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

周卫;王潇娜

关键词:病人,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六西格玛管理
摘要: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护理管理者日益重视病人在评价和监督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综述了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从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特点在于频发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引起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和频繁觉醒,从而导致日间的不适症状[1].临床表现为睡眠时鼾声响亮,呼吸困难,醒后头痛、头昏、嗜睡、精神不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有腭垂腭咽成形术、气管切开术、上颌/下颌前移术和激光等治疗手段[1],这些方法各有不同的适应证.本院采用软腭缩短咽腔成形术治疗5例OSAHS病人,效果好,病人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丽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氨苄青霉素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氨苄青霉素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青霉素酶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软组织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败血症等.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1例应用氨苄青霉素后2h出现过敏性休克的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卫文革;贾大红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纠纷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李改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流动人口孕妇的健康调查及护理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在住院分娩的流动人口中孕妇也随之增多.由于流动人口孕妇特定的生活境况,在孕期中危急重症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了流动人口孕妇的身心健康.通过对2005年1月-2005年11月在我科住院分娩的流动人口孕妇的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影响流动人口孕妇健康的因素,并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应对措施,使流动人口孕妇安全地渡过了分娩期.现报道如下.

    作者:方红;孙苏君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对葡萄糖耐量低减者长期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观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继心脑血管、恶性肿瘤、慢性支气管炎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剧增的主要疾病,是全球所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

    作者:白姣姣;郑莉;蔡蕾;冯秀卿;戴慰萍;张颖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临时医嘱执行单的临床应用

    为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举证责任倒置的要求,在贯彻我省《病历书写规范》中临时医嘱执行样本[1]的讨论中,多数科室提出了护士执行完每条医嘱后再找病历签名,与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发生冲突,造成工作的不便和时间的浪费,并有因不能及时找到病历而漏签的现象.为了更加完善地做好临时医嘱签名的工作,达到客观、真实、及时、完整的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我院决定将l临时医嘱执行单制成粘贴式并组织实施,在通过两年的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已达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晓萍;王文兰;杨筠松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冠心病合并泵衰竭病人的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LABP)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左心辅助装置,是抢救心脏泵衰竭的重要手段[1].临床实践证实反搏可减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病人的病死率和死亡率[2].IABP系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远端,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起到辅助心脏的作用.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12月共应用LABP治疗冠心病合并泵衰竭15例.现将有关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任志英;郭惠丽;岳宏;葛秀春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加强产科护士在职培训提高护理质量

    [目的]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的观察力.[方法]对17名护士分别进行继续教育,经过考试、病例分析、护理记录、培训前后对新生儿观察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士发现问题及观察新生儿疾病出现前的早期症状优于培训前,培训后对新生儿的观察力优于培训前的观察力,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使护士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促进了产科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绮虹;邓艳菊;梁淑仪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预见性健康教育与白血病强化治疗后发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迄今为止,化疗仍是白血病病人重要的和基本的治疗手段,而耐药却是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大剂量阿糖胞苷克服临床耐药,成为近年来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武丽俊;陈月青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持续性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探讨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会卫生服务的大特点是贴近居民,就近就医,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以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

    作者:曹淑英;王芸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病人的护理配合

    乳腺良性肿块是乳腺常见的疾病,以往病人常选择肿块局部手术切除,这种方法虽然成功率高,切除彻底,但不可避免的在局部皮肤留有明显的手术疤痕.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今外科发展的趋势之一,麦默通(Mammotome)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乳腺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口小,符合审美要求等优点,易被病人接受.现将操作方法和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陆应妹;吕一;楼小花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国际护士会创立始末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英国女护士一艾丝尔·贝德福·芬威克(Ethel Bedfore Fenwick),是她,组织成立了国际护士会.

    作者:王斌全;赵晓云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心脏疾病介入诊疗的护理与观察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发展,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术在我国医学领域逐步普及、推广,它改变了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促进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发展.

    作者:朱聿萍;董顺娣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影响病人对护理满意度的因素及对策

    随着医疗服务市场化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护理管理者日益重视病人在评价和监督护理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综述了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用六西格玛管理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从而为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作者:周卫;王潇娜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抚触配合氧化亚氮吸入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近年来,氧化亚氮(笑气)吸入已成为人工流产术止痛的主要手段,但因其主要依赖病人的自主呼吸来控制,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效果不佳.我院对336例人工流产病人在吸入笑气的同时,配合抚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闫树叶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34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预防肺栓塞病人围术期的护理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又称肺动脉栓塞是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较严重的并发症.据报道50%~60%肺动脉栓塞与下肢DVT有关[1].其中尤以髂静脉、股静脉等下肢静脉的血栓形成引起肺栓塞的可能性大.DVT是一种静脉内血细胞凝集块阻塞性疾病.多与血流缓慢、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有关.

    作者:段秀兰;赵继萍;孙云;王培英;高宇;陈轶群;袁又圆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艺术性语言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语言是人们心灵的声音,是护士与病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护理工作者文化修养、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作为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与病人交谈时,语言的表达上要讲究艺术,要注意科学地运用语言艺术.我院从1998年以来开展温馨护理、人性化护理,加强护士语言艺术的培养与实践,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富珍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1例全反式维甲酸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全反式维甲酸(以下简称ATRA)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效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05年11月25日收治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在服用ATRA第13天出现了维甲酸综合征表现,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病情缓解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香香;梁新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的美好向往,社会的和谐能促进社会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效运转.构建和谐医院成为当前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医疗卫生体制下,医疗服务行业的不和谐因素日益尖锐.减少医疗纠纷,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因此,优化护理服务,和谐护患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实践,从以下方面做起.

    作者:张淑芳 刊期: 2006年第21期

  • 急性中毒的临床调查及原因分析

    急性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迅速的特点,而且毒物量越大,毒性越强,病人受损脏器越多[1],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它的发生给病人及其家人均带来极大的痛苦与伤害,严重影响着其身心健康.因此,加强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中毒的发生非常重要.通过临床对急性中毒发生的年龄特点及原因与毒物种类进行分析,现将其报告如下.

    作者:王瑞凤 刊期: 2006年第21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