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子宫颈癌临床研究

阴莉;王越希;陈新

关键词:子宫颈癌, 紫杉醇, 复方斑蝥胶囊,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90例初次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分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组、紫杉醇组、异环磷酰胺组.分别给予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紫杉醇,异环磷酰胺进行治疗,比较各组的疗效,并比较生存质量和不良反应差异.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斑蝥胶囊联合紫杉醇联用治疗子宫颈癌,有效率较单用紫杉醇组及单用异环磷酰胺组明显提高,达到66.67%,与异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紫杉醇联用复方斑蝥胶囊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紫杉醇联用复方斑蝥胶囊对子宫颈癌有良好效果.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有关中医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文献.结果:单味中药、复方中药对肿瘤血管均有影响,在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论:中药单体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多于中药复方.中医药对于肿瘤的治疗有着不同于西医的特殊性.

    作者:周凌;洪素兰;陈玉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针刀的创新设计

    目的:探讨小针刀的创新设计方案.方法:小针刀的创新设计是通过机械原理设计改良设计,运用杠杆原理,改良传统针刀的内部结构.结果:形成两款新的中医机械化的小针刀适用于临床,针刀内部设计为齿轮型和剪刀型,每种针刀内部都包含轴承结构.结论:改良的中医针刀实现了中医微创中的可视化、可测量化、便捷化,多角度运动,能够配合现代医学的内窥镜、关节镜技术,使中医微创更加简单.

    作者:徐超;黄子未;赵虹;卢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辨治疗肝炎性肝硬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肝炎性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肝炎性肝硬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试验组应用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凝血功能比治疗前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试验组的肝功能改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肝炎性肝硬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并且对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李有实;赵文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牵引疗法、电针疗法、注射神经妥乐平注射液、中药内服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判定疗效.结果:痊愈38例,有效12例,好转6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2.3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振;周子朋;郑福增;孟庆良;谷慧敏;杜旭召;曹新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兴隆洼文化“玉玦儋耳”内涵与“胆主决断”理论渊源考释

    目的:探讨8000a前兴隆洼文化之“玉玦儋耳”内涵与“胆主决断”理论之渊源.方法:通过对史前“儋耳”“玉玦”的来源、内涵、演变之考证,深入分析、推演《黄帝内经》“胆主决断”理论的起源与演变的历史逻辑.结果:“詹”“儋”“赡”与“赡”属于同源分化形声字;“胆者贯也”的认识应与史前“以蛇贯耳”为表象的“物候授时”有关;距今8000a前,随着人们对“物候授时”缺陷性的认识,“胆者敬也”“胆主决断”观念当初步形成;在5000a前的“观象授时”年代,由于有了更为精确的判断四时的天文仪器“圭表”,“一阳为游部”理论则应运而生.结论:兴隆洼文化“玉玦儋耳”内涵与《黄帝内经》“胆主决断”理论存在着渊源关系,《黄帝内经》对胆或胆经概念及功能的认识,起源于史前巫觋通过占卜形式决断部族事务时对“四时”变化准确判断的需求.

    作者:李建宇;刘冰;刘飞飞;吕红;王国强;李丰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经验总结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运用疏肝健脾、补益中气、滋阴清热、解郁安神等法治疗乳腺癌的经验.结果:肝郁脾虚为乳腺癌的主要病机.结论:中医辨证论治乳腺癌疗效确切.

    作者:石镇东;张尊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针对不同症状的患儿分别采用口服思密达、妈咪爱、金双歧等进行治疗.治疗组运用推拿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8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3.3±0.6)d,对照组止泻时间为(3.8±0.5)d,两组止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既有效又安全,且治疗方法简易.

    作者:杨元平;张艳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典型病例问诊规范化对学生模式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目的:探讨典型病例问诊规范化对学生模式思维能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借助《典型病人问诊规范化培训手册》和CAI课件,对学生的问诊模式思维培养情况进行评分,并使用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经过典型病例问诊规范化实训后的学生问诊内容的掌握和技巧比未参加实训的学生明显提高,且问诊过程的顺序性、思维逻辑、主次关系等方面明显改善.结论:典型病例问诊规范化培训对学生模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明显帮助.

