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玻璃酸钠封闭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刘海平;沈凯秀;刘珍梅

关键词:玻璃酸钠, 封闭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骨科专业, 非甾体抗炎药, 现报道如下, 门诊就诊率, 注射治疗, 治疗方法, 膝关节炎, 生活水平, 人口比例, 临床效果, 骨科临床, 注射液, 施沛特, 关节腔, 方法及, 常见病
摘要:关节炎(OA)是骨科临床常见病,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上升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OA门诊就诊率逐年增加,传统的治疗方法如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理疗等的使用大多只能短期缓解症状,不能有效地阻止疾病的发展,致残比例较高,寻求一种早期有效治疗OA的方法及药物是现代骨科专业的当务之急.我院骨科使用玻璃酸钠(施沛特)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炎350例402膝,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内芯穿刺针头浸泡罐的制作与应用

    在医院多种诊疗技术操作中,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临床常用的穿刺技术.临床使用后的各种型号穿刺针经供应室回收后均需浸泡消毒.由于穿刺针内芯与外套分开后浸泡消毒,配针时需要花很多时间,且配套率不高,为提高配针率及穿刺针的质量,我院供应室于2004年1月研制出不锈钢针头浸泡罐,改进了针头浸泡方法,经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娟;任珊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鼻咽癌病人口腔感染分析及干预

    [目的]分析鼻咽癌病人住院期间并发口腔感染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对2002年-2004年1 264例鼻咽癌住院病人进行口腔感染情况分析.[结果]1 264例发生医院感染70例,感染率为5.54%,其中口腔感染45例,占64.29%.[结论]鼻咽癌病人并发口腔感染与肿瘤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导致口腔黏膜损伤、机体屏障破坏、不合理应用抗生素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明确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改善病房环境,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郑立;王逸如;黄华兰;李义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自费癌症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目的]探索提高自费癌症病人社会支持的方式,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随机法将自费癌症病人分成两组,对照组病人入院时,医生向病人亲友详细介绍病人的病情、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研究者静观其亲友的态度和行为,确定病人的社会支持程度及原因;研究组则在病人入院时,对病人社会支持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法律知识宣传、癌症知识宣教、协助病人申请社会救济、临床科研用药等方式进行干预后观其亲友的态度和行为,确定病人的社会支持程度及原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社会支持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充分了解癌症个体的社会支持现状,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是提高其社会支持程度的关键.

    作者:郭德芬;廖国伟;赵柱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肿瘤切除联合胆道支架及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手术配合

    肝门区胆管癌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细胞型原发性肝癌,后者对肝门影响小.其特点是发现晚、转移早、症状不典型,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等不敏感[1,2].5年生存率2%~3%,绝大部分病人1年内死亡.目前手术仍是提高该类肿瘤治疗效果的希望,但手术后有胆道狭窄和复发等问题.

    作者:吴荷玉;陈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体系设想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社区护理发展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益处,并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护理体系的设想.

    作者:吴卓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实施护理本科生全院轮转的体会

    目前,每年都有一批护理本科生充实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王玉琼等[1]报道了对本科生实施轮转的经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丁丽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美国护理教育简介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护理教育经历了深远的技术和社会变化,已从中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及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目前美国护理教育的起点为大专教育,主体部分为本科教育,辅以部分硕士、博士教育,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较其他国家快而高.

    作者:钟建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多功能医用消毒盒的研制

    浸泡消毒法是临床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消毒体温表等物品时,常规的做法是:用量杯量取(配制)消毒液倒入消毒盒内,然后直接将待消毒物品放入,消毒完毕,或用镊子夹取,或戴上一次性手套捞取,或直接用手捞出所消毒物品,冲净消毒液后备用.

    作者:徐晓燕;吴祥凤;姜红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催产素激惹试验中迟发性胎心率减速232例临床分析

    我院对妊娠末期产妇选择性进行催产素激惹试验,从而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作者选择232例有迟发性胎心率减速的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雅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管理

    根据<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爱敏;王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急诊室工作环境对急诊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急诊室工作环境对急诊护士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64名急诊护士(研究组)及非急诊护士(对照组)60名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分析急诊室环境与急诊护士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急诊护士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较对照组差,其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大.[结论]长期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的护士,生活质量较非急诊护士差,医院需重视急诊护理工作,改善急诊环境,以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作者:庞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4种泻药用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导泻清肠作用比较

    为了减少肠道吸收残留有机磷农药,在常规洗胃后,一般使用导泻剂促进肠道内的有机磷毒物排泄,缩短有机磷农药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减轻继续中毒.现就临床常用的4种导泻剂的导泻清洁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作者:张永霞;何花香;王丽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人工肛门袋的改良与应用

    膀胱癌病人进行回结肠代膀胱尿路改道术后,随时溢出的尿液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用改良后的人工肛门袋能解决这一问题.

    作者:王爱英;杨云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压疮预防及护理单研制和临床使用

    压疮是由于压力、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1].预防压疮发生一直以来都是护理工作的重点,成为衡量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邵悦萍;陈文英;戴云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抚触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抚触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42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给予正规的抚触,观察两组治疗后7 d、14 d相同时段的喂养耐受情况,同时记录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及治疗后10 d内体重、身长、头围增长和纠正胎龄40周进行2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抚触治疗后7 d、14 d抚触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抚触组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抚触组极低体重儿的体重增长及行为发育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可刺激早产极低体重儿胃肠道的发育,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对早产极低体重儿体重增长及行为神经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富林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新法配制凡士林油纱及临床使用效果分析

    凡士林油纱常用于各种烫伤、烧伤的创面换药,感染小伤口的引流、鼻腔出血填塞等[1].临床应用虽广泛,可是各科室之间对油纱的油量多少、尺寸大小要求却有差别,传统的统一配制不能满足临床一线的需求.

    作者:许筱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腹股沟肌肉强化护理法对预防术后疝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腹股沟肌肉强化护理法对预防术后疝复发的临床影响.[方法]将400例腹股沟疝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实验组术后行腹股沟肌肉强化护理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疝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术后疝复发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股沟肌肉强化护理法的实施能有效预防术后疝复发.

    作者:孙启云;提文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应用该闭合器后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股动脉造影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70例,对发生出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后发生出血16例,出血与患高血压、大量吸烟以及围手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关.[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应用于高血压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术后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发生出血的几率增加,可延长卧床时间.

    作者:李海燕;罗莎莉;林玲;王琳;董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开展手术病人舒适护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观察和评价手术病人术中生理、心理舒适程度.[方法]选取512例择期胸外科、脑外科、妇产科及普通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萧丰富舒适护理模式为框架,制订一套舒适护理措施;对照组则按常规护理,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病人自评和护士评价手术病人舒适度.[结果]经实施舒适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病人心理负担减轻,焦虑程度降低,能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提高了对固定体位、疼痛的耐受性,舒适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病人均获得了生理、心理方面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王玉;余咏;郎红娟;陈素兰;刘珂欣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妇科术后通过不同途径应用缩宫素的临床观察

    出血是子宫肌瘤摘除术及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的重要问题,良好的止血可降低失血量,利于瘤腔的关闭.为达到止血的目的,临床常用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缩宫素.但缩宫素静脉推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肌肉注射则易引起注射部位局部组织剧烈疼痛.2004年4月-2004年10月,对90例妇科术后病人通过3种不同途径应用缩宫素,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景;王丹;尹淑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