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伏生;侯冉;马捷
采用有效的方法固定胃管可减少因再次插管而增加病人的痛苦,也是疾病治疗的需要.我科自2003年1月-2004年1月采用新方法为78例病人固定胃管,无一例病人因固定不当而引起胃管脱落.
作者:张绍花;刘振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化学物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可避免的发生.2004年8月,我市龙文区发生的氨气泄露事件,迫使仓库周边1 000多名职工及居民连夜紧急疏散,事故造成1人现场死亡,39人中毒,我院一次性救治25例急性氨气中毒病人.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莉;陈晓慧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眼科、耳鼻喉科以及各类窥镜手术后,通常将切下来的微小标本放入敞口容器内,加10%甲醛溶液固定,容器外贴上标签送病理检查.近年来,我科使用空青霉素药瓶放置微小标本.用法:将微小标本置入药瓶内,加2 mL 10%甲醛溶液后加盖,将标签贴于瓶盖上.优点:直视下可看清标本,便于交接;减少了甲醛挥发对环境和人体造成的危害;保证了标本的安全;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废物利用,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张磊磊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的]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方法]根据病人RNADL评定量表得分及存在障碍,制定康复护理干预计划并给予实施,出院前1 d进行RNADL评定及效果评价.[结果]经3个月康复护理干预后,47例病人自理能力全面提高,28例病人完全自理,16例病人基本自理,3例病人部分自理.[结论]对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元姣;王雅莉;郑彩娥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根据病人病情随时需要静脉注入各种药物,以达到消炎、止血、抢救等目的.静脉注射是直接、有效的给药途径,往往在注射药物以后,头皮针与输液导管衔接处容易产生气泡,如果处理不当,气泡会随液体注入体内.现介绍两种方法可避免空气经头皮针处进入体内.
作者:霍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目前我院在职注册护士90人,聘用制护士30人,年龄19岁~52岁,其中本市户口114人,外省市户口6人.2002年-2003年因各种原因护士流失现象较明显.为确保护理工作的常规运转,需要随时补充减员数量,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临床护士的大量流失,一方面使培训处于低层面重复状态,另一方面倒班护士经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身体素质低下影响护理质量的提高.为寻求对策,对我院护士流失原因与管理难点进行了分析.
作者:贺明珍;杨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女病人在ICU入住期间月经来潮,增加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且加重了基础护理工作量.我科将内置式卫生棉条应用于病人经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薇薇;叶红;叶红波;周铃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卧床病人易发生褥疮,除与病人自身疾病有关外,也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褥疮预防进行有效管理,可使褥疮的发生率降到低.我科应用自制的预防褥疮护理卡,对容易发生褥疮的41例病人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糖尿病是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虽然糖尿病不能根治,却可以有效控制.除一系列降糖药物外,还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控制,包括减轻体重、戒烟、低糖低脂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来控制血糖.为了解居民中糖尿病病人的相关知识和行为状况,针对性地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我科于2004年9月-2004年10月实施了本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惠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增强老年人的心理免疫力就是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运用适宜的心理干预方法,引起积极、愉快、舒畅的心理状态,并通过有关神经中枢对免疫系统发生积极的影响,以加强其功能活动,从而起到延缓免疫系统老化,延年益寿的目的.现就几种心理干预方法对增强老年人心理免疫力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王文艳;刘守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回顾性分析了新生儿胃穿孔的临床资料,提示新生儿科护士应加强对患儿腹胀、呕吐、哭闹的观察,喂奶量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必须加强术后护理,以提高胃穿孔的治愈率.
作者:李璐琳;廖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联合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随着该药在临床的应用,L-ASP诱发的急性胰腺炎有上升趋势.2004年2月我科1例病人在应用L-ASP治疗过程中诱发了重症急性胰腺炎,由于发现及时,抢救治疗措施得当,护理精心,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芝芬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用药方法简单,无化疗药物的细胞毒副作用,可使85%以上的APL病人获完全缓解(CR),成为当今治疗APL的常规首选药[1].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2],如维甲酸综合征(RAR-S),皮肤、口唇干燥,头痛头晕,骨关节痛等.现将我院使用ATRA治疗APL过程中发生的1例疏松结缔级织炎报道如下.
作者:郑莉;郭飞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文献报道[1,2]其病死率80%以上与感染有关,且肠道细菌易位所致的继发感染是导致SAP死亡的主要原因.医护人员如能在疾病早期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感染率,对SAP的预后很有意义.近几年来,我科应用稀碘伏盐水清洁肠道,防治SAP的继发感染,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雅芳;冯俊芳;万雪云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无偿献血的采血环境是献血者体现仁爱、完成献血全过程的地方.为提升社会公益形象,确保献血者达到佳心理状态,保证血液质量,近年来,本站把重视采血环境管理提到议事日程,收到良好的效应,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作者:叶玉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质量护理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影响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家庭幸福及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2004年2月以来,我科根据护理工作中易发生的差错和事故的薄弱环节,制订了护理应急预案.肿瘤科护理应急预案的建立在肿瘤科的护理工作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赵婷;孙春梅;陈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介绍血液透析病人双腔静脉置管过程中预防血栓形成和导管感染的研究进展.强调选择合适浓度的肝素溶液封管、有效的皮肤消毒方法、棉质纱布的应用、导管材料的改进、合适的置管时间等的重要性.
作者:陈燕燕;杨小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尤其是高龄人群,60岁~69岁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为2.0%,80岁~89岁的发生率为9.0%[1];在心房颤动病人中脑卒中的发生率也较高,60岁~69岁为1.6%,大于80岁为3.0%[2].华法令是目前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应用有效的口服抗凝剂,但由于存在出血的危险性,故临床应用受限.老年病人临床应用必须选择合适的有效剂量.本文总结了我院28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应用华法令的护理体会.
作者:蔡叶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绝大多数.由于病理机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1].我们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70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炎症型)病人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薇;刘象鹏;牛运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乙酰胆碱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肌无力危象(MGC)是指重症肌无力病人急骤发生呼吸肌或/和由延髓支配的肌肉严重无力导致呼吸、咳嗽困难和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一种征象.临床表现为呼吸微弱、咳嗽无力、语音低调及烦躁、发绀等缺氧症状.我科于2004年3月成功抢救了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栗江霞;钱静文 刊期: 200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