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医院处方点评及质量管理

赵海

关键词:中医医院, 处方, 点评, 质量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医院处方点评方法及质量管理.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疗格式及书写规范>定期评价处方,制定措施,加强处方质量管理.结果:通过实施处方点评,提高了处方质量.结论:处订点评是规范处方管理的有效办法,中医医院应有自身特点.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360例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及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外科手术病历共360份,统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360例手术病历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100%.其中,Ⅰ类切口手术204例,合理的有2例(0.98%);Ⅱ类切口手术146例,合理9例(6.16%);Ⅲ类切门手术10例,合理1例(10.00%),总合格率为3.61%.用药时机正确16例(4.44%);选用的药物超标准的320例(88.89%),术后用药时间正确的13例(3.61%)及联合用药不合理(包括无指征)的191例(53.06%).结论:我院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中存在着较突出的不合理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钟德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对35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采用4%碳酸氢钠液和0.2%碘伏进行口腔护理,同时采取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措施.结果 25例口腔溃疡痊愈,8例口腔溃疡面积缩小,2例口腔疼痛减轻.结论 口腔疾病能加重老年病人的心理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华;刘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目的:观察与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患儿且将其分为两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时对两组患儿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并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且对其出院后的随访活动中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儿疗效仍好于单纯西医治疗组患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

    作者:陈彭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丙泊酚复合吗啡、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纤支镜检查的效果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吗啡、咪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男28例,女32例,年龄18-66岁.患者自愿选择全麻(A组)或局麻(B组),每组30例.A组依次缓慢静注吗啡0.1mg/kg,咪达唑仑0.04m/kg,丙泊酚1mg/kg麻醉诱导,术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2m/kg维持麻醉.B组采用2%利多卡因5ml表面麻醉.结果:与检查前比较,A组检查中MAP、HR、Sp02降低(P<0.01),检查后的MAP、HR降低、Sp02升高(P<0.01);B组检查中的HR、检查后的HR、Sp02升高(P<0.01);检查中A组的MAP、HR、SpO2均低于B组(P<0.01);术中呛咳、体动A组明显少于B组(P<0.01),舌后坠、呼吸暂停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苏醒后恶心、呕吐、头晕、离院时间二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吗啡、眯达唑仑静脉麻醉用于门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

    作者:邱爱军;史永胜;周伟;魏荣;刘有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药热奄包熨烫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为对比观察中药热奄包熨烫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将79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药热奄包组)39例,对照组肌注新斯的明注射液,有效率87.5%,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中药热奄包熨烫治疗痔术后尿潴留疗效优于新斯的明,值得推广.

    作者:潘宁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面杖和手法治疗落枕64例

    目的 观察合用小面杖和手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落枕患者,首先用烤热的小面杖在局部滚动,然后用摇法、扳法治疗.结果 治愈60例,好转4例.结论 小面杖和手法治疗落枕简单、有效.

    作者:石广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人便秘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老年便秘患者的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便秘根据辩证分型采用患者采用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服药护理、穴位按摩、艾灸等传统中医护理技术.结论:采用中医护理方法,可有效解除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葛学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校机能实验教学的改革

    随着实验教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已成为医学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对我校机能实验教学改革的现状作了简要的概述,并对今后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一些想法.

    作者:杨卫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儿童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儿童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根据患儿年龄、病变部位、血管瘤的大小及类型不同,使用不同浓度、剂量的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瘤256例,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半阳霉素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结果:本组病例256例,经注射2~3次后达到疗效者230例,总有效率达89.84%,无效5例,无效率1.95%.结论: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儿童血管瘤具有疗程短、药量少、不良反应易处理等优点.在注射前后加强健康宣教和细致有效的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

    作者:李婉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人性化护理妇产科临床实践经验总结

    目的 总结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经验,通过产妇的满意度.方法 分析100例妇产科产妇在生产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方案.结果 观察组100例,自然分娩75例,顺产率75%;对照组100例,自然分娩52例,顺产率5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通过实行人性化护理,减少了产妇在产程当中的出血量,顺产率显著提高.

