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荔枝核总黄酮提取测定方法及工艺的优化

李伟;杨兆丽;詹利之;林燕芳;张美义;宋健平

关键词:荔枝核总黄酮, 紫外分光法,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以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荔枝核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法,6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荔枝核总黄酮,回收率高,简单可行,可作为提取荔枝核总黄酮的优选工艺.
中医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土大黄与虎杖的区别

    目的:比较土大黄与虎杖在性状和功效方面的不同,纠正以前文献和临床中混淆的情况.方法:观察土大黄和虎杖的药用植物、药材、饮片的性状,调查临床药效.结果:土大黄与虎杖不是一种中药,性状和疗效都有不同.结论:在文献和临床上对土大黄与虎杖的区别要加以重视.

    作者:陈聚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滋阴清热生津法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生津法对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干预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分别灌胃给药,Alx复制出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检测血清GLU、INS水平.结果:采用滋阴清热生津法可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GLU水平,对模型动物体质量下降有拮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高模型大鼠血清Ins水平,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滋阴清热生津法对糖尿病模型动物血清GLU高水平和体质量下降具有拮抗作用,对模型大鼠血清Ins水平具有升高趋势.

    作者:韩颖萍;黄霞;袁效涵;刘惠霞;孙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

    目的:探讨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的理论及治疗方法.方法:从冲任、气血与周期论治的多个角度对乳腺增生病进行肝脾论治,或疏肝理脾、调畅气血,或调肝养脾、调摄冲任,或随周期不同调补分治.结果: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中医生理、病理等多角度对本病进行分析,认为冲任失调与气郁痰阻为其主要的病理变化,病变虽涉及肝、脾、肾三脏,但又以肝、脾失调为主要病理基础.结论:从肝脾论治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劲松;潘祖健;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疗法分型论治.结果:临床治愈80例,占80.0%;显效10例,占10.0%;改善5例,占5%;无效5例,占5%;有效率95.0%.结论:颈部类脊穴配合剌络放血及推拿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毕巧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肠杆菌DNA复制相关蛋白PriC的初步研究

    目的:对大肠杆菌DNA复制相关蛋白PriC进行研究.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1a-PriC及pET21a-PriC1-101,并进一步诱导表达纯化.利用Pulldown手段将pET21a-PriC-notag 与 pET28at-plus-PriB分别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及共纯化后检测PriC与PriB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PriC 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的蛋白稳定性较差,易沉淀.根据二级结构和蛋白稳定性预测及限制性蛋白酶水解结果,构建了PriC的截短突变蛋白PriC1-101经Ni亲和层析和superdex75纯化,获得了稳定性较好的蛋白,经Western boot鉴定为目的蛋白.PriC1-101的圆二色谱分析发现其具有较多的α-helix和无规卷曲,这为更好的了解其结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通过Pulldown手段发现PriC与PriB存在相互作用,并且PriC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结论:PriC蛋白的C-端氨基酸序列是PriC蛋白与PriB蛋白相互作用的主要区域,并对PriC蛋白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作者:孔敏敏;李艳华;董宇辉;王文雅;袁其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论脾与恶性肿瘤的关系

    目的:探讨脾与恶性肿瘤发病及防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分析脾在恶性肿瘤发病和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脾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生理功能可以看出脾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在肿瘤的防治中有着重要意义.结论:从脾着手防治恶性肿瘤,能提高肿瘤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士卿;李创业;康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黄帝时期名医大鸿考(一)

    目的:对河南省新密市黄帝时期的名医--大鸿名鬼臾区,进行考证.方法:从文献记载、遗迹、遗物、民间传说入手,对大鸿的籍里、族属、功绩、葬地等作以初步考证.结果:部分还原了上古名医鬼臾区的面貌.结论:在河南省新密、禹州具茨山一带大鸿当年活动过的地方,遗留有大鸿山、大鸿城(寨)、大鸿庙等大鸿遗迹.说明大鸿名鬼臾区曾在此活动过.通过考证大鸿故里当在今河南省新密市大鸿山一带.

    作者:杨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肝镇心解毒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肝镇心解毒汤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治疗作用及其对事件相关电位N400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肝镇心解毒汤治疗;对照组应用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胶囊)治疗.2月为1疗程.检测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疗效,应用MEB-9104K诱发电位仪检测事件相关电位N400,从而综合评价中西药治疗效果并对比.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改变诱发电位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镇心解毒法对PSD有更好治疗效果,优于该西药疗法.

