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

袁勤

关键词: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病人, 治疗依从性, 调查, 生物学治疗, 自然病程, 精神活动, 干预措施, 精神病, 行为, 协调, 特征, 思维, 情感, 环境, 个性, 复发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自然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在现有的干预措施中,生物学治疗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发生出血的影响因素,探讨应用该闭合器后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通过股动脉造影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病人70例,对发生出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后发生出血16例,出血与患高血压、大量吸烟以及围手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关.[结论]Angioseal血管闭合器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应用于高血压者要特别注意观察,术后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发生出血的几率增加,可延长卧床时间.

    作者:李海燕;罗莎莉;林玲;王琳;董蔚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防滑钢针和Y型乙醇滴管的研制及在胫骨结节牵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防滑钢针及Y型乙醇滴管在胫骨结节牵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胫骨结节牵引病人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自制防滑钢针及Y型乙醇滴管,对照组采用传统钢针及乙醇点滴,观察两组钢针移动及针道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钢针移动率、针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症病人更明显.[结论]胫骨结节牵引病人应用自制的防滑钢针及Y型乙醇滴管比传统的钢针及直接乙醇滴管法效果较好,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朱春萍;朱国秀;徐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管理

    根据<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程的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经验,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加强实验教学课前、课中、课后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作者:张爱敏;王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芦荟敷贴治疗皮肤损伤2例

    皮肤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们应用芦荟敷贴法治疗2例硬性皮肤损伤,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新鲜芦荟叶片数块,0.1%苯扎溴铵棉球.

    作者:周丽江;姜丽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探讨心脏电生理昼夜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脏电生理改变,即Q-T间期变异昼夜规律及心率变异性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观察55例缺血性心脏病病人(观察组)和5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的24 h心脏电生理改变,监测06:01~22:00和22:01~06:00时段的动态心电图中Q-T间期、Q-T间期变异、Q-T/HR斜率的变化及昼夜规律.[结果]两组心率、Q-T间期、Q-T间期变异、Q-T/HR斜率均呈明显的昼夜规律,两组比较昼夜心率、Q-T间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Q-T间期变异、Q-T/HR斜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T间期变异、Q-T/HR斜率能反映心室水平的自主神经调节及心室肌本身的状态,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赵庆华;方琴;刘渝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

    精神分裂症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常见的精神病[1],自然病程多迁延、易复发.在现有的干预措施中,生物学治疗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者:袁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即医疗市场发展的要求;护理人员压力加大,离职意愿突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要求;护理人员价值需求的体现.提出了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减轻压力、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士地位、实现社会价值等对护理人员深化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举措.

    作者:周霞;张岚;周辉;夏兰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可调节多功能架

    脑室外引流瓶是当前医院做脑室外引流术后必须放置的引流装置;中心静脉压测量器是外科大手术后常用的医用工具,使用十分广泛,在以往临床应用中,存在用绷带乱挂、引流不畅、测量值不准等问题.现设计了一种集脑室外引流瓶及中心静脉压测量器共用的可调节多功能架,其制作和使用方法如下.

    作者:刘秀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内芯穿刺针头浸泡罐的制作与应用

    在医院多种诊疗技术操作中,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胸腔穿刺术、肝脏穿刺活检术是临床常用的穿刺技术.临床使用后的各种型号穿刺针经供应室回收后均需浸泡消毒.由于穿刺针内芯与外套分开后浸泡消毒,配针时需要花很多时间,且配套率不高,为提高配针率及穿刺针的质量,我院供应室于2004年1月研制出不锈钢针头浸泡罐,改进了针头浸泡方法,经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丽娟;任珊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的临床应用

    随着心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手段.我院自1990年开展心脏介入术以来,已为近千例病人实施了手术.针对心脏介入术多、住院时间短、介入护理记录简单的问题,为防范护理缺陷,规范护理记录,我科自行设计心脏介入治疗护理记录单,经380例病人的应用,不仅规范了心脏介入护理工作程序,也提高了工作效果、工作质量、安全度和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娟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肿瘤切除联合胆道支架及粒子植入治疗肝门区胆管癌的手术配合

    肝门区胆管癌分为胆囊癌和胆管细胞型原发性肝癌,后者对肝门影响小.其特点是发现晚、转移早、症状不典型,手术切除率低,对放疗、化疗等不敏感[1,2].5年生存率2%~3%,绝大部分病人1年内死亡.目前手术仍是提高该类肿瘤治疗效果的希望,但手术后有胆道狭窄和复发等问题.

    作者:吴荷玉;陈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鼻科手术后巧用弹力绷带固定化学冰袋

    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病人在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术和/或鼻中隔矫正术后,需要不同程度的鼻内填塞,虽然填塞材料在不断的改进,但术后仍会出现鼻部疼痛和头痛,术腔伤口仍有少量渗血.为了减轻鼻腔填塞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我科常采用化学冰袋冷敷前额,以减少术后疼痛和鼻腔出血,但由于化学冰袋冷敷前额时不易固定,易滑脱,给治疗带来不便.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将弹力绷带进行改进用于固定化学冰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永玲;杜玉凤;葛雪琳;刘惠英;王莎;徐颖;宗艺;丁蕾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护理体系设想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社区护理发展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益处,并相应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区护理体系的设想.

    作者:吴卓洁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运用心理护理程序开展临床心理护理的现状

    按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步骤综述了临床开展心理护理的现状,提出应尽快拓宽临床护士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护理技能水平,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

    作者:阎红;朱丹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美国护理教育简介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的护理教育经历了深远的技术和社会变化,已从中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及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目前美国护理教育的起点为大专教育,主体部分为本科教育,辅以部分硕士、博士教育,其发展速度和质量较其他国家快而高.

    作者:钟建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综合性培养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培养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试验组同时实施综合性培养训练.12周后,两组均按住院精神病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经过综合培养训练后IPROS各项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综合培养训练,有利于延缓其精神衰退,增强其劳动技能.

    作者:许丽荣;史雪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使用《临床护理》教材的体会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护理教育目标.所以,尽快编制出一套适应中专护理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的一大任务.现就两年来在使用夏泉源主编的<临床护理>教材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查瑞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催产素激惹试验中迟发性胎心率减速232例临床分析

    我院对妊娠末期产妇选择性进行催产素激惹试验,从而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降低了围产儿病死率.作者选择232例有迟发性胎心率减速的产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雅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Angioseal血管闭合器用于心脏介入术后封堵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常规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的止血方法.但由于术中所用肝素剂量、选用动脉鞘管直径以及病人体重的不同,造成止血难度不一、效果不同.

    作者:陈辉;王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9期

  • 多功能医用消毒盒的研制

    浸泡消毒法是临床常用的消毒方法之一.消毒体温表等物品时,常规的做法是:用量杯量取(配制)消毒液倒入消毒盒内,然后直接将待消毒物品放入,消毒完毕,或用镊子夹取,或戴上一次性手套捞取,或直接用手捞出所消毒物品,冲净消毒液后备用.

    作者:徐晓燕;吴祥凤;姜红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