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周秀安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力扬)为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常用于革兰阴性杆菌中敏感菌株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的感染.注射用硫普罗宁(凯西莱)可降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用于预防放化疗所致的外周白细胞减少和二次肿瘤的发生.临床上,血液科经常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以防治化疗后的感染.但在治疗中发现,为病人输注生理盐水注射液250 mL、注射用美洛西林钠2 g后,更换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硫普罗宁0.3 g后,发现两种药液在输液管内混合后立即形成乳白色浑浊.
作者:胡晓玲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传统导尿操作过程中,导尿管插入尿道前,需用无菌镊持液状石蜡棉球或50%甘油溶液润滑导尿管.笔者在操作过程中对润滑尿管的方法进行改进,既保证了无菌操作,又使操作更方便、快捷.具体步骤如下:
作者:王宗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如无纸化办公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门诊及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构建医院感染监测、培训、临床合理用药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对医院感染病例、微生物学检验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手段和临床指导,大大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时准确提供医院感染动态信息,提高了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水平.
作者:祝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建立临床实习质量监控体系与方法.[方法]选取59名临床主管护师以上并承担临床带教任务的护理人员,采用专家咨询法,就其护理实习质量控制的各项指标进行认定.[结果]建立质量控制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20项,通过界定师资、制定质量监控手册和评价机制完成质量控制.[结论]形成的临床护理实习质量控制指标体系,通过全过程质控,使教、学双方有了明确目标,实习质量控制机制得到了完善.
作者:宋雁宾;耿莉华;李加宁 刊期: 2006年第31期
随着肿瘤病人的增多,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大多数抗肿瘤药为细胞毒剂,在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包括被动接触抗肿瘤药的护士.已有研究证实,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可导致白细胞下降、头发脱落和月经异常等毒副反应[1].为了加强护士的职业保护,我科自2003年5月开始使用简易配药柜配制抗肿瘤药,并对使用效果进行问卷及临床观察,证实简易配药柜的使用对护士具有职业防护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丽珍;李菊珍;李小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因素.[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病人100例,从卧位与非卧位、高渗液体与一般液体、封管液、留置部位方面分析留置时间的变化.[结果]留置时间不受体位及穿刺部位的影响(P>0.05),但与液体渗透压及封管液有关(P<0.05);输注高渗液体病人肿胀发生率较高.[结论]静脉留置针不受体位及活动影响,只要治疗及病情需要可随时选择静脉留置;输入高渗液体应3 d更换1次留置针部位,并适当活动留置肢体,以减少肿胀及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尚玉芝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健康教育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护理对策.
作者:梅雅文;李亚洁;张立颖;李振泰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临床上新病人入院后一般均需要留取尿标本作尿常规检查.而婴儿不易留取到尿,若将尿瓶直接放在会阴部既不安全也易损伤皮肤,致使尿标本的收集存在一定的难度,导致临床检验不及时.针对此问题,总结出了一个简便易行又经济安全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桂红民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孕妇接受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情况及对AIDS防治知晓率,开展有效健康教育服务.[方法]对我院产科门诊行首次产科检查建卡的2 000位孕妇,由孕妇决定是否接受HIV检测,并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及关怀干预服务,对干预前后AIDS防治知识及恐惧、焦虑心理进行调查.[结果]2 000位产检孕妇中有1 568人自愿接受HIV检测,达78.4%,从中检出HIV阳性10人,占0.64%,开展VCT前孕妇对AIDS防治知晓率较低,且恐惧发生率68.9%,焦虑57.5%,干预后孕妇对AIDS防治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恐惧、焦虑分别下降到34.3%、29.5%.[结论]在产科门诊开展艾滋病VCT及护理干预是防止AIDS母婴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
作者:袁军;周秀安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不同层次护生临床护理实习需求,为科学安排医院护理中专、大专、本科实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158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兴趣选项、实习意愿、自我管理及科室教学管理等内容.[结果]大多数大专及本科实习护生要求科室轮转4周,大多数中专护生则选择6周;所有护生都需要老师的指导.而大多数中专护生专业知识缺乏.[结论]不同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实习需求不同,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实习环境、教学过程和教育管理的监控,应关注临床带教老师整体素质,充分了解护生需求,掌握适合临床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提高护生实习满意度和临床教学质量.
