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银芳;王方林
目的:评估血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的联合检测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近期收治的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102例(实验组)及正常孕晚期孕妇50例(对照组)进行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的检测,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水平均升高,胱抑素-C水平升高尤为显著.β2-微球蛋白对子痫的诊断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78.8%;胱抑素-C对子病的诊断敏感性为85.4%,特异性为90.2%;而二者联合检测对子痫的诊断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2.6%.结论:联合检测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可以及时对子痫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提高诊疗效果.
作者:信朝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2例.A组:肌肉注射甲氨蝶呤(MTX);B组:肌肉注射MTX,且服用米非司酮治疗;C组:肌肉注射MTX与亚叶酸钙(CF).对患者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定期检测,并用B超进行包块监测,直到正常.结果:A组治愈率为82.69%,B组治愈率为90.38%;C组治愈率为94.23%.与A组相比,B,C组的治愈率要高,C组更为明显;且B,C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血β-HCG水平下降到正常的时间,比A组明显缩短(P<0.05),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 TX联合米非司酮或者亚叶酸钙治疗具有协同作用,治疗效果提高明显.
作者:赵亚民;徐国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C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例成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5例术前均由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22例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3例加行部分肝叶切除,恢复基本顺利.术后随访仅2例出现反流性胆管炎.结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支持,治疗首选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尽量完整切除囊肿,避免癌变.
作者:吴建波;翁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率极高的眼部疾病,也是临床上很常见的眼部疾病,同时通常合并全身性疾病或其他神经的带状疱疹,所以病毒性角膜炎一般都发病慢,病程长,具有反复发作史.重症病例明显增多,因瘢翳形成,视力严重受到影响.该病由单纯疱疹病毒Ⅳ型病毒所致,它是一种较大的DNA病毒,该病毒大部分的人自幼感染,长期甚至终身潜伏于神经根细胞元中(三叉神经中),当患者感冒发热或劳累、应激或用免疫抑制剂时,由于身体抵抗力减弱而引起周围神经炎引发角膜发病,少数患者有角膜外伤或全身创伤的诱因.祖国医学称之为聚星障,指黑睛生多个小星翳的眼病,可变为凝脂翳等症,愈合后遗留瘢痕翳障,影响视力.本病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或先后发病.对于病毒性角膜炎,应根据不同阶段,应用不同方法治疗.目前单用西药的治疗方法,因为免疫得不到调整难以避免复发,由于反复发作,后期大多数患者留下瘢痕,很难退去,视力很难恢复.2009年7月-2012年7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5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妍平;曲瑞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对于不完全骨折、轻微的嵌入性骨折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者,应行MRI和CT检查,使影像科医生及临床医生增加对股骨颈骨折诊断方法的认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行股骨颈检查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行不同方法的外科手术治疗,其中2例股骨头下骨折因继发缺血性坏死,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18例由于不同原因未施行手术.结论:一般股骨颈骨折普通X线检查均可明确诊断,但对于不完全骨折、轻微的嵌入性骨折以及骨小梁骨折的患者,X线征象不明显,需借助MRI检查.
作者:闫慧敏;霍水平;闫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复发转移伴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例乳腺癌复发转移伴并发症患者采取专科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更好地为患者实施个性化的优质护理.结果:患者较住院前心理承受度都提高,能很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并发症均得到很好的控制.结论: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复发转移伴并发症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都有很大帮助.
作者:郭凌云;米媛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空腹血糖(FPG)、血脂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对61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60例健康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bA1c、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 (ApoA1)、载脂蛋白B(ApoB)测定,对HbA1c及FPG、血脂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1c,FPG,TC,TG,LDL-C,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组HDL-C和ApoA1明显低于对照组,HbA1c与FPG,TC,TG,LDL-C,ApoB呈正相关,与HDL-C和ApoA1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HbA1c与FPG、血脂均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检测HbA1c,FPG和血脂水平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琦;马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动脉瘤诊断和后续介入或外科夹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三维DSA脑血管造影检查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48例,根据造影结果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结果:共发现48例患者52个脑动脉瘤,分别采取了手术夹闭、栓塞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三维DSA与常规脑血管造影比较,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脑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检出率,也为脑动脉瘤的外科夹闭或介入治疗提供了丰富信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欧阳欣;胡赞;李贵彬;康友根;章桂平;莫淑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凯里地区近年来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状况.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血清抗体(TP-Ab)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采用速率法.结果:2010年-2012年共检测血液标本52 898份,合格数50 632份,不合格数2 266份,其中ALT不合格比例高占1.97%,其次是TP-Ab阳性占0.72%,HBsAg阳性率占0.57%,抗-HCV阳性占0.22%,抗-HIV阳性占0.05%.结论:为了保证血液质量,防止通过输血传播疾病,献血前HBsAg和ALT的筛查可明显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和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作者:杨金桂;印良斌;吴圆;杨桂琼;陈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溶血磷脂酸(LPA)对上皮性卵巢癌(EOC)的诊断价值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80例确诊的EOC患者、40例良性卵巢瘤患者和30例健康女性,检测其血浆LPA和CA-125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水平,对LPA和MMP-2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EOC患者LPA与CA-125水平均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LPA检测EO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A-125(P<0.05);MMP-2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表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0.05),且两者存在正相关(r=3.54,P<0.05).结论:LPA对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介导卵巢癌的发病与转移可能通过影响MMP-2的途径.
