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产儿不同吸氧方式的效果观察

蒋萍;殷勤

关键词:早产儿, 氧疗, 氧浓度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方式对早产儿呼吸和经皮氧饱和度(SpO2)的影响,选择较适宜的氧疗方式.[方法]选取不同型号头罩、面罩及箱式吸氧方式,并给予不同氧流量,利用NAXO2NODELON-25AE型氧浓度测定仪分别测试氧浓度,根据用氧公式计算鼻导管吸氧的氧浓度;另选取20例早产儿,根据头罩、面罩测试的安全范围给予不同方式氧疗,并监测经皮氧饱和度及面色.[结果]采用不同型号的头罩吸氧其氧浓度高,容易发生氧中毒;使用面罩吸氧时,面罩距离患儿鼻面部5 cm、氧流量1 L/min时,SpO2维持在94%~98%;氧流量0.5 L/min时SpO2维持在9 0%~9 5%,用氧浓度21.6%~45.8%;箱式吸氧和鼻导管吸氧时浓度较低.[结论]面罩吸氧适合低出生体重儿,可替代头罩吸氧,是早产儿理想的供氧方法.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术前补液预防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发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术前补液防止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方法]对住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1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1 h开始补充5%葡萄糖盐水,根据病人情况适量补充电解质,观察病人治疗前、治疗中30 min、60min血压的变化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中30 min、60 min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中30 min血压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9.4%,对照组为2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1 h开始补液,能有效地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李芬;陈瑛;张莉;方俊;黄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使用过滤器前后药液微粒含量的测定

    静脉用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输液准备操作时,由于插管、排气、切割安瓿、配伍加药、针头穿刺胶塞、空气污染等均可引起微粒污染.

    作者:孙志琴;盛贻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对工疗科高年资护士的管理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护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酬,打破过去不管资历深浅、能力高低,一律上同样的班,获得同样报酬的办法,实行了全院护理岗位竞聘上岗制.高年资护士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且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群体之一[1].但其大多数安于现状的思想较重.对于高年资护士竞聘的岗位,我科采取尽其职、取其值,面对客观实际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气管切开术后留置套管的家庭护理

    对于先天性喉部畸形、喉喘鸣和喉部肿瘤患儿,为了解除呼吸道梗阻,必须行气管切开术.但因其原发病暂时不能治愈,一般患儿需带管出院,待小儿发育长大或原发病治愈后才能拔管.

    作者:李波;刘永珍;许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减少中药制剂加入液体时泡沫形成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复方制剂逐渐增多.而临床静脉使用中药制剂时,大部分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加入液体后易形成许多泡沫,影响对瓶中液体的观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加药方法.

    作者:张会荣;张连欣;窦延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三七醇外敷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所致外周静脉炎

    [目的]探讨三七醇外敷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所致外周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因输液致外周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实验组采用三七醇外敷,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观察受损静脉恢复情况.[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实验组受损静脉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七醇外敷能有效地治疗慢性肝病病人输液引起的外周静脉炎.

    作者:肖春玲;周静;潘柳文;谢三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减少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潴留引起腹胀的发生.[方法]将24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实行肠内营养的同时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对照组仅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胀症状明显改善(P<0.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时,配合多潘立酮混悬液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

    作者:李宣兰;晁永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小儿头皮涂抹前列地尔和透皮剂后穿刺效果观察

    在小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由于患儿头皮静脉纤细,给穿刺带来困难.我们尝试使用前列地尔和透皮剂局部涂抹扩血管后穿刺,有效地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小芬;张璐;陈康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对缓解剖宫产产妇焦虑的作用

    妊娠、分娩虽是孕产妇的正常生理过程,但产妇的情绪变化对其心理及内分泌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作者:陈晓红;姜凤荣;王召芳;李晶;王艳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穿琥宁引起不良反应168例分析及其用药监护

    穿琥宁注射剂是由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提取加工衍化而成的灭菌制剂,包括注射液和冻干粉针两种.其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消炎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随其应用的不断推广,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所见,应引起重视.现收集穿琥宁注射剂(简称穿琥宁)不良反应168例,综合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监护措施,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张玲;陈惠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及其干预

    脑卒中是当前严重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其死亡、致残率很高,并且已严重威胁着青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岩;黄建萍;霍士英;张志敏;李友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呼吸理学疗法在日本的应用

    受日本岩手县政府邀请,我于2000年6月-2001年3月在日本岩手县急救中心研修.该急救中心成立于1985年,其急救范围覆盖整个岩手县并辐射日本东北地区其他两县.主要收治各种急危重病人,因此长期卧床病人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较多,此类病人都存在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可能,除常规治疗外,呼吸理学疗法是该急救中心护士必须掌握、应用非常频繁而且行之有效的一项护理措施.现就呼吸理学疗法的原理、方法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付沫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输液观察记录卡的临床应用

    为了加强输液病人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我院自2000年5月在全院实行了输液观察记录卡,经3 a的临床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服务态度,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保证了输液质量.

    作者:郜爱青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浅谈文化能力与人文素质的联系

    从文化能力概念的发展,提出文化能力与人文素质之间具有理论基础及内涵的一致性,体现了人文关怀,探讨了适合我国护士的文化能力理论及测评方法的必要性.

    作者:葛云云;龚孝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外科牵引架

    为外科病人进行四肢手术、换药、清创、包扎固定等操作时,通常需要助手或护士将病人的肢体抬起才能进行操作,尤其是四肢骨折时更是如此,如伤口在肢体的后方,则在操作中需要持续抬起病人的肢体,时间较长导致助手或护士的体力消耗很大,操作时肢体的位置很难长时间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变,而且人员经常需要轮换,常常影响操作的质量.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外科牵引架,经临床应用286例次,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郑爱民;范保兴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健康教育方式研究

    为探讨社区中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选取我院辖区内50岁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575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健康需求的调查,并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结果:中老年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其中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护士家访和组织外出活动受到青睐.提示选择适合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特点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及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是促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的关键.

    作者:卢华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妇儿医院护理本科毕业生培养探讨

    从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到现在,已有60多所大学开设了护理本科专业[1],使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毕业生逐渐进入医院的临床工作第一线.由于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学校的培养期间,已受到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管理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如何对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临床培养就成为各医院护理管理者重点思考的问题.

    作者:王玉琼;张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简便的输液中气泡排除法

    在临床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的气体.如果输入血管,在病人体内可造成气体栓塞,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气体.

    作者:郭莹;何晖;弥金霞;杨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变革理论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护理人才逐渐国际化,给护理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专业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校护理专业属高职,学制3 a,以前专业英语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没有专门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由于其不懂医学知识,所以教学效果欠佳,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为此,我校以变革理论为指导,对专业英语师资进行了变革,使教师既懂医学护理知识,又精通专业英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根据人类需求理论和晚期癌症病人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咨询专家、与晚期癌症病人访谈和预调查等研究方法,遴选了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40个条目,构建成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体系.

    作者:付菊芳;张茹英;李武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