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专职康复护士对促进骨折病人康复的作用

董凤仙

关键词:骨科, 康复护士, 骨折病人, 生存质量, 护理工作, 自理能力, 住院病人, 康复知识, 基础护理, 功能锻炼, 可预防, 继发性, 肢体, 合本, 残疾, 病房, 保存
摘要:自理能力下降,生存质量降低,是骨折病人突出的问题.早期的功能锻炼,可预防继发性残疾,大限度的保存和恢复肢体的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我科在完成基础护理的同时,重视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结合本病房实际情况,将康复护理工作作为护理工作的又一重点.为此,我科于2004年前7月设立了专职康复护士,为住院病人康复知识指导并进行专职康复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护理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relevance diarrhea,ARD)是指应用抗生素后继发腹泻,为较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其发生率视不同抗生素而异,一般为5%~39%[1,2].我院内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病人中78例发生ARD,由于护士及时评估和精心的护理,得到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吕冬;唐四英;谢伶俐;唐四元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社区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病,该病治疗方案明确,但仅依靠医院门诊治疗是不够的,因此必须重视并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和对病人的有效管理.我社区通过对高血压病人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彩梅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多功能液氮冷冻器在皮肤科的应用

    我科于2004年7月自行设计了多功能液氮冷冻器,使用方便,临床已应用于1227例病人,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副反应,现介绍如下.

    作者:郑守华;朱晓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高血压性颅内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死残率高,传统的内外科治疗,病死率达50%~60%[1].近年来,微创理念的提出,新手术方法的应用,较好地改善了预后.我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2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采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荣花;刘文英;马林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分级管理及人力配置近似公式的应用及评价

    对临床科室护理工作及其人力配置进行科学测定和评价是医院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正向激励的基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从2004年起,经过多方面调查和讨论,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本着科学评价科室护理工作效益、合理安排人力、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护理质量、维护病人安全的宗旨,进行了科室护理工作分级评价与人力配置方面的尝试,初步确定了相关的测算公式及其应用方法,经过2年多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各级人员的肯定和赞同.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薛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判断三腔管胃囊、食管囊脱出的方法

    三腔管压迫止血的过程中,胃囊、食管囊充气不足脱出会压迫气管、心脏,引起病人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室性期前收缩等严重的并发症[1],有时可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快速、直观地判断胃囊、食管囊是否脱出尤为重要.我科2003年4月-2007年3月留置三腔管32例采用以下方法来判断胃囊、食管囊是否脱出,简单、快速、直观.

    作者:刘一琴;任彦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研究

    [目的]调查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状况,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时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5例确诊的女性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于入院1周末采取护理干预前及采取护理干预2个月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进行评估.[结果]女性冠心病病人抑郁发生率82.7%,两组之间在未采取干预前HRSD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HRSD评分对照组显著高于干预组(P<0.01).[结论]大多数女性冠心病病人伴有抑郁情绪,及早、正确、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抑郁情绪,对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钟美凤;陈秀兰;黄洁玲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慢性肝炎病人的舒适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病人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慢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生理的全方位舒适护理,井与未进行舒适护理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的慢性肝炎病人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临床慢性肝炎病人的满意度,从而使其身心处于佳状态.

    作者:黄穗芳;魏道儒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日本护理研修见闻

    2006年9月-12006年11月,我在日本崎玉县太阳会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护理研修,太阳会医院环境幽雅.设施先进,其临床诊疗科室有脑外伤科、整形外科、骨科、内科、皮肤科、小儿科、功能训练科、在宅访问护理科等,住院病区6个,床位300张.住院病人中有很多是气管切开和意识丧失的病人,而且全部病人是没有家属陪护的,护士不仅要负责治疗还要进行所有的基础护理,工作是紧张忙碌的.但无论何时他们都会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位病人,尽心尽力做好每件事情,让病人得到细致周到的人文护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刘亚妮;樊田莉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延长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护理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儿科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每日穿刺带来的痛苦与并发症,保护了血管,方便了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保证了各种药物的持续、均匀及时的输入,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由于穿刺困难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套管针留置时间由于护理方法不同而有长短之差,传统护理方法,一般只能保留2d或3 d.我院采用改进的封管法延长了留置天数,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崔文;宫以云;武振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鼻胃镜检查术的护理

