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膜早破病人两种臀部抬高方法的对比观察

唐宏;郑燕

关键词:胎膜早破, 病人, 臀部, 方法及, 孕妇, 统计学处理, 左侧卧位, 自觉症状, 异常胎位, 卧床休息, 胎膜破裂, 随机分组, 脐带脱垂, 临床护理, 护理人员, 支托物, 水流出, 平卧位, 临产前, 发生率
摘要: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OM),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0%[1],是产科常见的一个并发症.胎膜早破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平卧位尤其左侧卧位为主,对先露部尚未衔接或异常胎位者应抬高臀部,以免脐带脱垂.临床上抬高孕妇臀部常采用直接垫支托物于臀下或垫高床尾头低脚高位法.为探讨这两种臀部抬高方法的优缺点,自2004年我科护理人员对孕妇采用随机分组后进行临床护理,并对两组孕妇的脐带脱出率、羊水流出量及孕妇的自觉症状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及统计学处理,旨在为胎膜早破孕妇选择更为合理且舒适的体位提供一个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将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上肢约束带的改进

    手术体位一般采取被动体位,既要满足手术的需要又要保证病人的舒适、安全.因此,保护性制动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便于病人术中输液方便、麻醉师管理以及加药及时方便,一般选用上肢末梢血管穿刺.

    作者:贾彩虹;李园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巧用肝素帽封堵胃管末端

    临床留置胃管进行鼻饲的病人很多,每次鼻饲后,通常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扎后再用线捆绑或用胶布固定,或用橡皮筋套紧或用夹子夹紧,以防胃内容物反流溢出.

    作者:陆伟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输液胶布粘贴方法的改进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

    作者:田雅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浅析护理服务中的法律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进一步维护了病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医院的主体--医务工作者如何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诊疗过程中知法、守法、并依法行事,事关医院的生存与发展个人的前途与命运.

    作者:王玉珍;郭金凤;王晓波;张彦萍;刘洁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原因调查与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社会迅速变迁,找工作及工作压力对社会结构、家庭功能和个人精神卫生带来极大的影响.

    作者:伊俊美;孙献芳;赵永芬;王芸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关节镜下异体跟腱骨移植重建后交叉韧带及后外侧结构术的护理

    膝关节急性损伤中,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euciate ligament,PCL)损伤占38.3%,其中41.2%是PCL-PLC(postero lateral corner,PLC后外侧结构)联合损伤.单独重建PCL将使膝关节残留不稳定,加速关节软骨蜕变,同时也是重建PCL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康丽;于卫芹;李莉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音乐疗法对先天性心脏病学龄患儿医疗恐惧的影响

    心脏病患儿的活动受限,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必须经过住院手术才能根治.医疗恐惧是住院儿童常见的心理反应.

    作者:马春晖;李满平;张秀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外科护理教研室教学实施方案探讨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临床实习使学生能按照护理程序对外科疾病的护理有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这就需要好的向导.

    作者:张玉兰;宋秋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音乐对缓解牙科治疗恐惧症病人焦虑症状的临床研究

    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是指病人对牙科诊治过程所持有的忧虑、紧张、害怕的心理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

    作者:高杨;王忠桂;王效平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早期功能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已成为严重膝关节疾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而术后正确的康复和锻炼是获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对40例48膝TKA术后病人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霞;胡丽敏;郑丹;张菁;杜杏利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自体血液回收机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自体血液回收机被用来对病人手术中或创伤流出的血液进行收集、清洗、浓缩及回输,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有较多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者:周亚昭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静脉输注巧排气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一瓶液体输完后,如未能及时处理,液面就会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此时更换液体,排气费时费力.有时还浪费药液,甚至可能延误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

    作者:王海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漂浮导管在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

    漂浮导管又称球囊血流导管,1970年首先由Swan-Ganz报道应用,因此又称为Swan-Ganz导管.因其在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在外科危重病人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我院心脏外科左向右分流病例所致的严重肺动脉高压病人常规在外科手术前放置漂浮导管,现将2001年-2002年30例病人漂浮导管的应用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赖日萍;陈静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STAR人工全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踝关节融合是常用的解除踝关节疼痛僵直的方法,踝关节融合的缺点包括术后需要长期的石膏固定和常导致难治性距下关节和跗骨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并且踝关节融合术后相关的骨不连发生率至少为10%.

    作者:尹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高龄脑卒中病人脱水治疗的程序护理

    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多采用高渗性脱水剂快速静脉输注,控制颅内高压或脑水肿.由于高渗性脱水剂易对静脉和穿刺局部及周围组织造成损害,轻者引起疼痛、重者引起静脉炎,加上高龄病人生理特点,如自我照顾能力下降,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肤、肌肉组织松弛,易致穿刺失败和液体渗漏.我科护理人员在高龄脑卒中病人住院后给予程序护理干预,使脱水治疗安全顺利完成,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钱新毅;向南雁;段艳君;郑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即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及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糖尿病监测.其中运动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病人运动治疗后血糖的监测,探讨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英;周爱佑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系统血管病,病因及病变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各异.

    作者:陈福梅;周爱明;隋永丽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肿瘤病人使用不同种类PICC内血栓形成的研究

    肿瘤病人常需要反复多次静脉化疗,为了防止化疗药对周围血管刺激和损伤,临床采用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肿瘤病人进行静脉化疗,并可通过该管道输注高营养溶液、成分血液以及抗感染等治疗.

    作者:陈湘玉;袁玲;李蓉梅;吕佳;陈琛;周霞;王丽丽;卞丽娟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1例术后心跳骤停70 min病人的康复护理

    急诊医学不但在综合医院临床重要,而且在专科医院备受重视.因此,要发展急诊护理专业化的意识.

    作者:盛玉荣;薛萍;侯伯 刊期: 2006年第30期

  • 城市社区老年护理方案

    概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需求及现状,并从建立社区健康卡,进行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护理,发挥社区医院、地段医院的作用,建立家庭护理单元等叙述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措施,并展望了城市社区老年护理发展方向.

    作者:陈雪莲;林红云;粟霞 刊期: 2006年第30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