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方式研究

卢华琳

关键词:社区护理, 中老年人, 慢性疾病, 健康教育
摘要:为探讨社区中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选取我院辖区内50岁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575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健康需求的调查,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结果:中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其中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护士家访和组织外出活动受到青睐.提示选择适合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特点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及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是促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的关键.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助步康复鞋套的制作和应用

    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的中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是重要的康复措施之一.肢体功能锻炼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肢体肌力在0级~1级者以被动运动为主,即需要他人协助运动;肢体肌力在2级~4级者以主动运动为主,即依靠自身(肢体)力量运动肢体,但在做行走训练时仍需家人扶助.

    作者:唐莉;曾国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便秘的治疗与护理进展

    介绍了便秘的危害、分类及诊断标准,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便秘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法.

    作者:范怡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早产儿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方法]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并给予不同氧流量,利用NAXO2NODELON-2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浓度,根据用氧公式计算鼻导管吸氧的氧浓度;另选取20例早产儿,根据头罩、面罩测试的安全范围给予不同方式氧疗,并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及面色.[结果]采用不同型号的头罩吸氧其氧浓度高,容易发生氧中毒;使用面罩吸氧时,面罩距离患儿鼻面部5 cm、氧流量1 L/min时,SpO2维持在94%~98%;氧流量0.5 L/min时SpO2维持在9 0%~9 5%,用氧浓度21.6%~45.8%;箱式吸氧和鼻导管吸氧时浓度较低.[结论]面罩吸氧适合低出生体重儿,可替代头罩吸氧,是早产儿理想的供氧方法.

    作者:蒋萍;殷勤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减少中药制剂加入液体时泡沫形成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复方制剂逐渐增多.而临床静脉使用中药制剂时,大部分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加入液体后易形成许多泡沫,影响对瓶中液体的观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加药方法.

    作者:张会荣;张连欣;窦延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穿琥宁引起不良反应168例分析及其用药监护

    穿琥宁注射剂是由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提取加工衍化而成的灭菌制剂,包括注射液和冻干粉针两种.其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消炎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随其应用的不断推广,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所见,应引起重视.现收集穿琥宁注射剂(简称穿琥宁)不良反应168例,综合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监护措施,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张玲;陈惠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多功能加压输液器

    目前,静脉输液加压多采用注射器连接排气管口加压或注射器针头直接插入瓶内加压,这样不仅需要反复分离,而且进入的空气未经过滤,易造成液体污染,同时还由于瓶内压力过大,造成进气管口溢液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高净化加压输液器,经反复试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荣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妇儿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培养探讨

    从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到现在,已有60多所大学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1],使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毕业生逐渐进入医院的临床工作第一线.由于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学校的培养期间,已受到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如何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临床培养就成为各医院护理管理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者:王玉琼;张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病区护士休息室细菌检测分析

    各病区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引起的院内感染,已引起医院的足够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医务人员自身的院内感染检测、控制还是个薄弱点,甚至是盲点.为此,对护士休息室进行了目标检测,发现染菌量远远超过了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其结果如下.

    作者:张风云;张宏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输液观察记录卡的临床应用

    为了加强输液病人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我院自2000年5月在全院实行了输液观察记录卡,经3 a的临床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服务态度,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保证了输液质量.

    作者:郜爱青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术前补液预防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发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术前补液防止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方法]对住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1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1 h开始补充5%葡萄糖盐水,根据病人情况适量补充电解质,观察病人治疗前、治疗中30 min、60min血压的变化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中30 min、60 min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中30 min血压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9.4%,对照组为2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1 h开始补液,能有效地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李芬;陈瑛;张莉;方俊;黄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减少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潴留引起腹胀的发生.[方法]将24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实行肠内营养的同时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对照组仅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胀症状明显改善(P<0.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时,配合多潘立酮混悬液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

    作者:李宣兰;晁永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开展冠心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探讨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已成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主要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2].

    作者:田芳;张静;李荣;胡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致残率很高,并且已严重威胁着青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岩;黄建萍;霍士英;张志敏;李友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舒适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舒适法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把4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22例采用舒适法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试验组满意度为95.50%,保留时间5.40 h±2.31 h,治愈显效率为90.91%;对照组满意度为60.00%,保留时间3.70 h±2.14 h,治愈显效率6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法保留灌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延长了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变革理论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护理人才逐渐国际化,给护理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专业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校护理专业属高职,学制3 a,以前专业英语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没有专门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由于其不懂医学知识,所以教学效果欠佳,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为此,我校以变革理论为指导,对专业英语师资进行了变革,使教师既懂医学护理知识,又精通专业英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外科牵引架

    为外科病人进行四肢手术、换药、清创、包扎固定等操作时,通常需要助手或护士将病人的肢体抬起才能进行操作,尤其是四肢骨折时更是如此,如伤口在肢体的后方,则在操作中需要持续抬起病人的肢体,时间较长导致助手或护士的体力消耗很大,操作时肢体的位置很难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变,而且人员经常需要轮换,常常影响操作的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外科牵引架,经临床应用286例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郑爱民;范保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网络环境下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素质状况调查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质包含3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解决具体问题时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二是具备运用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的知识与技能;三是利用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1].

    作者:郭红霞;朱丹;张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过氧乙酸用于空气层流洁净病房的消毒研究

    为观察过氧乙酸用于空气层流洁净病房空气消毒的效果,用1 g/m3、2 g/m3的过氧乙酸对空气层流洁净病房进行空气消毒.结果:2 g/m3过氧乙酸自然挥发熏蒸法进行空气层流洁净病房的消毒效果符合要求.提示2 g/m3过氧乙酸熏蒸法可用于空气层流洁净病房的空气消毒.

    作者:李芳;谭瑞珠;林婷;王晓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简便的输液中气泡排除法

    在临床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的气体.如果输入血管,在病人体内可造成气体栓塞,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气体.

    作者:郭莹;何晖;弥金霞;杨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钛板、钛网融合器及TSRH应用于脊柱手术中的护理配合

    脊柱系统的手术配合历来是骨科手术配合中要求严格、难度大的手术.近年来,随着高科技内固定材料的使用,给手术室的配合工作提出了挑战.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11月将钛板、钛网融合器与TSRH联合应用于脊柱颈、胸、腰段病变手术中,解决了脊柱手术中多年来对其严重病损的支撑、充填、融合难如人意的问题.现将其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孙瑞冬;徐爱红;徐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