    作者:张春杨;张冬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ALT活性增高淘汰原因分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目前是献血者筛选的一个非特异性检测指标,由于ALT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站对血液检测标准又是赖氏法≤25卡门氏单位,因此测定结果≥25卡门单位单位的血液均被淘汰造成血液的浪费.

    作者:刘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 对52例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联合吲达帕胺药物治疗,疗程为两个月,并结合社区医疗,实施以合理膳食和健康教育等的非药物治疗,疗程结束,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 52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1%.结论 氯沙坦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吲达帕胺为利尿剂,两者配伍,临床疗效佳.并积极配合社区医生开展的健康教育,减轻体质量和限制钠盐摄入效果更佳.

    作者:陈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褥疮的护理进展

    褥疮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中需要攻克的顽症,是临床长见的并发症之一.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何虹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不同程度抑郁症效果.方法:选取重度抑郁患者30例,轻-中度抑郁患者30例,均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应用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西药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疗程,用HAMD做为评估患者病情工具,比较不同程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及起效时间.结果:各组抑郁情况都均有明显改善,HAMD减分率显著(P<0.01),组间比较得重度抑郁患者艾司西酞普兰疗效比疏肝解郁胶囊好(P<0.01);轻-中度抑郁患者疏肝解郁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疗效相当(P>0.05);艾司西酞普兰比疏肝解郁胶囊起效时间更快(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为5-HT选择性强的新型抗抑郁药物,其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及较快的起效时间,治疗重度抑郁症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疏肝解郁胶囊适合轻-中度抑郁症的治疗.

    作者:张福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鼠腺病毒检验方法例析

    目的 用IFA、ELISA及EIA三种小鼠的腺病毒检测方式进行实验研究,观察其各自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方法 进行IFA、ELISA及EIA三种小鼠腺病毒检测方法,完成检测的操作及抗原的制备,并比较各自的实验数据等.结果 在感染一周之后,IFA达到7/10,ELISA的阳性率为三者之达到8/10,EIA为6/10,三种实验结果的比对没有统计学的意义,其中P>0.05.结论 对于小鼠腺病毒的检测比较,ELISA由于其高敏感性、强特异性及很好的重复性,适宜实验进行.

    作者:廖冬梅;颜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机能不全环扎术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评价应用宫颈环扎治疗官颈机能不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宫颈环扎治疗)和对照组35例(保胎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胎龄,治疗后延长周数及新生儿存活数及死亡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选择适宜时机进行宫颈环扎术,是治疗习惯性流产安全有效的手术干预,可延长孕周,提高胎儿的成活率.

    作者:卢素娟;陈慧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脑性瘫痪的中医治疗探索

    本文通过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原因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小儿脑性瘫痪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和探索.

    作者:吕志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的风险与并发症

    腰硬联合阻滞麻醉(CSE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但风险与并发症因此而增加.

    作者:李新艳;孙墨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肺功能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体检人群中的意义.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1年1月在我科行肺功能检查的体检人群进行分析.结果:肺功能检查158例体检者中肺功能正常141例,肺功能异常17例.肺功能正常组中男性120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24.6岁,BMI为(23.28±2.20)kg/m2.肺功能异常者包括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8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9例.结论:体检人群应常规行肺功能检测,以提高COPD等疾病的诊断率.

    作者:刘琳;贾宏博;王致洁;张雁歌;尚璐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腹水常规制片与TCT法制片的比较

    目的 用两种方法将胸腹水细胞学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对260例患者的胸腹水标本同时采用传统离心涂片和TCT(thin-larer cytolagy teat)制片法进行检查,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60例标本中,TCT法检出的阳性率为30.8%,而传统的离心涂片法检出的阳性率为16.9%.结论 TCT法细胞学检查对胸腹水标本的处理、制片和诊断阳性率明显优于传统的涂片方法,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作者:章爱梅;孙长虹;林怡;郎立娟;张翠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