    作者:程凯;樊蔚虹;王常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止嗽散治疗阻塞性肺气肿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止嗽汤对阻塞性肺气肿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给予止嗽汤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咳嗽、气喘、肺部哆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咳嗽、气喘、肺部哆音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止嗽汤治疗阻塞性肺气肿,能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肺气肿,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姜艳梅;刘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刘志明教授辨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验

    目的:总结刘志明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总结其治疗冠心病经验的相关文献.结果:刘老对冠心病病因、病机提出独到见解,认为冠心病“辨因析理,肇始于肾”“推求病机,肾匮为根”.结论:刘老凝炼“补肾”“通阳”“祛邪”三法,临床之时,辨证施用,疗效显著.

    作者:马龙;刘如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芒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芒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克龄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芒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雌激素水平及卵泡雌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针刺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董彩英;常素玲;李秀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骨科手法+传统腰椎斜扳法治疗,观察组行常规骨科手法+改良腰椎斜扳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有效率为79.5%,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腰椎斜扳法对骶髂关节紊乱症进行治疗,疗效可靠,可有效保护周围韧带、肌肉.

    作者:浦维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中医外科治法的科学性及创新性

    目的:完善中医外科学理论的科学性.方法:从历代医家对中医外科学治法进行的研究及哲学观点对中医外科治法加以探讨,分析其科学性,待以实践于实际,精炼于理论,以期创新治法,探寻一条适合中医外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果:中医外科学发明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内、外治法,颇具中医学的特色.结论:中医外科学科学性得以延续的生命之泉是创新与实践.

    作者:左艇;颜帅;曾莉;李文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构音障碍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和空白组20例.治疗组运用倒马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传统针灸治疗;空白组不采用针刺治疗,按常规用量给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空白组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马针法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作者:龚晓强;任毅;李振;夏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炎Ⅰ号、Ⅱ号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胃炎Ⅰ号、Ⅱ号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施维舒胶囊,每日3次,每次1粒;同时加服中药免煎颗粒剂模拟剂,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组肝胃不和证采用胃炎Ⅰ号颗粒剂,脾胃湿热证采用胃炎Ⅱ号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加服施维舒模拟胶囊.结果:①临床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症候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81.67%;治疗组有效率为95.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存质量评价:对照组优秀率为35.83%;治疗组优秀率为53.33%.两组优秀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Ⅰ号、Ⅱ号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疗效满意.

    作者:魏晏;魏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十三鬼穴考辨

    目的:考证十三鬼穴所指穴位.方法:通过查阅、对比记录十三鬼穴的几个著名版本,利用训诂学方法,对有异议的腧穴一一考证.结果:各版本不同之处主要集中在第四、九、十二穴,经考证笔者认为第四穴为鬼心(大陵),第九穴改名为鬼窟(间使),第十二穴为鬼臣(曲池).结论:《备急千金要方》所载“十三鬼穴”为后世版本之宗,《针灸大成》所载“十三鬼穴”多为后世使用的标准,《中医大辞典》完全采用《针灸大成》版本,当有可商榷之处.

    作者:石雨;王育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通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组和温通组,每组各30例.温通组给予温通针法针灸治疗,普通组实施普通针法治疗,配合按摩治疗,每日针灸治疗30 min左右.结果:下肢疼痛结果显示温通组有效率为96.7%,普通组有效率为80.0%;功能独立性评分结果显示温通组有效率为96.7%,普通组为70.0%;另外温通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普通组更好,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普通组7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针法对于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缓解以及脊髓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较传统针法更好的优势.

    作者:朱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应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能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国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红花的现代药理与新用

    目的:探讨红花的现代研究及应用特点,为更深层次的指导应用该药提供思路.方法:通过收集红花功效相关的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其现代发展及新用,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结果:红花对血栓、脑梗死、糖尿病足部溃疡、血管瘢痕、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新用具有可行性.结论:红花的临床新用广泛.

    作者:贾佼佼;苗明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面瘫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益气温阳膏涂抹于面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针刺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钟渠;周贤刚;郑桃晓;罗洪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