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苯扎氯铵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郑晓彦;何桂荣

关键词:苯扎氯铵, 静脉留置针, 留置针穿刺, 皮肤, 相容性, 透明度, 刺激性, 遮盖, 应用, 无菌, 贴膜, 价格, 感染, 病人
摘要:无菌贴膜因其透明度高、与皮肤的相容性好以及对皮肤无刺激性,而广泛应用于静脉留置针中.但其价格相对较高.2002年8月至今,我们共为125例病人进行了168例次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均用苯扎氯铵贴遮盖针眼,无一例感染.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22例采用舒适法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试验组满意度为95.50%,保留时间5.40 h±2.31 h,治愈显效率为90.91%;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保留时间3.70 h±2.14 h,治愈显效率6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法保留灌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延长了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对工疗科高年资护士的管理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护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酬,打破过去不管资历深浅、能力高低,一律上同样的班,获得同样报酬的办法,实行了全院护理岗位竞聘上岗制.高年资护士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且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群体之一[1].但其大多数安于现状的思想较重.对于高年资护士竞聘的岗位,我科采取尽其职、取其值,面对客观实际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开展冠心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探讨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已成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主要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2].

    作者:田芳;张静;李荣;胡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常用的诊治方法[1].其目的:一是防止术中呕吐、误吸,便于术中及时抽出胃肠积气,以免影响术野清晰;二是由于开腹手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前的减压治疗;三是消化道出血时作为观察病情的窗口,洗胃、注药行局部止血治疗;四是胃肠梗阻、胃肠穿孔时行减压治疗及胰腺炎急性发作期引流胃液[2],以减少胃肠液对胰腺的刺激作用;五是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进行鼻饲饮食.

    作者:吴莉;丁洪琼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的临床应用

    为观察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的使用效果,预防交叉感染,用无仿布缝制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并选取300例监测对象,同工作人员、同病人、同体位、同时间、同部位进行血压对比(同普通血压计袖带)监测.结果:采用不同的血压计袖带时,所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一次性血压计袖带套不影响血压监测的准确性.

    作者:欧阳英;伦丽芳;钟婉崧;黄洪英;赵卫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心电导联电极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为病人做心电检查的电极细菌污染严重,它的温度、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且每日使用次数较多,消毒方法又受到限制.为了解电极板的污染情况,现对我院相关科室使用频率较高的心电导联电极板的细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瑞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不同专科护士人力测算分析

    为了解部分专科护士人力配置情况,针对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心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普通外科病区的护理所需时间及护士人力,根据该科目前护士人力及临床护理质量进行测算.结果:4个专科护士人力测算结果与目前护士人力配置情况只有心内科相符,其他均低于测算结果,分别为神经外科1:0.32(1:0.46)、骨科1:0.34(1:0.40)、普外科1:0.32(1:0.42).提出护士人力应根据护理需求量、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等来核定,单纯按床护比的传统方法应改变.

    作者:盛芝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一次性过滤针头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液体疗法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但在输液过程中不溶性微粒的污染反应依然存在.为严格控制微粒进入人体而造成的近远期危害,我们研制了一次性过滤针头.

    作者:王秀合;张桂萍;鲍秀敏;张华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便秘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介绍了便秘的危害、分类及诊断标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便秘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范怡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文化能力与人文素质的联系

    从文化能力概念的发展,提出文化能力与人文素质之间具有理论基础及内涵的一致性,体现了人文关怀,探讨了适合我国护士的文化能力理论及测评方法的必要性.

    作者:葛云云;龚孝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头皮涂抹前列地尔和透皮剂后穿刺效果观察

    在小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儿头皮静脉纤细,给穿刺带来困难.我们尝试使用前列地尔和透皮剂局部涂抹扩血管后穿刺,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芬;张璐;陈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使用过滤器前后药液微粒含量的测定

    静脉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输液准备操作时,由于插管、排气、切割安瓿、配伍加药、针头穿刺胶塞、空气污染等均可引起微粒污染.

    作者:孙志琴;盛贻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后期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使足部缺血、感觉神经受损而失去知觉,继发感染而致,轻者有麻、肿、疼痛等,重者可致伤、致残甚至死亡.为了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现将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春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钛板、钛网融合器及TSRH应用于脊柱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脊柱系统的手术配合历来是骨科手术配合中要求严格、难度大的手术.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内固定材料的使用,给手术室的配合工作提出了挑战.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11月将钛板、钛网融合器与TSRH联合应用于脊柱颈、胸、腰段病变手术中,解决了脊柱手术中多年来对其严重病损的支撑、充填、融合难如人意的问题.现将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孙瑞冬;徐爱红;徐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护生实习导向教育方法与效果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实习第1天对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实习导向教育是在护生实习第1天由临床教学机构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了解教学计划与目标,减轻其压力,并感受到关怀.我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导向教育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义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对缓解剖宫产产妇焦虑的作用

    妊娠、分娩虽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过程,但产妇的情绪变化对其心理及内分泌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作者:陈晓红;姜凤荣;王召芳;李晶;王艳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简便的输液中气泡排除法

    在临床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的气体.如果输入血管,在病人体内可造成气体栓塞,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气体.

    作者:郭莹;何晖;弥金霞;杨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骨科腹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的改进

    腰椎手术和髋关节手术病人,术后均须使用一种用纯棉布制作的腹带,用来围捆腰、髋部,其目的:①防止术后敷料因血液渗出浸湿胶带或敷贴,使其黏度下降,敷料脱落,污染创口;②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腹带可防止创口的负压引流管脱落;③髋关节制动,防止脱位;④便于翻身.而我科以前使用的腹带存在以下不足:①因腹带的材料为纯棉布,易被血液渗透,污染床单、被褥,影响病人心理;②使用腹带时两两打结造成病人腹部有多个结节,使病人感觉不舒服,有时打成死结后又不易解开.为此,我们对腹带的制作及使用方法进行了以下改进.

    作者:郭清阳;赵岩;孙海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自拟消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拟消咳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50例RRI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因对症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消咳贴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对因对症治疗;另选30例正常儿童,观察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ET-1、NO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且每月发病次数及天数也明显降低.[结论]应用自拟消咳贴穴位贴敷能有效地降低RRI患儿血浆ET-1、NO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路桂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三七醇外敷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所致外周静脉炎

    [目的]探讨三七醇外敷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所致外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因输液致外周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实验组采用三七醇外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观察受损静脉恢复情况.[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实验组受损静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七醇外敷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引起的外周静脉炎.

    作者:肖春玲;周静;潘柳文;谢三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