    作者:武煦峰;薛博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妙丸加中药熏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减中药熏洗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熏洗(四妙丸加减)加股四头肌功能锻炼综合治疗.结果:93例患者显效38例,好转45例,无效10例,有效率89.24%.结论:中药熏洗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肖玉莲;马合肖;潘乐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8例24h尿微量白蛋白30-300mg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活血降糖饮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用二甲双胍治疗.两组均以2周 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血粘度、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及排泄率下降,血脂及血粘度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或P<0.01).活血降糖饮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结论:活血降糖饮能降低糖尿病患者血脂,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血液的粘聚状态,使血液通畅,改善糖、脂代谢紊乱,调节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影响肾血流动力学,提高大鼠肾皮质活力.

    作者:张黎群;李顺民;董彦敏;黄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研究述评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医家对失血性休克的研究成果.结果:中医药治疗失血性休克,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辨病、辨证相结合,针药合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失血性休克,疗效明显,但作用机理尚需进一步明确.

    作者:邢庆昌;张立俭;胡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

    目的:总结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支气管炎辨证分型论治.结果:风寒袭肺型:治以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风热犯肺型:治以疏风清热、肃肺止咳;风燥伤肺型:治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风寒束表型:治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肺脾肾虚型:治以补肺脾肾、止咳定喘.咽源性咳嗽治以疏风润燥、清热利咽之法;支气管扩张治以清肝泻肺、祛痰止血之法;肺炎初期之治宣肺清热、止咳化痰定喘;中期之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结论:王立忠教授治疗肺系疾病经验,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彦杰;郭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参胃炎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都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1:1)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胶囊20mg,2 次/d,餐前服;阿莫西林胶囊1.0 g,2次/d;克拉霉素片0.5 g,2次/d,餐后服.7 d后服奥美拉唑胶囊20mg,1次/d,再服用14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参胃炎汤,1付/d,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21 d为1疗程,治疗期间禁吃生冷寒凉辛辣厚味食品.结果:①两组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72.00%,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抗HP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0%,对照组为64.00%,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参胃炎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胃郁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幽门螺杆菌有极好的清除作用且副作用少,依从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晋相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功能锻炼及全身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膝红汤及外敷消肿止痛膏治疗,两组均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46.7%,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是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肤,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述评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核苷类似物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组织病变,延缓乙型肝炎病情进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但核苷类似物之容易发生病毒变异、耐药,尤其是E抗原转阴率低的缺点仍未得到根本纠正,需长期服药,核苷类似物结合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核苷类似物与温阳益气解毒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核苷类似物的不良反应并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雪锋;陈四清;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TDP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I)P(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对照组采用诱导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中极穴配合揉压气海穴及TDP治疗产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雪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二苯乙烯苷对大鼠骨密度与骨强度的影响

    目的:检测由何首乌中提取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长期给药对大鼠骨密度及骨强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按剂量150 mg/kg、300mg/kg、6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90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测量大鼠骨密度后,处死取股骨测量骨9骼强度.结果: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均能增加髂骨段的骨密度,增加髂骨段和肱骨段的骨矿重量和骨矿面积;显著增加骨折力与骨碎力.结论:二苯乙烯苷不仅能够增强骨密度,提高单位面积骨矿的含量及骨矿在组织中的含有面积,增强骨组织对于外力作用的抵抗能力,提高结构韧性与结构强度,为临床有效预防并改善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胡锡琴;禚君;刘冠中;谢人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235例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5例选用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对照组70例选用维脑路通治疗,均以30 d为1疗程,1-3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165例中,痊愈58例,显效55例,有效36例,无效16例,有效率达90.3%.对照组70例,痊愈19例,显效23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有效率83.7%.结论:参茸振瘫宁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作者:耿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攻下法在肠道肿瘤中应用探析

    目的:探析攻下法在肠道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概述攻下法的概念及应用,明辨肠道肿瘤的治则及病因病机,阐述攻下法与肠道肿瘤间的联系,阐发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上的意义.结果与结论:攻下法在肠道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辨证地使用攻下法是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的特色,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谦峰;郭树明;魏丹丹;付晓兵;晁丹;齐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医学报杂志

中医学报杂志

主管:河南中医学院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