    近年来开展的鼻胃镜检查术开辟了消化内镜界的新领域.超细的镜型,对鼻腔、咽、喉刺激、损伤较轻,尤其是食管狭窄的病人无须扩张即可完成检查.但在检查过程中护理的配合,直接影响鼻胃镜检查术的效果.加强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确保鼻胃镜检查术安全无痛的关键,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丽萍;毕淑娟;裴宪琴;杨燕;原丽莉;陈星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整体护理模式下手术室团队精神的培养

    手术室是医护人员共同为病人进行手术、诊察、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是整体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配合的是一个多层次、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整体,工作量大,急重症病人多,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成败及抢救的质量.因此,成员之间的默契、团结协作等团队精神很重要.斯蒂芬·罗宾斯(1994)认为,团队是指一种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1],贾砚林等[2]J认为团队精神使其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强烈归属感与一体感,团队成员之间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团队成员对团对事物尽心尽力及全方位地投入.团队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团队内部成员相互间充分地理解与合作,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队伍的团队精神,建立一支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高素质护理队伍,是护理人员思考的问题.

    作者:田德杰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例肝动脉瘤破裂大出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肝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肝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常引起低血容量休克,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当常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60%~70%[1].肝内动脉瘤破裂胆道大出血手术病死率高达35%~50%[2].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2006年我院收治肝内动脉瘤破裂大出血3例,采用肝动脉栓塞治疗,无一例死亡,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抢救和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王慧英;汪丽芳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配合

    标准的20G玻璃体手术,极大地改善了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治疗预后,但由于手术本身的一些特点,手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并发症,特别是许多并发症直接与巩膜切口密切相关.25G经结膜无缝线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具有微创性和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等特点[1],自2001年投入临床应用以来,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已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3],但手术采用特殊精细器械,对术前准备和术中操作的配合要求较高.现将我院应用25G经结膜无缝线玻璃体切割系统(transconjunctival sutureless vitrectomy system,25G TSV 系统)开展100例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邵瑛;贺明珍;李勇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胸外科肿瘤病人医院感染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研究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的医学仪器设备的应用,医院内各种介入性治疗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各类抗感染药物不断更新和应用的结果,使耐药菌珠不断出现,因而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突出[1].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我院2006年8月—2007年8月的胸外科住院治疗病人958例进行调查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96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程秀珍;周娟;李文丽;周盈盈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剩余钛板再利用

    钛板是以钛合金为原料制成的一种内固定器械,因钛板的物理性能好,且对组织无刺激又无CT伪影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骨折病人.先用来修补颅骨缺损.颅窗多为圆型,而钛板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尽管术前根据颅窗大小准备钛板,可术中还是要修减多余边角的钛板,将剪下的零碎小块钛板,清洗干净积攒起来,经灭菌后,给面部骨折病人作固定使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焦凤霞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2006年太原市学生患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学校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为了解太原市学生儿童传染病流行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达到保护学生健康的目的,现将2006年太原市学生患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作如下分析.

    作者:郝福华;王新丽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护理经验,总结游离上臂外侧皮瓣修复术供区与受区护理的特点和方法.[方法]对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3月11例游离上臂外侧皮瓣移植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游离上臂外侧皮瓣重建术供区的保护、皮瓣的观察及预防血管危象的各种护理措施.[结果]术后供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上臂外侧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至今,无严重并发症,皮瓣修复部位外形、功能满意,供区瘢痕隐蔽,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在游离上臂外侧皮瓣口腔缺损修复术护理过程中,加强对供区与受区的保护,可有效地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作者:黄秋雨;陈佩珠;梁彦;杨冬叶;廖贵清;苏宇雄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痰热清注射液配伍禁忌

    痰热清溶液为棕红色澄明液体,具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因其疗效好,在临床上广为应用.在其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证中只提及不得与含酸性成分的注射液混合使用,但我们在临床用药中却发现此药与西咪替丁也存在配伍禁忌.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管海燕 刊期: 2007年第36期

  • 3例剥脱性皮炎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剥脱性皮炎又称红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广泛潮红、肿胀、伴有持续性鳞屑剥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严重的药疹之一.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剥脱性皮炎随着医药工业发展,药物品种不断增加和应用广泛而随着增加.该病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黏膜,病情呈进行性加剧,出现颜面、手足或全身弥漫性红肿,3周左右肿胀逐渐消退,并出现大片脱屑,手足可呈现手套或鞋套样脱落,口腔黏膜起疱、糜烂、进食困难、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往往并发感染,继而损伤肝、肾及肺等脏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我科2000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3例剥脱性皮炎,现将有关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慧芳;郭金风 刊期: 2007年第36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