作者:王冬莲;陈亮香;廖湘玲;李晓菁;吴秋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D123表达及其与FLT3-ITD突变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AML患者CD123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FLT3-ITD突变.结果:32例AML中24例CD123表达阳性,阳性率75.0%,对照组表达阴性.CD123+患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37.5%,低于CD123-患者(75.0%)(P<0.05).CD123+患者18个月生存率20.8%,低于CD123-患者(62.5%)(P<0.05).32例AML中有6例FLT3-ITD突变阳性,阳性率18.8%,其中4例伴有CD123表达阳性,均未获完全缓解,生存期6~8个月.结论:CD123可能作为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独立参考依据之一及评估预后指标.CD123表达阳性及FLT3-ITD突变同时存在的AML患者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FLT3-ITD突变阳性患者CD123表达阳性率增高,FLT3-ITD突变在CD123+白血病干细胞终形成中的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刘伟;叶绥艳;雷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丙泊酚+芬太尼(2mg/kg+1.5μg/kg)(A组)和依托咪酯+芬太尼(0.2mg/kg+1.5μg/kg)(B组)进行诱导,术中监测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t1)、苏醒时间(t2)及不良反应(肌肉颤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结果:两组方法的镇痛效果确切,A组MAP下降明显,心率变化不明显,B组MAP亦有轻度下降,心率变化不明显.A组有2例发生轻微呼吸抑制,需加压给氧.B组的术中肌肉颤动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且苏醒时间较A组延长.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两种配伍均能有效镇痛,但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更具有苏醒快、术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而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具有术中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更加安全的优点.
作者:亓玲丽;李玉辰;胡子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山西省汾阳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利用情况.方法:查阅山西省汾阳医院2010年-2011年住院患者应用抗高血压药处方600份,对抗高血压药品种数、联合用药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拮抗剂(CCB)和β受体阻滞剂位居用药例次前4位.用药方式以单独用药、二联和三联用药为主.结论:山西省汾阳医院住院患者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宋兴华;高胜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又称骨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发生于骨髓和网状骨被纤维-骨结缔组织所逐渐替代的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纤维骨性病变.单骨型即单独一处骨质受犯,肋骨及颅面骨多发,与耳鼻喉科联系较密切;多骨型一般可分为两类:Jaffe-Lichtenstien型,女性更多见,任何年龄段的人均有分布,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褐色斑);MeCune Albright综合征(MAS)型.Albright等[1]报道:此病伴发皮肤色素沉着,好发于青春期性早熟女性.播散性纤维性骨炎与该病病理学相同.
作者:陈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218例鼻出血的定位及疗效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218例鼻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127例)行局麻鼻内镜下出血点查找并双极电凝结合填塞止血,对照组(91例)行前、后鼻孔填塞止血.结果:实验组1次治愈123例,2次治愈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次治愈63例,2次治愈15例,总有效率8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电凝结合鼻腔填塞治疗鼻出血具有视野清、定位准、止血快、痛苦少等特点.
作者:温国云;闫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现状,探讨综合干预对提高其暴力伤害后心理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50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2年度有34名精神科护士遭受暴力攻击,其伤害发生率达68.0%.采取改善其工作环境、提高护理人员配置、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等措施进行3个月的全面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SCL-90症状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显示遭受暴力攻击的精神科护士经综合干预后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因子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结论: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使遭受暴力攻击后的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管理者应长期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稳定护理队伍的目的,促进精神科护理事业持续发展.
作者:徐玉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感染及分布情况,为献血者宣传招募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黔东南州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72 603例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抗-HIV初筛阳性者送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确认.结果:4年无偿献血者72 603例标本中确认抗-HIV阳性30例,感染率为0.04%.男性高于女性;感染年龄集中在18~40岁;2次以上献血者4名,多的参加过3次无偿献血;自由职业9例;与个人学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抗-HIV感染率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献血者征询时应提高技巧,重视献血者招募环节,尽量从低危人群中采集血液,以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作者:龙银芳;王方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择48例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患者,从临床表现、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与气管切开或(和)气管插管辅助机械通气高度相关,对复方新诺明敏感率高,头孢他啶次之,敏感率分别为79.2%,75.8%;48例患者均采用两种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治愈37例(77.1%).结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常为重症肺炎,早期治疗极为重要.高度怀疑洋葱伯克霍尔德菌肺炎时,应尽早使用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联合美罗培南或左氧氟沙星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崇刚;关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团体献血的优势,确保临床供血及时安全.方法:因地制宜,立足实际,完善服务,明确责任.结果:既扩大了无偿献血知晓率、参与率,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又确保了省城临床供血及时安全.结论:团体献血作为无偿献血的一种宣传招募方式,作用明显,效果突出,应大力倡导,保障临床供血.
作者:许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规范临床依法合理用血,提高医务人员输血风险防范意识.方法:对2006年辖区内91所和2009年辖区内102所临床用血医疗机构的临床依法合理用血情况进行监督执法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省城临床用血工作已步入正轨,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符合管理要求,但仍有部分医疗机构不符合临床用血标准的要求.结论: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者对临床用血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应尽快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合理用血培训,提高临床医生依法合理用血意识,减小患者输血风险.
作者:雷智;罗惠如;郭红霞;焦东丽;张泽;刘玉芝;张吉庭;李海宏;许大巍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