我国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对Ⅰb期~Ⅱa期病人,主要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碍,导致术后尿潴留,其发生率达50%[2].术后尿潴留对病人的恢复极为不利,甚至会引起尿路感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且可延长住院日,增加病人的费用.

    作者:曹月兰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原因分析与对策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已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较其他的深静脉置管少,可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需要中长期输液及输注刺激性药物的患儿提供静脉通道[1].

    作者:贾玉双;占松莲;谢微微;时亚平;王雅萍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术后低体温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低体温是指体温<36℃[1].术后低体温不仅使病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竖毛肌收缩,病人自觉有不同程度的寒冷,部分病人出现寒战、躁动、使机体耗氧量增加,心率增快;而且低体温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外周阻力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凝血机制紊乱[2].手术后低体温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年老体弱病人极易发生.我科护理人员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出有关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严丽萍;李雪梅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超早期治疗及康复护理

    脑血管疾病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引起残废的第3大类疾病,而缺血性脑卒中占脑血管病人总数的60%~70%,常见的缺血性脑卒中为脑梗死和脑栓塞.此病往往静态下起病,大多数病人常在起病18 h以后来院就诊.为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的治疗康复护理效果,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芬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1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行白内障手术的护理

    白内障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晚期可致失明.近年来兴起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愈合快的特点,对白内障有很好的疗效,很受病人欢迎.但是,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病人行手术治疗时,较普通白内障容易发生并发症,必须十分重视术前准备和术前术后的护理[1].

    作者:李冰;刘宏;余晓锐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门诊电视宫腔镜检查及治疗病人围手术期护理

    官腔镜检查常采用的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它充盈扩张子宫腔后,通过光透镜和光纤维将冷光源导人宫腔,在直视下观察宫颈管、宫颈内口、宫腔内膜及两侧输卵管开口,准确发现以上部位的病变组织并直观取材送病理检查;同时可在直视下进行官腔内手术及治疗.目前较为广泛应用的电视宫腔镜,可经

    作者:唐玲;蔡月英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影响院前急救护理质量的原因及对策

    院前急救护理是急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救护之关键.目前院前救护已经构成完整的护理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救护质量,总结2000年-2006年忻州市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救护病人28321例,寻找救护过程的护理缺陷,分析影响院前救护质量的因素,进一步探讨提高院前救护质量的措施,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院前救护需求.

    作者:邢丽珍;温国云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血液灌流(HP)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清除人体血液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物,是临床抢救多种毒性疾病的常用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4月-2007年1月共收治毒鼠强中毒病人28例,其中6例因经济原因未用HP治疗,其余22例均于入院后立即行HP治疗,收到很好疗效.

    作者:陈小敏;杨素华;黄璋璋;李若福;王成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 断指再植术后间断放血期肝素液滴入方法的改进

    末节断指再植过程一般只逢合1条动脉,而未吻合静脉,术后普遍采用切开放血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在放血期为避免流血凝固,堵塞切口,传统的方法是用注射器抽吸配制好的肝素钠稀释液体,一边用注射器针头在切口处划痕,一边推注肝素钠稀释液.

    作者:罗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8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