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在动脉采血中的比较

赵慧霞

关键词:动脉采血,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 一次性注射器
摘要:目的:比较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00例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对照组100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采血时患者的疼痛程度、采血后穿刺压迫时间、两种采血器的价格及化验参数.结果: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的标本合格率高、患者疼痛程度较轻、穿刺处压迫时间短、检验结果较准确但价钱高.结论:经济条件允许下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优于一次性注射器.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压力与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在工作中的主要压力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床工作的52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儿科护士压力较大.结论:了解儿科护士压力较大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其压力,使之保持身心健康状态,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作者:杨桂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一起农村婚宴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

    目的:确定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方法: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事件中进食可疑食物史360人,累计发病54人,发病率15%,均治愈.结论:经流行病学、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确定为一起变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

    作者:金文硕;申文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永善县开展计划免疫后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分析开展计划免疫后的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永善县历年麻疹疫情资料、个案调查资料及调查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计划免疫后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下降了99%以上、打破了周期性流行规律、呈散发状态、发病季节从冬春二季转移到春夏二季占发病数的88.21%)、发病年龄从小年龄组逐步向大年龄组转移(使用疫苗前0~岁组占86.40%、5~岁组占12.50%、10~岁组占1.0%、20岁及其以上占0.1%;使用疫苗后0~岁组占41.50%、5~岁组占29.50%、10~岁组28.50%、20岁及其以上占0.5%;计划免疫后0~岁组占20.65%、5~岁组占32.61%、10~岁组占40.76%、20岁及其以上占5.98%);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重症典型病例逐渐减少、轻症非典型病例逐渐增多、病程较短,其病情轻重与接种麻疹疫苗有关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泛开展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强化免疫可显著降低麻疹发病率;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其病情较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患者轻,病程短;非典型病例增多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在诊治过程中应特别注意.

    作者:姚定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有机磷中毒洗胃及护理体会

    笔者临床工作20几年,经历有机磷中毒、食物中毒、误服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无数次大小抢救.本文对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进行观察和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应尽快清除胃内毒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为有机磷农药毒性强,吸收快,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毒物,将危及病人的生命,洗胃是首选抢救措施.洗胃就是利用电动洗胃机的虹吸现象,将水注入胃内并将胃内容物吸出,反复清洗直至胃内清晰为止,大限度减少毒物吸收,挽救病人生命.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更年期妇女的自我保健

    更年期是每个正常妇女都必须经过的生理阶段,虽然这时候她们中很多人还肩负着工作、家庭两副重担,但体内生理变化及各脏器都已产生了由盛趋衰的转变.某些老化的征象已开始显露,许多老年病亦悄悄地埋下了隐患.因此,广大更年期妇女姐妹应该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自觉维护自已的身心健康,保持乐观的情绪,以便有充沛的精力,清晰的思维,良好的智能,延缓体内各器官生理功能的衰退及老化,有意义地度过生命后1/3的时光,继续对社会及家庭作出贡献.

    作者:杨婷;刘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临床应用体会(附135报告)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于2000年被引进中国,开始投入临床应用.我院2006年3月开始应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至2010年9月共实施13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35例,男77例,女58例;年龄33~62岁,平均47岁.病史3~11年.Ⅲ度及以上痔124例,直肠粘膜脱垂9例,直肠前突2例.就诊时突出的症状是便后痔核脱出于肛门外,需用手推方可还纳于直肠内,如有炎症水肿痔核嵌顿手推也不能还纳.

    作者:毛华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胸椎结核合并椎旁脓肿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18例患者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正规抗痨治疗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和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韦华升;韦丽琴;韦利芳;黎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0年1月在我科救治的2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6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16例抢救成功恢复良好.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方桂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潍坊血站成分科对血浆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血浆报废的原因,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血浆的报废.方法:对半年内成分科血浆报废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通过对血浆报废的原因的分析以及提出对策并加以改进,使血浆的报废率降低.

