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腹全胃切除术病人不置胃管的观察及护理

童九翠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 病人, 置胃管, 观察及护理, total gastrectomy, 术后并发症, 现报告如下, 胃底贲门癌, 准备工作, 吻合口瘘, 手术治疗, 胃体癌, 胃肠道, 普外科, 残胃癌, 基础, 出血
摘要:我院普外科自1980年以来收治248例胃底贲门癌、胃体癌和残胃癌等病人,均经手术治疗.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对19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病人,在加强术前胃肠道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术前、术后均不放置胃管,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出血、狭窄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护理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深静脉血栓合并肾静脉血栓1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肾静脉血栓在临床上较少见,现将我科治疗及随访6a的1例报道如下:

    作者:魏筱梅;杨超慧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上颌窦穿刺术引起晕厥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晕厥是上颌窦穿刺术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高达6.7%[1].我科自1994年4月-1995年12月行上颌窦穿刺520例,发生晕厥18例,占3.4%.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许荷英;贾燕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葱白敷脐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的恢复

    为促进腹部手术后病人肠蠕动恢复,预防腹胀,常规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1996年5月-1997年4月我科对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病人在术后6h行葱白泥腹部热敷,结果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无一例出现腹胀.现将此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衣翠红;李金梅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肾移植术后并发类固醇性白内障3例分析

    我院自1993年1月-1996年6月共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340例次,其中3例并发双眼白内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淑玲;宣蓓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烧伤小儿四肢与头皮浅静脉输血速度的观察

    随机将81例烧伤小儿(无头面部或四肢烧伤者)分为3组.分别观察头皮颞浅静脉、上肢手背静脉及下肢足背静脉输血速度.结果:头皮静脉输血速度快于上、下肢静脉(P<0.001),上肢静脉输血速度快于下肢静脉(P<0.05).提示:无头面部烧伤的小儿输血时应首选头皮静脉,以利抢救及治疗.

    作者:李培荣;刘建中;柴玉兰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新加坡中央医院夜班护士长职责

    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缩写为SGH)是新加坡的三级医院之一,也是通过国际标准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简称ISO)的唯一一家医院.在竞争激烈的新加坡,SGH能赢得如此高的荣誉,与其严格的管理密不可分,其中各级工作人员都有其明确职责.在此仅将夜班护士长职责介绍如下:

    作者:何凤英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大液体瓶配药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药品种类的繁多,治疗方案也由过去的单一用药向联合用药发展.护士在准备液体及加入药物时,一般采取摆放在液体前或放在小布袋挂在瓶口上,查对、取放均不方便.我们经过1a的时间,研制出一种方便、实用、易消毒的大液体瓶配药盒,现已在多家医院使用,并于1998年3月19日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 96 2 28772.5.

    作者:吕兆彩;邵月娥;路春兰;张弘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手掌面静脉穿刺输液临床观察

    临床静脉给药见效快、效果好,为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而长期输液病人,四肢末梢浅表静脉因反复穿刺致静脉受损,造成穿刺输液极为困难.为解决这一难题,我院进行了手掌面静脉穿刺输液,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仙卿;左嫦娥;魏秀兰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肾移植病人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在危重病人救治中,深静脉插管已被广泛应用于输注抗生素、静脉营养、血流动力学监测、血标本采集、周围静脉穿刺困难病人的长期输液和血液净化治疗等.同时,深静脉插管所致的各种并发症也逐渐被重视,特别是肾移植术后病人深静脉穿刺置管相关性感染(CRS)的发生率较高[1].现对1995年1月-1997年8月肾移植术后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的23例病人的相关性感染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了解CR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和佳护理方法.

    作者:叶桂荣;何莲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乳房自查对早期发现乳腺癌的作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之一.半个世纪以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渐增高的趋势[1,2].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乳腺癌者达30万人之多,乳腺癌已成为35岁~65岁女性肿瘤病人死亡的首要原因[3].

    作者:王世萍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工休座谈会在病房管理中的作用

    我科是中西药并用的综合性科室,设病床53张,护士10人.由于人员少难于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医护患交流处于被动局面,成为困扰我科提高护理质量和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棘手问题.针对以上薄弱环节,根据在外科、内科、急诊等科室任护士长十多年的管理经验,坚持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强化和完善病房管理体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慈玉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ICU深部真菌感染病人的监控

    近年来,条件致病性真菌正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且深部真菌有增多和重症化倾向.我们近几年来收治的病人中有24例出现深部真菌感染,占院内感染总数的85%.现总结资料以加强对此类病人的监控.

    作者:邹淑娥;宋瑰琦;杨明真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计算机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1994年3月开始,我院将计算机用于急诊分诊工作.根据急诊的特点,采用了模块式多层次结构,完成了输入数据、查询信息、统计工作、打印结果、修改数据、数据库索引六大功能.实现了输入速度快、查询方便灵活的目的,促进了急诊分诊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提高了急诊分诊的工作效率.

    作者:贾辉;李学荣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高锰酸钾速溶片与洗必灵消毒片消毒效果的观察

    对高锰酸钾速溶片(简称高锰酸钾)和洗必灵消毒片(简称洗必灵)的杀菌效果和成本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秀云;王远忠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新加坡中央医院注重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金葡菌感染的控制

    抗二甲氧基苯青霉素金葡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 lococcus aureus,MRSA)感染,现已成为院内感染的一大难题.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MRSA感染率近年来有所增加,主要有肺炎、支气管炎、尿路感染、褥疮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及手术后感染等.MRSA菌株对多种抗生素产生抗药性,难于治疗.因此,预防成为佳的对策.作者于1995年6月-1997年5月在新加坡中央医院普通内科接受护理培训,期间观察到该院特别重视对MRSA感染的预防,并制定有具体的管理办法.现将该院在MRSA感染病人的隔离和阻断MRSA传播等方面采取的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作者:李蓉琼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经腹全胃切除术病人不置胃管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普外科自1980年以来收治248例胃底贲门癌、胃体癌和残胃癌等病人,均经手术治疗.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对198例经腹全胃切除术病人,在加强术前胃肠道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采取术前、术后均不放置胃管,结果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出血、狭窄等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九翠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定量自动静脉采血与注射器静脉采血的比较

    将96例需静脉采血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定量自动静脉采血器采血,另一组用注射器静脉采血.结果表明:定量自动静脉采血优于注射器静脉采血.

    作者:王新华;张咏梅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巧用过氧化氢清洗精密器械

    精密器械在手术后不易清洗,且不宜用硬刷子刷洗,尤其手术时间较长者,器械上的血渍难以完全清除,我们采用过氧化氢冲洗祛除血渍,简单易行,效果好.

    作者:李玲;赵美玲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鲜姜红糖糊椒粉调合陈醋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

    腰扭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我国经络学,采用鲜姜、红糖、糊椒粉与陈醋调合敷腰部治疗中老年病人急性腰扭伤24例,结果治疗后第1天就可立即止痛,第2天病人可下床活动,第3天基本痊愈.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作者:赵秀云;李冰 刊期: 1998年第03期

  • 证实胃管插入胃内的一种简易法

    传统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常采用<基础护理>教材上的3种方法.近3 a来,我们采用了一种证实胃管插入胃内的简易方法,即先将胃管末端与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再将吸引器按下,关闭开关,待插入胃管后再打开,此时即可观察到有无胃液被抽出.通过临床应用300例,效果良好.同行们不妨一试.

    作者:逄瑞莲;冯曰珍;高俊茹 刊期: 1998年第03期

护理研究杂志

护理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业务) 山西省卫生厅(行政)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山西分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