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远外侧枕下入路行畸形齿状突切除的手术配合

付秀荣;郭子筠

关键词:远外侧枕下入路, 畸形, 齿状突切除, 枕骨大孔, 胚胎发生, 发育过程, 寰椎
摘要:寰枕区包括枕骨大孔、寰椎和枢椎,在其胚胎发生和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可导致多种畸形并存[1].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护理在婴幼儿秋季腹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秋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肠道疾病,其发病率高,是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疗除药物之外,给予合理的护理,尤其是饮食护理对缓解其有一定的作用,通过临床观察表明,饮食护理既能减轻消化道负担,又能补充水分、营养,预防或纠正脱水.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王惠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护理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目前放射治疗手段中较先进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无痛苦,不流血,疗程短,疗效好,已被病人所接受.我院于1998年引进了此顶技术,至今共收治病人502例.加强病人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对提高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张美静;邢晓汾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21例小儿支气管哮喘家庭调护顺应性指导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对各种刺激物的易患性增高,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加,从而使支气管管腔狭窄.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可以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2003年1月-2005年12月对2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庭调养护理进行顺应性指导,使该组患儿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减短哮喘发作时间,减轻发作症状,从而使他们能和正常儿童一样享受生活和学习机会,减轻家庭对患儿发病住院治疗负担起到良好作用.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清热消肿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热消肿膏外敷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0年-2004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6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5例,实验组在留置针部位每天外敷清热消肿膏,对照组按常规操作.[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12.12%,留置时间长,对照组静脉发生率31.43%,且留置时间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热消肿膏外敷可延长静脉留置针时间.

    作者:吕小芳;程晓鸣;刘燕平;钱晓岚;徐玉梅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集中照护老年痴呆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

    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世纪,其主要特征是总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更多的依赖于社会养老[1];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各个重要器官都会发生退行性改变,造成生理功能缓慢的不可逆的下降.同时也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变.如何照顾好痴呆老人,延缓病情发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作者:李丽珠;郝伟平;郭英莉;王丽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全反式维甲酸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全反式维甲酸(以下简称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5年11月25日收治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在服用ATRA第13天出现了维甲酸综合征表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缓解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香香;梁新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抚触配合氧化亚氮吸入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氧化亚氮(笑气)吸入已成为人工流产术止痛的主要手段,但因其主要依赖病人的自主呼吸来控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效果不佳.我院对336例人工流产病人在吸入笑气的同时,配合抚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闫树叶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急性中毒的临床调查及原因分析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迅速的特点,而且毒物量越大,毒性越强,病人受损脏器越多[1],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它的发生给病人及其家人均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伤害,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中毒的发生非常重要.通过临床对急性中毒发生的年龄特点及原因与毒物种类进行分析,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国际护士会创立始末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英国女护士一艾丝尔·贝德福·芬威克(Ethel Bedfore Fenwick),是她,组织成立了国际护士会.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股静脉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

    股静脉穿为临时急症血液透析或过渡型血液透析建立血管通路提供了安全、有效的实用方法,我院于2000年10月-2005年12月,对176例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分析取得一定效果,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杜晓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加强产科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的观察力.[方法]对17名护士分别进行继续教育,经过考试、病例分析、护理记录、培训前后对新生儿观察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发现问题及观察新生儿疾病出现前的早期症状优于培训前,培训后对新生儿的观察力优于培训前的观察力,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护士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促进了产科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绮虹;邓艳菊;梁淑仪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的再利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基础操作之一,因输液病人较多,护士偏少,护士在输液操作中为了方便,经常有许多不规范操作发生;如将用过的消毒棉签乱扔、排除空气时不将液体排入弯盘中等现象.经过实践,发现用一次性输液器外包装可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全莲花;石秀兰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喉癌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术后护理

    喉癌的外科治疗要求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喉的功能,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是一种切除喉部恶性肿瘤的同时,重建喉的发音、呼吸及吞咽功能的手术[1].

    作者:梁冬梅;韩小燕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持续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会卫生服务的大特点是贴近居民,就近就医,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以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

    作者:曹淑英;王芸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影响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护理管理者日益重视病人在评价和监督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综述了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从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卫;王潇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成人英语教学方法初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加入WTO和申奥成功,我国社会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在职人员迫切地想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成人教育成为我国现阶段教育领域的一道特有而重要的风景.在成人教育的各门课程中,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自不待言.但由于历史及其他诸多原因,它已成为成人学生感困难的科目.因此如何搞好成人英语教学,使成人在有限的条件下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尤为重要.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成人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就成人英语教学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些成人英语教学的经验和方法供大家参考或借鉴.

    作者:李庆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氨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1例应用氨苄青霉素后2h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文革;贾大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是外科手术器械,在各种手术中[1]特别是肝切除术中广泛应用[2].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PMOD,在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成功地实施了一系列手术.现将报告如下.

    作者:孙惠华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

    乳腺良性肿块是乳腺常见的疾病,以往病人常选择肿块局部手术切除,这种方法虽然成功率高,切除彻底,但不可避免的在局部皮肤留有明显的手术疤痕.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之一,麦默通(Mammotome)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乳腺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口小,符合审美要求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现将操作方法和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陆应妹;吕一;楼小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浅析血液透析护士的职业损伤及自身防护

    [目的]了解进行血液透析操作的护士职业损伤情况,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透析室职业损伤的情况.[结果]:每位护士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损伤经历.[结论]职业损伤严重侵害透析护士的健康,必须加强职业损伤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确保专业人员的执业安全.

    作者:郝晶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