    作者:曹万胜;张在臻;杜方安;林荣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郁证的辩证施护

    郁证是由于情志抑郁,气机不畅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肋胁胀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物梗阻,并伴有眩晕、失眠等一系列症状.本证常见于现代医学之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等.郁证可见于中风、孕产期及强刺激后.发病以女性居多,但在生活学习压力过大、节奏加快以及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男性发病者亦有增加的趋势,故重视本病的治疗、护理及预防有着及其重要意义.笔者对郁证患者,为提高疗效,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了辨证施护以配合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红;辛燕;李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宫外孕漏诊1例

    患者陈*女24岁,外籍打工者(宿迁),2011年1月18日因停经42天来院妇科门诊,尿妊娠试验阳性,血常规示红血球4.3*1012/L,白血球7.6*109/L,血红蛋白110g/L,B超宫腔内见妊娠囊,大小约22*20*10mm,见胚芽.提示早孕.因患者已有一子,要求终止妊娠.给予药物流产,于1月21日服米索前列醇后再行清宫术,术后B超提示宫腔内未见残余物,给予抗感染等治疗.患者于2月2日觉下腹部持续性胀痛,可忍,无明显恶心、呕吐,无腹泻.

    作者:黄志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哈巴河县人间布病疫情状况监测分析

    布病是一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一、目的:为准确掌握我县人间布病疫情现状,流行动态,加强布病防治能力建设,初步建立布病防治监测技术和实验室平台,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作者:巴合提汗·哈帕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

    护士在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护士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静脉输液操作,因此,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增加,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针刺伤与皮肤粘膜血液暴露两大类,期中以针刺伤为主,约占80%.[1]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研究表明: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作者:石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痰祛瘀系列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系列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40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治疗组给予化痰祛瘀胶囊Ⅰ~Ⅳ号(均为本院制剂室生产)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西药常规护肝、降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6%.结论:化痰祛瘀系列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疗效显著.

    作者:李红;李恩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预设型动脉采血器和一次性注射器在动脉采血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与一次性注射器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00例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对照组100例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动脉血,观察两组标本合格率、采血时患者的疼痛程度、采血后穿刺压迫时间、两种采血器的价格及化验参数.结果:预设型动脉采血器采集的标本合格率高、患者疼痛程度较轻、穿刺处压迫时间短、检验结果较准确但价钱高.结论:经济条件允许下采集动脉血标本,应用预设型动脉采血器优于一次性注射器.

    作者:赵慧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尿潴留的门诊诊治体会

    尿潴留是外科门诊中常见问题,可分为急、慢性两种.其发生原因多数为机械性梗阻[1],动力性梗阻比较少见.作者统计38例机械性梗阻所致尿潴留的病人,就其门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8例中男性36例,女性2例.年龄在60岁以上37例,1例男性24岁.尿潴留原因有前列腺增生症31例,尿道结石2例,包皮口狭窄1例,前列腺癌1例,女性膀胱颈后唇肥大2例,外伤性尿道狭窄1例.

    作者:刘少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南昌县2007年~2009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能力验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1]和<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2]规定,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每年必须参加省级以上实验室组织的能力验证考核:包括盲样血清和职能问卷调查表.按规定时间统一检测并上报结果及相关材料,由省疾控中心专家组统一进行评定,合格的实验室获得相应证书,同时取得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能力资格.

    作者:付翠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骨伤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唐代蔺道人所著,全书三章,收方剂45首,用药160余种.总结了理伤正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记载有洗、贴、掺、揩以及内服诸方药,奠定了骨伤科辨证、立法、处方与用药的基础,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我国现存早的骨伤科专著,奠定了中医骨伤科治疗学基础,对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起有重要作用,现浅谈<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对骨伤科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天喜;李响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头皮撕脱伤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头皮撕脱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给予患者积极的抗休克治疗、心理支持.根据患者伤情及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21例患者中,5例行头皮原位回植,3例全部成活,2例部分成活;12例行撕脱头皮反取皮回植,4例行颅骨钻孔、二期植皮,植皮均成活.结论:根据头皮撕脱伤不同的处理方法,采取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疝修补术后4种药物方案预防手术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预防手术感染的佳方案及用药合理性.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外科患者在疝修补术后用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安曲南、注射用洛美沙星4种药物预防手术感染共280份住院病历的用药情况,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进行评价.结果:在所调查的4种用药方案中,氨曲南是预防感染的佳用药方案选择,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开展药物经济学分析有助于合理选药,以小成本获得大效益.

    作者:周艳芝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中国中医药咨讯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