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力基因对精子制动活性研究

李斌;杨旭;叶建中;陈华乐;侯渊博;杜佳;周铁丽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 感染, 男性不育, 精子活力, 毒力基因
摘要: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精子活动力的影响,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与其精子制动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589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健康男性精液中精子活力的影响,筛选出可以使精子活力明显下降的菌株,采用普通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结果: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17株可以引起精子活力明显下降(P<0.05);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主要包括hlg、scn、cna、hlb及clfA,阳性率分别为33.3%、23.3%、20%、20%及18.3%.其他还包括icaA、fnbA、tst、seb、hld、eta、sea.其中,精子制动阳性组的scn基因携带率(47.1%)高于精子制动阴性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力基因在两组间携带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男性生殖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能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可能与葡萄球菌补体抑制剂编码基因scn相关.
中华男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新成员,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中,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TRAIL受体表达于多种细胞表面.研究表明,TRAIL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正常细胞无明显不不良反应,TRAIL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受细胞凋亡机制调控,TRAIL能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马继慈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男科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男性常见疾病,过去有些学者多关注其与腰腿疼痛的关系,而忽视了与男科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膜囊,造成马尾神经功能损伤,可导致早泄、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阴茎异常勃起、遗精等男科疾病.本文从病因病理和临床进展等方面,综述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与男科疾病的相关性,期望能引起男科和骨科医师的关注.

    作者:金保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有应用前景的前列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为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位.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主要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但该指标特异性低.目前有许多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的肿瘤标志物(TM)被发现,现就近年研究较多、有应用前景的几种TM(前列腺癌抗原3、早期前列腺癌抗原、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予以综述.

    作者:徐以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阴囊Buschke-Lowenstein瘤1例诊治体会

    Buschke-Lowenstein (BL)瘤是生长在外阴、肛周的一种巨大赘疣,是巨大尖锐湿疣和疣状癌的统称,两者临床表现相似.疣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高分化的鳞状上皮细胞癌,局部侵袭性生长,但组织学为低度恶性表现,临床较为少见.此类患者因活检时取材不够或病理医生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1].我院在2011年10月接诊1例左侧阴囊BL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智勇;曾彦恺;杨宇峰;庄炫;邢金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盐酸达泊西汀及舍曲林治疗早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门诊就诊的早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盐酸达泊西汀(30 mg,按需服用,n=78)或舍曲林(50 mg,每日1次,n=39)治疗,4周后随访,记录用药前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用药后临床总体印象变化(CGIC)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盐酸达泊西汀组及舍曲林组IELT均显著增加[盐酸达泊西汀:(0.87±0.31)min延长至(2.84±0.86) min;舍曲林:(0.84±0.28) min延长至(2.71±0.92)min].应用CGIC评分,用药后效果很好或好的比率分别为36.5%及37.5%(盐酸达泊西汀vs舍曲林);CGIC评价有效(很好、好、稍好)的比率分别为63.5%和71.9%.舍曲林组头晕、恶心、头痛及腹泻的发生率稍高于盐酸达泊西汀组但差异不具显著性,但舍曲林组疲劳、嗜睡以及口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盐酸达泊西汀组(P<0.05). 结论:按需口服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杨林;雒磊;陈兴发;范晋海;刘润明;王小宁;南勋义;张越;蔺晓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腺动脉栓塞(PAE)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21例高龄高危BPH患者采用PAE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21例患者PAE均顺利完成,操作时间90~ 200 min,术后2周、3个月、6个月和1年随访,IPSS分别为(18.3±3.1)、(9.8±2.7)、(9.4±2.5)、(10.1±2.2)分,QOL分别为(4.6±1.4)、(4.3±1.2)、(4.6±1.1)、(4.9±0.6)分,大尿流率分别为(12.5±2.5)、(15.8±2.4)、(16.6±2.2)、(16.3±1.8) ml/s,残余尿量分别为(35.0±3.4)、(13.0±3.3)、(10.0±3.0)、(8.0±2.5) ml,与术前[IPSS(24.5±3.7)分、QOL(5.7± 1.6)分、大尿流率(8.3 ±2.1)ml/s、残余尿量(98.0±11.0) ml]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均<0.05);彩色多谱勒显示前列腺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弱,前列腺体积分别为(74.4±4.8)、(42.5±4.4)、(38.3±4.0)、(36.7 ±3.5)cm3,与术前前列腺体积(84.3 ±5.4 cm3)相比明显缩小(P均<0.05). 结论:PAE对于高龄高危BPH患者是一种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鄢卫红;张茨;艾国平;舒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皮肤性病科施行PITC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的HIV检测阳性比例与常规HIV检测阳性比例的结果,初步探讨PITC的临床应用意义. 方法:对2013年1月至12月进行HIV常规检测和PITC项目检测患者的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013年间,HIV初筛检测阳性比例:常规检测人群为0.24%,PITC项目人群为1.98%;HIV确诊阳性比例:常规检测人群为0.07%,PITC项目人群为0.40%;PITC项目人群初筛阳性比例及确诊阳性比例均高于常规HIV检测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HIV检测阳性人群的性别分布上:男性明显大于女性,在PITC项目人群中尤为显著. 结论:在医疗机构实施PITC,可通过针对项目人群,显著提高发现HIV检测阳性患者的概率,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作者:周映;包军;孙悦鑫;李志瑜;刘军;后文俊;陶玥;沈志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盐酸达泊西汀治疗早泄的临床研究进展

