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平
目的:分析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表现与饮酒的关系.方法:以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07-2009年问住院的老年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饮酒对临床表现、病原分布、疾病转归的影响.结果:饮酒组中肺炎链球菌感染率较高,重症肺炎比例较高.结论:老年CAP的严重度、病原特点与饮酒有一定关系.
作者:罗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胃溃疡治疗中易出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方法:调查并记录352例于我院就诊胃溃疡患者用药情况,分析治疗中不合理用药行为.结果:消化内科用于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抗酸药、促胃动力、抗胆碱能药等.调查显示259例(73.6%)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配伍是胃溃疡治疗主要的不合理用药方式.结论:治疗胃溃疡药物种类多样,作用机理各异,应防止胃溃疡治疗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
作者:张德建;陈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子靶向治疗与传统化疗的作用机制和副反应不同,是针对肿瘤特殊的分子靶点而起到个体化治疗的作用,对正常组织的毒副反应轻微.由此应运而生的抗体药物独树一帜,对其研究和评价日趋活跃,本文总结其作用优势和临床评价.方法:查阅本院2009年7-12月份临床上分别应用过2种药物的病例,逐一核查分析患者的出院诊断与适应证的相符性.结果及结论:分子和抗体药物疗效确切、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小,无疑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巨大突破,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研发的重要方向.
作者:张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结果:B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评分、显效时间、治愈时间、治愈率以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面神经麻痹发病早期辅助SGB治疗效果安全、可靠.
作者:李桂迎;王俊博;于永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从年龄、体质、置管环境、置管部位、留置深度、留置时间、维护、临床观察等方面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58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发生感染者35例,感染率为4.66%,CVC(中心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感染率为4.83%,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率为1.21%;急诊置管感染率为3.96%.择期置管感染率为2.07%;恶性肿瘤患者置管感染率为5.52%,其他患者置管感染率为0.51%;病室内置管感染率为4.67%,穿刺室内置管感染率为1.37%.结论:各种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与置管部位、置管时期、机体免疫功能、无菌操作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工作中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各种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黄云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根据实施护理干预情况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等.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结局中发生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新生儿新生儿Apgar评分高,胎儿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针对剖宫产手术前、中、后全过程,本院采用人性化的服务.给予产妇人文关怀,有效地防止发生术后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刘贵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常规应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或阻断剂、抗血小板聚集、利尿、强心、等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观察疗效、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及左室结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散合冠心1号方合用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比单用西药有更好疗效.
作者:王希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咳嗽,轻微咳痰,无流涕喷嚏,无胸闷气喘,无大汗淋漓,反复来我院求治,行血常规检查提示中性粒细胞比例及总数偏高,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先后予以左氧氟沙星针、阿奇霉素针等抗感染,具体用量不清,症状改善不理想,体温仍反复波动,波动于37.5℃~38.5℃.今患者又有发热,再次来我院求治,收入我科.本次发病以来,发热,咳嗽少痰,口干口苦,饮食差,睡眠尚可,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黄俊华;焦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照组30例,采用支持疗法,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加强盆底肌肉锻炼.观察两组子宫脱垂、回纳阴道变化.结果:观察组子宫回纳阴道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④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有较好的治疗子宫脱垂作用.
作者:焦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一家单位工作环境的优劣,更多地要看工作环境是否能够整合单位管理中的各种资源,是否能与单位中的各项活动相连接,是否能够终有助于单位管理战略的实现.本文客观分析了当前市急救中心工作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应对之策,创造一个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使得员工可以更有效率地工作,为促进我市急救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葛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输尿管肾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结石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向微创肾镜技术治疗转变.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一种新方法,该术式具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冯翠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鬼针草不同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影响,为该药临床开发和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70只,分为正常组(A)、模型对照组(B)、鬼针草乙酸乙酯萃取物组(C)、正己烷萃取物组(D)、乙醇提取物组(E)、水提取物组(F)、东宝肝泰组(G组).除A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饲高脂饲料.各组每日按5ml/kg剂量灌胃,A、B组给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的鬼针草提取物、东宝肝泰.计算12周末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率、腹内脂肪比重、肝指数、体重指数,制备肝匀浆检测TC、TG、MDA、SOD,心脏采血测血清AST、ALT含量.结果:鬼针草各提取物均可显著降低体重增长率、腹内脂肪比重、肝指数、肝脏MDA水平(P<0.05或P<0.01),C、E、F组可显著降低BMI、肝脏TC,升高SOD活性(P<0.05或P<0.01);E、F组有显著降低TG、AST、ALT(P<0.05或P<0.01).结论:E、F组可通过调节肝脏脂质代谢,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
作者:马瑜红;李玲;欧阳静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对二十五味松石丸水分测定方法提出修改建议.方法:对二十五味松石丸、我国药典一部及相关药品检验标准中水分测定法的规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上述各标准中水分测定法的内容不完整、方法采用的判断不够明确.结论:应在二十五味松石丸的质量标准中明确规定其水分测定法所采用的方法.
作者:何绍映;覃志高;黄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抢救的效果方法:通过临床观察180例急性酒精中毒,进一步了解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抢救的成功率.结果:使用纳洛酮后,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恢复快,用药中无明显副反应.结论:纳洛酮能拮抗β-内啡肽,减少颅脑损伤,解救呼吸抑制及其他中枢抑制症状,使昏迷患者复苏.
作者:崔萍;陶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除湿化瘀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除湿化瘀汤,对照组30例,口服秋水仙碱片、别嘌呤醇片,疗程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除湿化瘀汤对急性痛风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有确切治疗效果,使用安全.
作者:罗晓光;黄胜光;谭宁;朱辉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本文以中药治疗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面临主要问题予以探讨重要在该疾病治疗中作用.
作者:刘杨;王长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对46例米索前列醇不良反应(ARD)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原因,并做出相应及时的处理,促进临床使用方法的改进,以便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作者:祝洪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自我院55例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给予护理.结果:55例患者中Ⅰ级(死亡)34例,Ⅱ级(植物样生存)2例,Ⅲ级(重残)6例,Ⅳ级(中残)4例,Ⅴ级(恢复良好)3例,有6例因其他原因自动出院.结论:全面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徐显荔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为保证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从药材来源、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能主治、机体差异、临床应用,以及医院购药、药库养护、医生辩证用药、注意稀释溶媒选择和不良反应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与结论:认真抓好上述每个环节工作,可以保证中药注射剂临床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