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红;张旭媛
导乐陪伴分娩是产科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是指由一名有爱心有生育经历的女性,在整个产程中对产妇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与护理.为了降低产妇分娩并发症、提高婴儿健康,我院于1999年1月开始实施导乐陪伴分娩.现介绍如下.
作者:吉艳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放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病人放疗中常见的并发症.Ⅲ度放射性皮炎包括湿性脱皮及溃疡,临床习惯称为湿性皮炎[1].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将增加局部感染的机会,延长愈合时间,延误治疗,增加病人的痛苦.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易孚及莫匹罗星联合治疗Ⅲ度放射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庞自云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60例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及预约门诊.研究组除给予一般.的门诊服务方式外,进行家庭护理干预,采取面谈、电话等形式与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沟通.8周后按我国现行4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儿治疗8周时,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对病儿及家属尤为重要.
作者:田素英;李绍敏;谢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脑卒中病人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常需留置导尿[1](临床多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但导尿管对尿道口的刺激及对尿道黏膜的压迫易引起病人不适,致使许多病人在意识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下自行拔出导尿管,造成尿道黏膜的撕裂性损伤,引起血尿、尿路感染等.二次插管又增加了尿道损伤、感染的几率,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2].
作者:林林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全胃肠灌洗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前肠道准备采用全胃肠道灌洗法.[结果]全部病人术后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全胃肠道灌洗是安全、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
作者:赵志芳;黄丹文;陈小萍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90例,其中100例由120急救车接回并经过院前救护处理(简称救护组);另90例由家人直接送入医院急救(简称对照组).[结果]救护组好转率、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救护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救护人员的应急反应水准在院前救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肖鹏妹;廖绿梅;蔡芬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认知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32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0%的人员参加过抗肿瘤药物使用和防护方法培训;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防护知识的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的了解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接触频次护理人员对抗肿瘤药物自身防护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配药时戴手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教会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建立抗肿瘤药物防护制度,并定期督促检查落实.
作者:江会;李武平;付菊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由于昏迷、术后、心肺疾患等原因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常伴有咳嗽无力,严重者甚至发生痰液阻塞,虽然可以采取雾化、吸痰等措施,但深部小支气管的痰不能及时排出,导致继发肺部感染而加重病情,增加病人负担.手叩法排痰在临床应用广泛,但效果欠佳.2004年8月,我科引进美国G5振动排痰机给危重病人进行排痰,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惠芳;方敏;邓兴瑞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部损害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8例额眶部带状疱疹伴眼部损害病人的护理.[结果]28例病人皮肤病变均治愈,额眶部无并发症,23例痊愈,3例病人视力降低,1例病人上睑下垂.[结论]加强局部皮肤损伤处外用药物的使用,耐心细致的眼部护理,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该病的治愈极为重要.
作者:蓝琼好;刘向阳;李宝娣;慕容列;李敏红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吸吮、吞咽能力低下的早产儿及因各种疾病不能进食的新生儿,为保证供给足够的能量,增强抗病能力,常需留置胃管.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采用咽饲法[1]和常规的鼻饲法进行比较,结果咽饲法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英;谢功琼;姚荣芳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很多学者认为乳腺癌是身心疾病,心理社会因素不仅在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中起作用,在治疗恢复的过程中也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及预后.
作者:陈小玉;王菊吾 刊期: 2005年第17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老年人多发的内科急症,随着现代医学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我们使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法对96例老年AMI病人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预测,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及使用价值.
作者:王金美;张瑾 刊期: 2005年第17期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常发现年轻护士(指工作3年内护士)与病人沟通困难,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开展.本文对年轻护士护患沟通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年轻护士沟通能力,顺利开展健康教育.
作者:费珍美;徐美英;焦勤;徐菊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老年病人由于前列腺增生、肥大以及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急性尿潴留,行膀胱造瘘留置尿管,可有效解决病人的痛苦.但由于机体功能减退,自身基础疾病多等原因,长期置管会带来感染、出血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有报道[1],长期留置尿管,感染率与插管时间成正比,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因此应尽可能及早拔管.但对于膀胱功能减退、不能拔管的病人就只能永久置管.
作者:赵美娜;霍士英 刊期: 2005年第17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加,高血压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护理人员采用荠菜代茶饮治疗高血压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丛玲;许永喜;王晓燕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介绍了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详细阐述了急性期康复护理、恢复早期康复护理、恢复期康复护理及物理治疗对全面康复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嘉英;李好佳;成超 刊期: 2005年第17期
介绍了气管切开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进展.重点阐述了气管切开的适应证,气道湿化的护理管理,吸氧、排痰的护理管理,气囊的护理管理,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作者:胡艳宁 刊期: 2005年第17期
胸腰椎前路Z形钛钢板内固定系统是目前坚固的内固定系统之一,近年来临床上应用Z-Plate内固定系统行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取得了良好效果[1].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12月采用前路手术减压,矫正脊柱畸形,应用结构性植骨,结合Z-Plate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方式重建脊柱稳定性,治疗急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28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黄芳;周健;王冬莲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监护仪在临床应用的准确性.[方法]对36例租用远程监护仪回家使用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和分析.[结果]远程监护诊断准确率为31%.[结论]对远程监护的孕妇需进一步加强培训,以提高监护质量.
作者:赖绎棋 刊期: 2005年第17期
生命质量是指个体对其社会地位、生活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1].生命质量是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是反映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新的护理理念的形成,肿瘤病人的生命质量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在提高病人存活率的同时,如何能有效地提高其生命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
作者:王章安;韦艳华;黄宝芹 刊期: 2005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