    早泄(PE)是男性为常见的性功能障碍疾病之一.而盐酸达泊西汀是目前唯一被芬兰和瑞典2009年批准用于治疗早泄的口服药物,现在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它是一种强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其吸收快、起效快、半衰期短,支持按需服用.临床试验及应用表明,在各地区及不同人群中皆能有效延长PE患者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改善患者整体情况.与传统的SSRIs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腹泻、头痛、眩晕.严重不良事件罕见.总之,盐酸达泊西汀是一种有效,安全和耐受性良好的按需治疗早泄的药物.

    作者:周庭友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9例符合早泄诊断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Ⅰ)、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对照组Ⅱ)和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组(试验组),每组23例,治疗8周,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的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量表(CIPE-5)评分.对比分析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ELT和CIPE-5评分,比较3组的积分变化、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单独帕罗西汀组1例患者因腹痛、恶心不能耐受,退出试验.试验组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均可达到延缓IELT、降低CIPE-5评分的目的.IELT分别由治疗前的(0.91±0.09)、(0.92±0.12)、(0.92±0.11) min,提高为治疗后的(5.31±0.13)、(2.78 ±0.17)、(4.07 ±0.11) min (P<0.05),CIPE-5评分由治疗前的(13.1±2.8)、(12.8±2.9)、(12.5±3.0)分,提高为(25.2±2.1)、(19.5±1.9)、(22.0±2.0)分,试验组相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95.7%、72.7%、47.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中频穴位电刺激治疗早泄比单独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更佳,且能达到减少帕罗西汀用量及药物反应的效果.

    作者:李韬;谭艳;谢子平;王万荣;王澍弘;欧阳海;康照鹏;谢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不同受精方式及移植时间对异位妊娠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及不同胚胎移植时期是否会影响妇女异位妊娠(EP)的发生. 方法:选择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常规体外受精-移植(IVF-ET)或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移植(ICSI-ET)助孕治疗并成功妊娠患者的3 331个新鲜移植周期和2 706个冻融移植周期.新鲜移植周期中,IVF-ET周期2 546例,ICSI-ET周期785例,卵裂期胚胎移植2 220例,第5天囊胚移植1 111例;冻融移植周期中,IVF-ET周期2 080例,ICSI-ET周期626例,卵裂期胚胎移植741例,第5天或第6天囊胚移植1 965例.根据不同的受精方式及移植时间,比较各组间EP的发生情况. 结果:新鲜移植妊娠周期中,2 546例IVF-ET周期EP发生36个周期(1.41%),785例ICSI-ET周期EP发生27个周期(3.44%),两组间的E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冻融移植妊娠周期中,2 080例IVF-ET周期EP发生21个周期(1.01%),626例ICSI-ET周期EP发生5个周期(0.80%),两组间的E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F-ET和ICSI-ET周期中,新鲜D3移植组(F-D3)、新鲜D5移植组(F-D5)、冻融D3移植组(T-D3)及冻融D5/6移植组(T-D5/6)各占2 220例、1 111例、741例、1 965例,EP发生例数分别为38例、25例、10例、16例,EP发生率分别为1.71%、2.25%、1.35%、0.81%,T-D5/6组EP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0.81% vs 1.71%,2.25%,1.35%,P<0.05). 结论:不同的受精方式可能会影响EP发生率,冻融周期囊胚移植E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和冻融周期卵裂期胚胎移植.

