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霞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对4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临床症状得到满意控制,4例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其中1例死亡.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周到的护理措施,尤其对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防护理,提高救治成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翠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高、低频探头进 行超声检查,并将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低频超声检出急性阑尾炎78例,符合率为79.6%;高频超声检出急性阑尾炎80例,符合率为81.6%;二者检出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性意义(P>0.05).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检出急性阑尾炎93例,符合率为94.9%,显著高于单纯低频或高频超声检查(P<0.05).结论: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并诊断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儿童7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9例)用中药制剂(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口服益生菌(培菲康)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病毒唑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2.79±1.25)d,对照组平均疗程(3.56±1.7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对病毒唑注射液等传统抗病毒治疗能显著缩短病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爱菊;应小明;叶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GA)复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组Ⅰ为单纯全麻(GA)组,组Ⅱ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60 min(T1),90 min(T2)和120 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中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以及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Ⅱ患者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Ⅱ患者麻醉完全苏醒所需时间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GA相比,CEGA用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全麻药和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苏醒时间缩短.
作者:高云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五水头孢唑啉钠预防肺叶切除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208例肺叶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30 min给予五水头孢唑啉钠和头孢唑啉钠各2 g,静脉滴注,手术超过3h,重复给药1次.术后每日2次,每次2 g,连用7d,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痊愈率75.00%,有效率97.12%;对照组痊愈率59.62%,有效率84.6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试验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1.92%),头晕1例,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2.88%),头晕1例,胃部不适2例,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水头孢唑啉钠较之头孢唑啉钠疗效好,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荣军华;李艳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脾破裂的二维图像特点,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提高脾破裂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39例患者脾的形态结构,包膜连续性,脾实质回声增强、减低及其血流特征,并对手术治疗前后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9例均以外伤后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而入院.腹腔内探及液性无回声区者33例.脾失去正常轮廓,边缘模糊不清,内回声杂乱1例.包膜连续性中断30例.脾增大但轮廓清楚,实质回声不均匀4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6例.结论:通过分析脾的图像结构,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作者:周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技术(IMRT)在前列腺癌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就诊的34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调强放射加内分泌治疗,观察急、慢性放射反应发生率、严重程度及3,5年生存率.结果:急、慢性期直肠、膀胱放射反应发生率较低,所有患者3,5年总生存率为85.29%和79.41%,无生化失败生存率为70.59%和61.76%.结论:前列腺癌患者接受IMRT放疗加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具有较高的生存率,且放疗毒副作用可接受.
作者:李小武;范立;韩晓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检测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高脂血症患者(高血脂组)和10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空腹抽血,测定血流变、三酰甘油、胆固醇等的含量,并对高脂血症组及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与对照组相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脂的含量都有明显增高(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血液呈高黏状态,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检测项目的浓度与高脂血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是并发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液流变学检测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在指导督促眼眶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对68例眼眶壁骨折患者在原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由护士指导督促患者做功能训练,与2009年30例常规护理患者的功能训练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09年30例患者10~15 d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5例复视未完全消失;2010年68例患者于术后5~10d出院,1周~3个月复视全部消失.结论:新的护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训练的依从性,提高了训练效果,减少了住院天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房宏捷;高晓琳;靳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磷汀对食管癌放疗患者食管黏膜的保护作用及保证安全用药的护理.方法:氨磷汀400 mg加生理盐水50 mL,放疗前30 min静脉滴注,15 min滴完,观察患者情况.结果:32例中出现轻微恶心7例,一过性血压下降8例,头晕1例,16例经休息后症状缓解.结论:氨磷汀使用过程中,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只要通过积极预防性处理与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支持,大部分不良反应都可通过临床上的积极干预得以控制;氨磷汀对于放射性食管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作者:任跃君;刘金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分析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产妇住院分娩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及职业暴露情况,总结分娩过程中的护理经验,预防职业暴露.方法:选取2011年8月住院分娩的1例HIV阳性产妇,对其分娩过程中护理措施及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顺利,母婴安全,无职业暴露发生.结论:掌握特殊感染分娩的预防知识,做好分娩前后各种准备,具有熟练的业务技术,做到医护配合默契,才有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许俊燕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通液(以下简称通液)治疗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至30 mL,缓慢注入通液导管,根据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将其分为完全通畅、部分通畅、小部分通畅与不通畅4种类型.结果:80例不孕症患者经过1~4次通液,终完全通畅68例,妊娠30例,妊娠率37.5%,部分通畅与小部分通畅者妊娠各1例,不通畅者无一例妊娠,本组总妊娠率为40.0%.结论:通液既可对不孕症原因做到初筛诊断,又能起到使输卵管轻度阻塞恢复通畅的治疗作用.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和通液次数与妊娠率有关.通液后的妊娠率较高,通液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有效,不失为基层医疗单位治疗不孕症的一种实用方法.
作者:王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卒中后抑郁(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心境,发生率占急性卒中患者的30%以上[1].它不仅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而且也严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甚至会增加卒中患者的死亡率.目前PSD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是在脑卒中基础上,多因素介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机制共同参与的结果[2].其病程及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脑损伤程度、脑损伤部位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有关.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学因素与PSD之间关系,本文则从认知与PSD之间相关性来进行阐述.卒中后抑郁,精神神经病诊断统计分册第4版(简称DSM-Ⅳ)将其归类为器质性心境障碍抑郁型,是指由于卒中导致的以抑郁为特征或伴有重性抑郁样发作的心境障碍,也可以表现为躁狂或混合样特征.其同抑郁的核心症状相似,表现为心情低落、快感缺失及动力下降.
作者:王晶;胡风云;李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经B超诊断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B超诊断为子宫肌瘤的46例患者中,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者43例,诊断准确率为93.48%.结论: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是一种方便、快速、经济、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手段.对有严格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及时采用手术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超声诊断子宫肌瘤也有一定的误诊率,为减少误诊率,仍需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诊疗技术.
作者:李和萍;晏咏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在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剖宫产手术分娩且发生产后出血的66例患者的出血原因,并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剖宫产时机的选择、术前是否临产、是否为前置胎盘、胎次产次的增加均会致产后出血发生率增加.结论:做好计划生育宣传,规范地进行产前检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高度重视,可有效地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刘燕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结肠造口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结肠造口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常规护理后外涂湿润烧伤膏,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结肠造口皮炎具有起效快、疗程短、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力红;张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总结微型钛夹板在颌骨骨折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46例颌骨骨折选用不同形状微型钛夹板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46例均为一期愈合,咬合关系、颞颌关节功能及面部形态均恢复良好.结论:微型钛夹板在颌骨骨折中,坚强内固定明显优于传统钢板、钢丝内固定及牙弓夹板固定.
作者:陆进明;范博文;朱昌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结肠损伤的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降低闭合性结肠损伤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闭合性结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损伤特点、诊断方法和一、二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的临床价值及其并发症.结果:一期手术14例,二期手术6例,其中吻合口瘘1例,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结肠损伤早期诊断、手术治疗及时是关键,在严格掌握一期手术禁忌证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一期手术,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结肠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护理对预后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改善患者运动、语言、认知和其他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使其能适应精神、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以便恢复自主功能,尽可能恢复日常的生活能力.方法;将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治疗,干预组同时接受早期(脑梗死后3~4 d,脑出血后6~7 d)心理护理、肢体功能位的护理等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周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康复有效率达96.2%,高于对照组(85.0%).结论:重视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及肢体功能位的放置,可提高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提高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救治成活率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72例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和整体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治愈63例,好转5例,转院3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87.5%.结论: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重视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魏玉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