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管注入大黄汤解除急性胰腺炎病人腹胀的临床研究

贾葵;陆利生;韦田福;沈永兰;蔡丽南

关键词:大黄汤, 胰腺炎, 急性, 腹胀, 胃管注入法
摘要:[目的]探讨从胃管注入大黄汤减轻急性胰腺炎病人腹胀的效果.[方法]选择49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18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胃管注入大黄汤法,观察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留置胃管时间、禁食时间等.[结果]实验组留置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从胃管注入大黄汤法,能减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腹胀,减轻病人痛苦.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建立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和德尔斐法进行指标的咨询和论证.[结果]确立了6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及40项三级指标及权重.[结论]形成的高等护理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可信程度较高.

    作者:边巍;陈立明;韩世范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晚期肺癌并急性心肌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我科自2000年-2005年共收治8例肺癌合并心肌梗死及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经过合理的治疗和精心周密的护理,病人不仅脱离生命危险,未留后遗症,还顺利地完成再次周期性的化疗.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莲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影响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行运动疗法的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行运动疗法的现状,分析影响其因素.[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87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轻中度高血压病人运动疗法的因素为医务人员、文化程度、大众媒体、家庭支持系统、体重(P均<0.05).[结论]医务人员应将运动疗法作为常规内容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呼吁大众媒体加强运动疗法的宣传,提高家庭系统对病人的支持.

    作者:成经芸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士对护理管理职能与可控性护理差错的认知调查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管理中预防可控性差错的环节,提高护理人员对差错的防范、应对和处理技能.[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从护士长安全管理技能、护士安全防范技能、环境要求、设施设备4个方面,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护士对护士长安全管理技能要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士安全防范技能、科室环境、设施设备的部分内容因学历和职称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护理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和规程,只有科学地预测和有效地预防可控性护理差错,才能减少和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从而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储伟芳;陈紫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临床带教中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从临床带教中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培养方法、效果评价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临床带教中可通过护理程序法、反思日记法、护理病例讨论法、访谈法、循证护理法、项目学习法,培养护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者:王丽萍;蒋晓莲;王国蓉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配乐录音法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患儿鞘内注射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配乐录音健康教育在鞘内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口头宣教形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配乐录音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疼痛表现、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鞘内注射时患儿的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和健康教育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对实施鞘内注射的白血病患儿,配乐录音健康教育比单纯的口头宣教方式效果好.

    作者:刘珍如;周霞;周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云南白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电解质紊乱为主的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四季皆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如果治疗不当可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我科从2004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婴幼儿腹泻136例,其中采用云南白药敷脐治疗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荣;马翠萍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士长日查房日记录制在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实行护士长日查房日记录制,对病区护理质量控制进行系统、全程、持续性监控,从而使护理质量达到动态的、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法]以时间为横轴,以护理部统一的质控重点为纵轴,贯穿于护士长每日护理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中,随时记录,及时反馈,每日量化考核各项指标.[结果]实施护士长日查房日记录制后,病区护理质量比未实施前有了明显提高.[结论]护士长工作的重心转移了,保证质控全面、有效、公平,促进了病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作者:李育玲;商临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影响眼外伤视力预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后的病人多伴有视力降低,甚至有失明的危险[1].然而伤后成功的急救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免失明.本文旨在探讨眼外伤发生后影响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使病人、医护人员在急救中做到有的放矢.

    作者:周红;沈汉斌;徐立勤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骨科手术简易器械台的制作及应用

    骨科手术如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膝关节手术等,由于手术部位特殊而不能使用一般的器械升降台,导致手术所用器械经常滑落在地面而被污染,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为此,我们于1998年研制了骨科手术简易器械台,经临床应用48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淑美;孙月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理工作强度系数的确定及其在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工作强度系数对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校正的合理性.[方法]调查不同等级护理病人所实施的护理措施项目数,确定护理工作强度系数,计算科室护理工作强度,校正质量评价结果.[结果]经护理工作强度系数校正后,不同科室之间护理过程质量综合评分结果比校正前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结论]护理质量评价中引入护理工作强度系数,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作者:王建荣;张黎明;马燕兰;冯志英;魏畅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双Y型弹力约束带的临床应用

