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谦峰;郭树明;魏丹丹;付晓兵;晁丹;齐南
目的:探讨河南历代医家的多元面相,深入理解河南历代医家的区域特点.方法:通过人类学的田野考察和个案分析方法,以河南荥阳地区为例,搜集当地现存有关清代以来荥阳医家的民间历史文献.结果:挖掘了许多清代以来河南荥阳医家的家谱、碑刻、墓志等民间历史文献,内容涉及荥阳医家的生平事迹、行医过程、医承关系、学术思想等诸多内容.结论:这些民间历史文献的挖掘有助于丰富河南医家的形象、发现河南医家之间的师承关系及理解河南中医世家形成的内在机制.
作者:许二平;李永菊;卫向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的测定方法及提取工艺.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10nm处测定.采用正交试验,以荔枝核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提取工艺.结果:建立回归方程.荔枝核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为回流提取法,60%的乙醇,固液比为1:10,提取3次,每次90min.结论:该方法能有效提取荔枝核总黄酮,回收率高,简单可行,可作为提取荔枝核总黄酮的优选工艺.
作者:李伟;杨兆丽;詹利之;林燕芳;张美义;宋健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醒神返聪汤与灸法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确诊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采用具有补益正气、解毒开窍的中药联合艾灸双足三里穴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用多奈哌齐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MMSE评分.结果:治疗28 d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认为痴呆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不足、正气亏虚,痰浊、瘀血、毒邪蒙蔽清窍,脑消髓减,神机失用.将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有机结合,对痴呆进行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唐云华;康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观察的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急性期口服左西替利嗪片,喉头水肿者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3-0.5mL,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0.5 mL.治疗组风寒型用桂枝汤加减;风热型用消风散加减;脾胃虚弱型用防风通圣散加减;气血两虚型用玉屏风散加减;阴阳失调型用四物汤加减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6%(P<0.05).急性发作期用西药对症治疗,用药快、显效好,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用中医药辨证施治,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结论:中西医加外用法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收效甚好,值得推广.
作者:孔维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配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药物治疗前后一般情况无明显变化(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P<0.01),治疗组收缩压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收缩压平滑指数、舒张压平滑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④综合疗效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有效降低血压;②在症状改善及降血压平滑指数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李玲;许国防;陈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功能锻炼及全身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膝红汤及外敷消肿止痛膏治疗,两组均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7%,对照组有效率46.7%,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膝红汤合消肿止痛膏外敷是治疗恶性肿瘤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近10年来有关温阳益气解毒法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应用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核苷类似物通过直接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组织病变,延缓乙型肝炎病情进展,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抗病毒药物.但核苷类似物之容易发生病毒变异、耐药,尤其是E抗原转阴率低的缺点仍未得到根本纠正,需长期服药,核苷类似物结合中医药治疗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结论:核苷类似物与温阳益气解毒药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核苷类似物的不良反应并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雪锋;陈四清;刘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中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32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静滴丹参注射液30 mL,每日1次,并口服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疗程3月,随访0.5 a.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丸0.1 g,每日3次;静脉滴注维生素C 3 g,肌苷0.2 g,每日1次,疗程3月,随访0.5 a.结果:治疗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13.36%,对照组发生失代偿情况为25.50%,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纤维化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显著,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并无显著差异;门静脉直径治疗组治疗前(13.90±1.10)mm,治疗后(11.20±1.20)mm,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13.99±1.31)mm,治疗后(13.92±1.29)mm,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脾脏厚度缩小>2mm的病例57.6%,而对照组只有12.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中药可有效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缩小门脉宽度和脾脏厚度,并阻滞肝硬化失代偿的发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寿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脑活血汤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术后1-2 d,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恶化即可进行维持正常颅压、营养脑神经、高压氧、肢体功能训练、言语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脑活血汤,1剂/d,水煎2次混合后共取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在治疗3月后统计疗效.结果:①两组FMA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②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脑活血汤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依从性好.
作者:李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桂枝人参汤加味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症关及体质量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以桂枝人参汤加味水提剂,对照组给以罗格列酮片4 mg,每日1次,2月为1疗程,治疗2疗程.观测血脂的变化,比较患者体质量指数和腰臀围指数,并按照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BMI、WHR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TC、TG、LDL、VLDL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1.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人参汤加味可调节IR患者脂代谢,减轻肥胖,明显改善IR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西药罗格列酮.
作者:邱昌龙;杨晓溪;赵舒;喇孝瑾;王志文;王兴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膏剂穴位外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 药膏剂外敷,对照组30例,口服酮替酚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膏剂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疗效明显、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作者:刘会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肤,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素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脾与恶性肿瘤发病及防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归纳,分析脾在恶性肿瘤发病和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脾主运化、升清,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重要生理功能可以看出脾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密切关系,在肿瘤的防治中有着重要意义.结论:从脾着手防治恶性肿瘤,能提高肿瘤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蒋士卿;李创业;康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用人参、附子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病案的总结、分析,佐证重用人参、附子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结果与结论:冠心病发病特点,多为阳虚血瘀,故临床多从阳虚论证,重用人参、附子,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王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增免强力颗粒的佳制粒工艺.方法:以喷雾制粒后颗粒的含水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法优选流化床喷雾制粒的佳工艺.结果:流化床喷雾制粒的影响因素程度依次为:A(浸膏相对密度)>B(进风温度)>C(进风量)>D(喷浆速度);佳流化床喷雾制粒方案为:清浸膏相对密度1.25、进风温度80℃、进风量1 500m3/h、喷浆速度40mL/min.结论:确定了增免强力颗粒合理的制粒工艺.
作者:吴宗耀;任非;张兰桐;孙莉;倪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土大黄与虎杖在性状和功效方面的不同,纠正以前文献和临床中混淆的情况.方法:观察土大黄和虎杖的药用植物、药材、饮片的性状,调查临床药效.结果:土大黄与虎杖不是一种中药,性状和疗效都有不同.结论:在文献和临床上对土大黄与虎杖的区别要加以重视.
作者:陈聚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骨痹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均采用益气补肾通络法治疗,方选独活寄生汤加减,18 d为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中,显效37例,好转2例,无效1例.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骨痹疗效显著.
作者:程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模式,分析艾滋病证候特点及研究现状.结果:艾滋病证候学复杂,考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艾滋病证候学研究对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刘颖;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李振华的成都之路.方法:收集国医大师从年轻治学到成年后的发展路程的丰富资料,介绍了大师的成长历程.结果与结论:国医大师一生成才和治学归纳为五个字:勤、恒、精、博、悟.
作者:王海军;李郑生;王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地黄饮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R小鼠40只,随机分成空白组(8只)、AD模型组(32只),采用D-半乳糖复合给药造模25 d后,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13只)、地黄饮子组(13只),地黄饮子组连续灌胃25 d(16g/kg),采用水迷宫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黄饮子组与模型组潜伏时间相比P=0.024,给药组与模型组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相比P=0.009 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地黄饮子能缩短潜伏时间,增加经过目标象限次数.结论:地黄饮子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学习记忆.
作者:吴莹;董燕刚;赵婷;蔡晓娜;杨艳艳;程臻;金佩伦;储利胜 刊期: 2011年第06期