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兰霞;王力
[目的]了解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5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量表及疼痛治疗指数评估表,对304例手术后第2天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后病人期望术后疼痛为轻度,希望能够缓解疼痛;术后疼痛程度达到了中重度,对情绪和日常活动有轻、中度水平的影响;疼痛治疗指数显示有60.19%的病人存在疼痛治疗不足;病人对控制疼痛服务评价较高,而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程度评分较低.[结论]手术后病人疼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制定术后疼痛控制制度和实践指南,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的状况.
作者:沈曲;李峥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总结102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手术痛人的护理.[方法]对102例(110眼)翼状胬肉病人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定期随访.[结果]术后随访7个月~29个月(平均16.2个月),共9眼复发(8.2%),手术成功率为91.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较好,加强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罗汉萍;王峥嵘;钱莉芬;刘红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上海市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及其家长对计划免疫知晓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00位上海市流动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卡介苗接种率97.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0.6%,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全程接种率为76.0%,百白破联合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0.9%,麻疹活疫苗接种率为88.6%,乙脑疫苗接种率为81.3%;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疹活疫苗五苗全程接种率为23.8%.[结论]上海市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实际接种率低,尤其是五苗全程接种率明显偏低.
作者:徐英;徐丽华;朱利华;徐红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传统导尿操作过程中,导尿管插入尿道前,需用无菌镊持液状石蜡棉球或50%甘油溶液润滑导尿管.笔者在操作过程中对润滑尿管的方法进行改进,既保证了无菌操作,又使操作更方便、快捷.具体步骤如下: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护理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感染的机会,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每天要接诊大量诊断不明确的急危重病人,同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直接接触病人的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另外,急诊科还存在大量危害急诊医生与护士身体、心理健康的因素,例如:抢救急性毒物中毒病人时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到各种残留的毒物,电离辐射的影响,用电的安全及来自病人或家属的暴力等.因此,急诊科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冯霞 刊期: 2006年第31期
通过分析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配置,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潜能.
作者:张立颖;李亚洁;周宏珍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探索高等护理专业开展循证护理教学的佳时机.[方法]抽取护理本科生120人,A组在开设临床课早期开展循证护理教学,B组在开设临床课后期,C组在进行临床实习早期,开展前后从循证理论知识、评价医学文献能力、循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开展循证护理教学前3组循证理论知识、评价医学文献能力、循证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经F多重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展后循证理论知识、评价医学文献能力、循证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高(P<0.05),且A组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在开设临床课早期开展循证护理教学效果佳.
作者:蒋运兰;余阳燊;王芳;孙姝;张先庚;付昌萍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总结运用药盒导管系统(PCS)进行动脉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病人的护理.[方法]利用PCS对30例浸润性膀胱癌病人进行动脉灌注化疗,严密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30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药物外渗现象,除1例因肿瘤进展而放弃进一步治疗外,其余29例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结论]掌握股动脉穿刺插管及皮下植入PCS灌注化疗的正确操作方法、并发症的观察、护理要点,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及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杏勤;陆少会;罗利平;卢惠明 刊期: 2006年第31期
99mTc-RBC消化道出血显像原理是人体红细胞(RBC)被99m锝(99mTc)标记后,正常情况下腹部大血管和血管床丰富的脏器如肝、脾、肾等显影,而胃肠道的含血量较低,基本不显影.若肠壁有出血灶,99mTc标记的RBC将从血管破裂口进入肠道,形成异常的放射性浓聚影.当出血量较大时,99mTc标记的RBC在肠腔的移动、聚集,可出现肠影.据此,可对胃肠道出血作出定位诊断.现将25例99mTc-RBC消化道出血显像患儿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寿亚利 刊期: 2006年第31期
手术室诗乐氏洗手液有多种取用方法,如脚踏式、自动感应式等.通过应用,感觉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脚踏式会出现1次回抽液量过多而造成浪费,自动感应式可因感应系统失灵而无法获取.为此,我院将原有洗手架进行了改装,使其成为墙壁倒挂式洗手液架,为洗手者提供了方便.
作者:易建雯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为更好地提高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的效果,针对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对我院护理解剖学的教学从教材选用、内容设置、教师素质及教学手段等4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作者:杨志勇;李英;邱丽颖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本科护生择业观念的差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470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63.1%的女护生毕业后打算从事护理工作,只有47.5%的男护生准备从事护理工作,且就业期望值较高.[结论]学校要重视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加强就业指导,为其创造就业机会.
作者:李天一;陈长香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神经刺激仪的使用为外周神经阻滞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判断指标,极大地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神经刺激仪通过产生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诱发该神经所含的运动神经分支所支配的目标肌肉纤维收缩,通过这一特征性的靶肌肉(target muscle)颤搐,使操作者识别出对应的神经与刺激针邻近,并通过与刺激针相连的绝缘针直接注入局麻药,以完全阻滞相应的神经.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椎管麻醉对循环、呼吸的影响,适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的病人.我院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韩娅玲 刊期: 2006年第31期
4个月以上的小儿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常有便秘发生.开塞露因无任何副反应而成为治疗小儿便秘的首选.但因其容器口径大、质地硬、无刻度,不利于临床操作.经改进过的小儿开塞露容器则避免了以上的缺点,现将改进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向安琳;何文娟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个体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法和面谈法,随机抽取30例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调查.[结果]门诊支气管哮喘病人有一定的健康信息储量,但缺乏较深层次的健康知识指导,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内容需求较多;当面讲授和发放相关资料的方式受欢迎.[结论]医护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健康教育,重视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有机结合.
作者:范薇;高国贞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护理对策.
作者:梅雅文;李亚洁;张立颖;李振泰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护生在预防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对本校护理系学生进行AIDS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关于AIDS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的回答正确率有显著提高,对婚外及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和AIDS病人持积极主动态度的比例也有一定提高.[结论]对护生进行AIDS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大学生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薛海燕;魏碧蓉;林朝芹;黄荔萍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酮症酸中毒预防知识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100例糖尿病病人在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前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对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等知识了解甚少,教育后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P<0.01).[结论]重视和加强糖尿病病人对酮症和酮症酸中毒预防知识的教育力度,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认知水平,避免诱发因素.
作者:郝牡丹;范丽凤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孕妇接受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及对AIDS防治知晓率,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服务.[方法]对我院产科门诊行首次产科检查建卡的2 000位孕妇,由孕妇决定是否接受HIV检测,并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关怀干预服务,对干预前后AIDS防治知识及恐惧、焦虑心理进行调查.[结果]2 000位产检孕妇中有1 568人自愿接受HIV检测,达78.4%,从中检出HIV阳性10人,占0.64%,开展VCT前孕妇对AIDS防治知晓率较低,且恐惧发生率68.9%,焦虑57.5%,干预后孕妇对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恐惧、焦虑分别下降到34.3%、29.5%.[结论]在产科门诊开展艾滋病VCT及护理干预是防止AIDS母婴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袁军;周秀安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建立临床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与方法.[方法]选取59名临床主管护师以上并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护理人员,采用专家咨询法,就其护理实习质量控制的各项指标进行认定.[结果]建立质量控制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0项,通过界定师资、制定质量监控手册和评价机制完成质量控制.[结论]形成的临床护理实习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全过程质控,使教、学双方有了明确目标,实习质量控制机制得到了完善.
作者:宋雁宾;耿莉华;李加宁 刊期: 200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