    约束带是临床上为防止高热、谵妄、昏迷、躁动或其他原因而发生病人坠床、创伤、抓伤和拔管等,确保病人安全常使用的一种保护性护理用具[1].对病人实施约束,其效果对疾病的恢复有着直接的影响,若约束不当可能给病人增加新的痛苦,给家人心理和经济上带来新的负担.特别是神经外科的病人,由于颅脑疾病或外伤所致,昏迷、躁动、谵妄是常见的症状,约束带的使用频率高.传统的约束带约束后包裹的衬垫容易滑脱,约束带易卷曲成团或揉搓成绳子状,造成局部皮肤的勒伤、擦伤[2],且长时间使用舒适度差,易加重病人的躁动程度,导致病情加重,家属不愿使用.为避免上述弊端,本课题组从舒适、牢固、防损伤、易消毒的角度,在传统约束带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双Y型弹力约束带(已经申报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申请专利号:200520087483.X).并于2004年6月-2005年5月应用于神经外科病人,经临床观察对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君;王军玲;张元云;郑昌炼;董振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的定性研究

    [目的]制定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15位护理专家进行非结构式的深度访谈.然后使用colaazi的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包括:巩固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各专科护理技术和中医基本护理技术;具备按护理程序解决健康问题的临床护理能力和社区护理能力,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基本能力,以及沟通、合作、自我学习等专业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结论]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要求涉及4个方面: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掌握包括基本技能在内的急救护理技术及中医护理技能,着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

    作者:胡爱招;王志红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从中美护理教育现状分析中国护理本科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护理实践日趋外延、教育被列入服务贸易的范畴和中国加入WTO,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中美护理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目前国内护理教育,无论是教育层次、模式,还是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及评估体系都亟待继续改革.

    作者:吴蓓雯;曹伟新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提高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提高病人自我效能的训练对腹膜透析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37例腹膜透析>3个月病人,对病人实施针对提高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分别在研究开始、研究结束时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8.97分±6.62分、5.30分±4.82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为6.32分±6.47分、3.70分±3.79分,经配对t检验,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高病人自我效能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腹膜透析病人的心理状态.

    作者:许莹;苏琦;王兰;全蕾;骆素平;汪涛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不同静脉穿刺进针法对血管组织损伤的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皮肤血管损伤的影响.[方法]操作者分别用针尖斜面向上和针尖斜面向左两种直刺法,先对12只新西兰大白兔进行静脉穿刺,再选择130例需静脉穿刺的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疼痛反应、针孔堵塞及血管组织的损伤等变化.[结果]采用两种直刺法,无论是病人组还是动物组疼痛反应、针头堵塞等均存在差异(P<0.01或P<0.05).[结论]针尖斜面向左静脉直刺法,对局部组织、血管损伤小,疼痛反应轻微,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贾秀华;刘玉英;李艳玲;陈桂节;邹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改革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改革《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模式,培养护生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方法]76名护理本科护生随机参加给氧或鼻饲操作考核,参加每项考核的护生又被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病例展示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考核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护生认为病情展示考核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化贯彻护理程序、培养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考核中,采用病例展示考核法能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和开展整体护理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吴永琴;姜文莉;杨晔琴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角色扮演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护理教育面临人们健康保健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契机,同时亦面临卫生服务转型带来的变革[1].护理工作已不再局限于医院,而更多的面向社区与家庭,社区护理的教学工作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在带教两个本科年级的《社区护理》课程中,应用角色扮演教学法,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杨;何国平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社会支持对白血病病人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从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实质支持、归属支持方面,介绍了白血病病人社会支持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提出护士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为白血病病人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

    作者:赵华;刘晓英 刊期: 2006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减轻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疼痛的作用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社区116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病人均采用钙剂及维生素D等抗骨质疏松治疗,以1个月为观察周期,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认知、情绪、行为护理干预,观察镇痛效果及病人睡眠质量.[结果]于第4周末,干预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病人睡眠状况明显改善.[结论]社区护理(认知、情绪、行为)干预可减轻骨质疏松症病人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月仙 刊期: 2006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