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区护士休息室细菌检测分析

张风云;张宏

关键词:病区护士, 细菌, 院内感染, 医务人员, 医疗器械, 目标检测, 感染检测, 卫生部, 染菌量, 医院, 弱点, 盲点, 控制, 措施, 标准
摘要:各病区医疗器械、医务人员的手引起的院内感染,已引起医院的足够重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而医务人员自身的院内感染检测、控制还是个薄弱点,甚至是盲点.为此,对护士休息室进行了目标检测,发现染菌量远远超过了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其结果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对工疗科高年资护士的管理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对护理人事制度进行了改革.按照因事设岗、以岗定酬,打破过去不管资历深浅、能力高低,一律上同样的班,获得同样报酬的办法,实行了全院护理岗位竞聘上岗制.高年资护士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独立工作能力较强,且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应急事件,是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群体之一[1].但其大多数安于现状的思想较重.对于高年资护士竞聘的岗位,我科采取尽其职、取其值,面对客观实际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心电导联电极细菌污染状况调查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为病人做心电检查的电极细菌污染严重,它的温度、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且每日使用次数较多,消毒方法又受到限制.为了解电极板的污染情况,现对我院相关科室使用频率较高的心电导联电极板的细菌污染状况进行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刘瑞民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减少中药制剂加入液体时泡沫形成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复方制剂逐渐增多.而临床静脉使用中药制剂时,大部分中药制剂,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加入液体后易形成许多泡沫,影响对瓶中液体的观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加药方法.

    作者:张会荣;张连欣;窦延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开展冠心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探讨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现已成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首要死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我国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主要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摄入过多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工作紧张、运动量减少、吸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密切相关[2].

    作者:田芳;张静;李荣;胡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溶解药物时减少泡沫形成的方法

    近年来,临床使用的新药不断推出.护士在溶解粉状药物时,通常只使用常规手法,即注入溶剂后,用力将药物摇匀,待药物溶解后,再抽出.而此法用于易产泡沫类药物时,由于用力摇晃,溶解后的药物泡沫较多,致使抽吸药物时也不易抽吸干净.

    作者:杨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多功能加压输液器

    目前,静脉输液加压多采用注射器连接排气管口加压或注射器针头直接插入瓶内加压,这样不仅需要反复分离,而且进入的空气未经过滤,易造成液体污染,同时还由于瓶内压力过大,造成进气管口溢液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行设计研制出一种高净化加压输液器,经反复试验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荣芹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低温冲洗液对前列腺术后病人的影响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增加.出现并发症的前列腺增生疗效不佳,多数需手术治疗.但无论何种手术方式,手术后均需留置三腔尿管持续膀胱冲洗,以防出血阻塞尿管.持续膀胱冲洗过程中,冲洗液温度的掌握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高龄及合并心脏病的病人.现将控制前列腺术后冲洗液温度对病人的影响分析如下.

    作者:陈秀玲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输液观察记录卡的临床应用

    为了加强输液病人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我院自2000年5月在全院实行了输液观察记录卡,经3 a的临床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服务态度,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了病人满意度,保证了输液质量.

    作者:郜爱青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术前补液预防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发生的研究

    [目的]观察术前补液防止人工肝治疗中低血压的发生效果.[方法]对住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128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术前1 h开始补充5%葡萄糖盐水,根据病人情况适量补充电解质,观察病人治疗前、治疗中30 min、60min血压的变化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中30 min、60 min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中30 min血压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低血压发生率9.4%,对照组为2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肝治疗前1 h开始补液,能有效地降低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作者:李芬;陈瑛;张莉;方俊;黄春华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脊髓损伤病人便秘的护理

    介绍了脊髓损伤病人便秘的临床表现,重点综述了便秘病人的饮食调节、理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的方法及护理.

    作者:王兆霞;李峥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穿琥宁引起不良反应168例分析及其用药监护

    穿琥宁注射剂是由爵床科植物穿心莲叶提取加工衍化而成的灭菌制剂,包括注射液和冻干粉针两种.其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消炎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随其应用的不断推广,有关其不良反应的报道时有所见,应引起重视.现收集穿琥宁注射剂(简称穿琥宁)不良反应168例,综合分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监护措施,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张玲;陈惠珍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苯扎氯铵贴在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无菌贴膜因其透明度高、与皮肤的相容性好以及对皮肤无刺激性,而广泛应用于静脉留置针中.但其价格相对较高.2002年8月至今,我们共为125例病人进行了168例次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均用苯扎氯铵贴遮盖针眼,无一例感染.

    作者:郑晓彦;何桂荣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护生实习导向教育方法与效果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实习第1天对学生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实习导向教育是在护生实习第1天由临床教学机构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了解教学计划与目标,减轻其压力,并感受到关怀.我院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导向教育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义兰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目的]减少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胃潴留引起腹胀的发生.[方法]将240例实施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实行肠内营养的同时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对照组仅实施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病人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腹胀症状明显改善(P<0.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时,配合多潘立酮混悬液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

    作者:李宣兰;晁永梅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介绍一种简便的输液中气泡排除法

    在临床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的气体.如果输入血管,在病人体内可造成气体栓塞,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气体.

    作者:郭莹;何晖;弥金霞;杨威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网络环境下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素质状况调查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信息素质包含3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解决具体问题时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二是具备运用信息工具与主要信息源的知识与技能;三是利用信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1].

    作者:郭红霞;朱丹;张凤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助步康复鞋套的制作和应用

    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偏瘫)的中风病人肢体功能锻炼是重要的康复措施之一.肢体功能锻炼分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两种,肢体肌力在0级~1级者以被动运动为主,即需要他人协助运动;肢体肌力在2级~4级者以主动运动为主,即依靠自身(肢体)力量运动肢体,但在做行走训练时仍需家人扶助.

    作者:唐莉;曾国香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变革理论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护理人才逐渐国际化,给护理专业的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专业英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可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我校护理专业属高职,学制3 a,以前专业英语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没有专门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师.由于其不懂医学知识,所以教学效果欠佳,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为此,我校以变革理论为指导,对专业英语师资进行了变革,使教师既懂医学护理知识,又精通专业英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吴爱英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目的]了解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02级高护生,讲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时,1班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2班按传统讲授方法讲解,分析授课效果.[结果]1班平均成绩显著高于2班(P<0.01),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了护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教与学质量均提高.

    作者:赵庆华;宋林;姜政;段勇;游小钧;罗丽 刊期: 2004年第13期

  • 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根据人类需求理论和晚期癌症病人特点,通过文献调研、咨询专家、与晚期癌症病人访谈和预调查等研究方法,遴选了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40个条目,构建成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体系.

    作者:付菊芳;张茹英;李武平 刊期: 2004年第1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