    作者:李明昭;赵皖秋;任安琪;师娟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卵睾性性发育疾病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

    目的:探讨卵睾性性发育疾病的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1年来诊治的2例青春期卵睾性性发育疾病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对患者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染色体核型检查、性激素测定、腹部-盆腔-肾上腺彩超、尿道膀胱镜检查、hCG试验,充分的术前准备之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性腺探查与决定性别的性腺切除术及外阴矫形术.术中探查及病理证实2例患者双侧性腺均为卵睾,性别选择均为女性,1例行卵睾切除、1例切除睾丸组织,保留卵巢组织. 结果:术后随访1年,2例患者外阴形态正常,生殖腺未见异常. 结论:性腺探查是卵睾性性发育疾病诊断的唯一依据,性别选择是治疗的关键.腹腔镜下性腺探查及选择性切除术是首选方法.

    作者:王璟琦;王东文;刘春;杨华;徐计秀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意义. 方法:5例前列腺癌患者采用多通道套管,在经尿道途径辅助下,实施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围手术期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放或增加通道.平均手术时间168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20 ml;术后平均留置尿管时间15 d;无直肠等周围组织损伤并发症,术后病理示5例患者手术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术后病理分期2例为T2cN0M0,3例为T2bN0M0. 结论:尿道途径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降低手术难度.

    作者:魏云飞;朱清毅;袁琳;苏健;张扬;张庆玲;邓仲磊;朱辰;沈露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目的:研究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精确定位,为行精囊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解剖20具成年男性尸体骨盆标本,观察精囊周围血管神经的走行和分支,测量神经丛的定位数据. 结果:精囊神经丛一部分随神经血管束从两侧分布至精囊,距前列腺后正中沟的近距离为(2.85 ±0.18) cm;另有一部分行于Denonvillier筋膜中,分支至精囊后方,距前列腺后正中沟的近距离分别为(0.81 ±0.06) cm.精囊动脉发自膀胱下动脉后分为4型:1支主干直接至精囊的为55%;1支主干至精囊与输精管壶腹之间的为15%,分2支主干的为25%,其中1支至精囊,另1支至精囊与输精管壶腹之间,其他占5%.自精囊动脉穿过前列腺神经丛后至精囊后外方的近距离为(1.08±0.09) cm. 结论:术中分离精囊时的距离,两侧<2.85 cm、后方<0.81 cm时可减少神经丛的损伤;在精囊后外方以及精囊与输精管壶腹间结扎血管可减少出血.

    作者:张修平;林昭屹;曾蜀雄;郭晓丹;杨向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手术结合中药聚精汤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精子DNA损伤的治疗研究

    近年来,不育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有文献报告,我国8对夫妇中有1对患不育症,WHO把精索静脉曲张(VC)列为引起男性不育的首要原因[1],VC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不育症患者中的发病率分别高达35% ~ 40%和75% ~ 80%[2].据国外报道VC会对精子的DNA的完整率产生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VC引起不育患者与正常人的精子DNA损伤程度,以及经手术结合中药治疗后的精子DNA修复改变,通过观察精子DNA损伤的修复变化以了解VC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提高VC不育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水平.

    作者:杨文涛;李群生;余文龙;周磊;赵自垒;周能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融合基因TMPRSS2:ERG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融合基因TMPRSS2:ERG和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关系. 方法:选取前列腺癌的穿刺标本62例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为对照组,同时纳入9株前列腺癌细胞株作为对照,采用巢式RT-PCR检测融合基因TMPRSS2:ERG,比较融合基因阳性和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的差异,Logistic回归法分析TMPRSS2:ERG和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6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28例检测出TMPRSS2:ERG融合基因,阳性率为45.16%;10例BPH和9株癌细胞株中均未检测出该融合基因.融合基因TMPRSS2:ERG阳性和阴性患者Gleason评分无显著差异(Z=-0.609,P=0.542),但融合基因阳性患者Gleason主评分显著高于阴性患者(Z=-2.600,P=0.00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筛状结构、泡沫状腺体和印戒癌细胞分别与融合基因TMPRSS2:ERG有关联(OR =6.25,P=0.002;OR=6.666,P=0.023;OR=3.24,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融合基因和筛状结构有关(OR=3.750,P=0.033). 结论:TMPRSS2:ERG融合基因和前列腺癌中到高级的病理分级有关.