作者:杜慧敏;于瑞英;赵孝英 刊期: 2006年第31期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护理人员越来越认识到临床护理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感染的机会,而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线科室,每天要接诊大量诊断不明确的急危重病人,同时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会直接接触病人的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等,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另外,急诊科还存在大量危害急诊医生与护士身体、心理健康的因素,例如:抢救急性毒物中毒病人时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吸收到各种残留的毒物,电离辐射的影响,用电的安全及来自病人或家属的暴力等.因此,急诊科护士应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接受更多的教育,对各种危害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强自身防护,将危害降至低,大限度地保障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冯霞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临床教育一直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的临床经历不但会对护生的临床学习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影响护生的专业行为与专业态度,继之影响护生的专业定位.通过调查护生对临床实习过程的认知,为护理教育者制定有效的临床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潘兰霞;王力 刊期: 2006年第31期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鞘,是颅内神经肿瘤中多见的一种,是一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此肿瘤多见于成人,发病年龄20岁~4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为6:4,15岁以下的儿童几乎不见[1].临床表现以头晕、眩晕、单侧耳鸣及耳聋为首发症状,治疗原则为手术全切除,可获得根治.我科于2005年7月28日为1例13岁小儿成功实施听神经瘤摘除术,该手术小儿罕见,操作难度较成人增大.现将手术时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玲;吴安宁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病人酮症酸中毒预防知识的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估100例糖尿病病人在教育前、后对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教育前大多数糖尿病病人对酮症及酮症酸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等知识了解甚少,教育后病人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明显提高(P<0.01).[结论]重视和加强糖尿病病人对酮症和酮症酸中毒预防知识的教育力度,可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认知水平,避免诱发因素.
作者:郝牡丹;范丽凤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下肢术后早期停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对病人尿潴留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下肢手术后应用PCEA病人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术后早期停用PCEA至排尿,但长不超过5 h,对照组持续开放PCEA,比较两组尿潴留和疼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疼痛的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手术后早期停用PCEA能有效地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而镇痛效果不受影响.
作者:奚爱芬;姚克勤;卞晓萍;张超先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神经刺激仪的使用为外周神经阻滞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判断指标,极大地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神经刺激仪通过产生刺激波刺激周围神经干,诱发该神经所含的运动神经分支所支配的目标肌肉纤维收缩,通过这一特征性的靶肌肉(target muscle)颤搐,使操作者识别出对应的神经与刺激针邻近,并通过与刺激针相连的绝缘针直接注入局麻药,以完全阻滞相应的神经.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可取得下肢单侧肢体的完全麻醉,避免了全身麻醉、椎管麻醉对循环、呼吸的影响,适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尤其适用于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的病人.我院于2005年4月开始实施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腰骶丛联合后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
作者:韩娅玲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从人口统计学的角度对我国护士组织承诺的现状进行探讨.[方法]用组织承诺量表对187名护士进行调查,然后对护士的组织承诺现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护士在规范承诺、机会承诺和感情承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称护士在感情承诺方面存在差异;已婚护士在规范承诺上显著高于未婚者,但在机会承诺上则低于未婚者;不同学历护士在理想承诺和机会承诺方面差异明显.[结论]我国护士组织承诺的现状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作者:陈超然;黄志红;卢光莉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提高糖尿病病人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水平,掌握科学的自我管理方法.[方法]选取两组病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于治疗第8天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运用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病人实施护理,可以提高病人控制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韦利菊;张小蝶;韦文合;李珍;陆艳姣 刊期: 2006年第31期
为更好地提高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的效果,针对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的要求,对我院护理解剖学的教学从教材选用、内容设置、教师素质及教学手段等4方面进行改革探讨.
作者:杨志勇;李英;邱丽颖 刊期: 200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手术后病人疼痛控制状况.[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地区5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量表及疼痛治疗指数评估表,对304例手术后第2天的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后病人期望术后疼痛为轻度,希望能够缓解疼痛;术后疼痛程度达到了中重度,对情绪和日常活动有轻、中度水平的影响;疼痛治疗指数显示有60.19%的病人存在疼痛治疗不足;病人对控制疼痛服务评价较高,而对疼痛控制教育的满意程度评分较低.[结论]手术后病人疼痛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建议制定术后疼痛控制制度和实践指南,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术后疼痛控制不良的状况.
作者:沈曲;李峥 刊期: 200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