    作者:易发现;李虹;魏强;李响;曾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毒力基因对精子制动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精子活动力的影响,并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与其精子制动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589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分离的非重复金黄色葡萄球菌60株,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系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健康男性精液中精子活力的影响,筛选出可以使精子活力明显下降的菌株,采用普通PCR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相关毒力基因检测. 结果:6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中有17株可以引起精子活力明显下降(P<0.05);菌株携带的毒力基因主要包括hlg、scn、cna、hlb及clfA,阳性率分别为33.3%、23.3%、20%、20%及18.3%.其他还包括icaA、fnbA、tst、seb、hld、eta、sea.其中,精子制动阳性组的scn基因携带率(47.1%)高于精子制动阴性组(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力基因在两组间携带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男性生殖系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能导致精子活力下降,可能与葡萄球菌补体抑制剂编码基因scn相关.

    作者:李斌;杨旭;叶建中;陈华乐;侯渊博;杜佳;周铁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异常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与前列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PCa)是全球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癌症死亡的常见原因.如今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PCa的早期诊断,然而其潜在的分子机制一直没有完全被人们认识.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在PCa中的潜在作用体现在致癌和抑癌两个方面.LncRNA在绝大多数PCa中异常表达.本文将综述lncRNA在PCa中的异常表达,并讨论其在PCa的诊断、预测、预后、转移以及潜在临床治疗方面所扮演的新角色.

    作者:王亚民;宋乐彬;张嘉宜;杨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精子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目前关于人类精子发生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动物模型,而对于人类精子发生的早期阶段,仍不是非常了解.体外精子发生模型的建立不仅能促进深入了解精子发生过程及不育症发病机制,而且有助于男性不育症的临床治疗.本文将对多潜能干细胞(iPSCs)在诱导精子发生过程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诱导iPSCs应用于男性不育症临床治疗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作者:方芳;倪柯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泌乳素瘤性ED大鼠阴茎组织nNOS表达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已烯雌酚(DES)诱导建立大鼠垂体泌乳素瘤勃起功能障(P-ED)模型,并研究泌乳素瘤ED大鼠阴茎nNOS表达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花生油对照组10只及模型组20只.模型组腹腔内注射DES建立泌乳素瘤模型,8周后进行阿扑吗啡(APO)试验测定阴茎勃起功能筛选出P-ED大鼠模型.取垂体行病理学检查,并测定垂体质量、血清泌乳素(PRL)及睾酮(T)浓度.免疫组化法测定阴茎组织nNOS表达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阴茎海绵体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APO试验共筛选出P-ED大鼠模型15只.与生理盐水及花生油对照组相比,注射DES 8周时大鼠垂体质量显著升高[(46.7±15.5) mgvs(11.7±2.4)、(12.4±2.3)mg,P均<0.05)];血清PRL浓度显著升高[(1 744.9±304.5) ng/ml vs(11.5±2.4)、(10.6±1.9) ng/ml,P均<0.01)];Fr浓度降低[(1.54±0.46) ng/ml vs (3.ll±1.08)、3.04±1.11) ng/ml,P均<0.05)].与生理盐水及花生油对照组相比,注射DES 8周时大鼠阴茎勃起次数显著减少(16.7% vs 100%、vs 87.5%,P<0.05).透射电镜下,8周时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均有显著改变.与生理盐水及花生油对照组相比,P-ED组8周时阴茎组织nNOS表达平均光密度值(MOD)显著减少(0.024±0.011 vs 0.066±0.019、0.058±0.021,P均<0.05). 结论:阴茎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及nNOS表达减少可能是泌乳素瘤大鼠发生ED的主要机制.

    作者:翁博文;侯四川;祝海;徐珞;栾晓;綦海燕;王伟民;刘伟;孙立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3D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经腹腔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

    目的:对比3D和2D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差异.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因前列腺癌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其中接受3D经腹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者18例,接受传统2D经腹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者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分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的差异.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均具有可比性.与常规2D腹腔镜手术时间[(180.2±69.1) min]、术中出血量[(236.5 ±60.6) ml]、术后引流时间[(7.1±1.1)d]、术后住院时间[(20.2±5.5)d]相比,3D腹腔镜手术时间[(118.3 ±55.1) min]、术中出血量[(89.1±35.2)ml]、术后引流时间[(5.3±2.1)d]、术后住院时间[(14.4±7.2)d]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均明显减少(P均<0.01).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切缘均阴性,且术后6个月尿控均完全恢复. 结论:3D腹腔镜增加手术的精确性,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增加患者的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许斌;刘宁;姜华;陈恕求;杨瑜;张晓文;孙超;张力杰;柳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中华男科学杂志

主管: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